浅谈人本管理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2019-01-14 05:10姜超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思政党组织国有企业

姜超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48)

1 人本管理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相关概述

1.1 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理念是顺应当前时代发展,摆脱传统企业管理桎梏应运而生的全新企业管理思想。“人本管理”简而言之就是企业管理需要以人为本。即,企业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企业员工的个人能力、个人特长、个人兴趣、个人心理等因素去合理科学地安排与其实际情况相符的工作,一则有效避免人力资源的无谓浪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二则重塑全新企业文化,有效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对于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具有重大作用与价值。

1.2 关联性

人本管理于企业而言,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的管理机制与手段,协调企业的整体运营与发展。人本管理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扭转以往以经济收益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把企业员工视作管理核心,创建一种和谐、民主、公平的劳动关系,不再忽视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而是尊重他们的内心所需,提供与之能力相符的岗位与发展空间,以及合理的薪酬,最大程度激发企业员工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企业凭借此举收获最大回馈——推进企业发展与增加经济收益。

2 目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国企思政教育与学习的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全面加速,社会经济的转型为国企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稍有不慎便会作茧自缚。尽管国企一直以来都坚持思政工作与贯彻思政教育并行,且历经多年探究与实践已初现成果,并拥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相应的思政学习系统与机制,也把新理念教育纳入企业员工的思政教育计划中,能够与时俱进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学习平台、手机APP、微信及微博等平台进行分享学习,使国企的思政工作形式获得全方位的丰富。然而,丰富的学习形式与教育形式对于国企员工而言,所起的实际教育成效究竟如何,是否有所突破,则没有太多有力证明,致使许多线上线下的思政教育与学习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滥竽充数,国企的思政工作开展遇到了瓶颈。

2.2 优秀企业文化匮乏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讲,企业文化都非常重要,如果一家企业缺少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想谋求可持续发展就缺乏内在的一股精神力量,同时企业文化的好坏也是当今企业吸纳人才与留住人才的一个主要因素。然而,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且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均带有全民所有制的历史背景,疏于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或者是建设力度不足,致使部分国企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缺乏号召力与凝聚力。部分企业领导管理层只着眼企业的经济价值,忽略了针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引导,忽略精神动力的重要性,总以冷冰冰的管理制度去规范、克制员工的行为,缺乏民主性、公平性。长此下去,员工与企业间的价值目标难免会产生分歧,不利于员工工作自主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的发挥。

2.3 人才培训教育缺乏针对性

尽管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设立了专门负责人力资源配置和开发的部门,开展的各类人才培训也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但取得的培训成效却有待商榷。考虑到资金和成本问题,国有企业对人才培训教育板块的投入往往十分有限,很多时候甚至采取若干项业务集中培训的方式,在培训的主题、范围、层次、路径等方面均存在较多问题。通常以大杂烩形式的培训教育忽略了员工个性需求,缺乏应有的针对性,避免不了所学非所需或所需非所学的情况。单一而成效不高的培训教育,除了浪费企业资源,也不利于员工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致使业务水平受限、个人综合能力无法得到强化,造成与企业实施人才培训的初衷不符。

2.4 党组织效能发挥不够

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应当发挥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中在党员组织管理方面过于陈旧,缺乏时代性和先进性,受缚于过时的制度要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与精力全部用于完成指令性工作,导致党支部在组织党建活动方面的自主性大大受限,无法发挥党组织应有的作用与功效。

3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运用人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改进教育方式

以宣传教育的方式加强每位员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企业思政教育。同时要对现有的学习与教育方式进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体系。党组织要改变传统的“上级讲、下属听”的说教模式,让每一名员工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将所学所想与大家分享,讲出自己的认知,以此调动广大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党委组织的教育活动,鼓励员工以积极的态度分享个人经验,党组织再给予鼓励与嘉奖。还要借鉴先进的教育方法,引导员工将所学进行实践,党组织多创造走出去的机会,使员工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展厅、博物馆、历史遗迹等接受思想启迪。主动强化信息技术与党组织活动平台的对接和融合,借助微信、QQ、微博等方式开展各类读书活动,通过分享式的学习让广大员工获得思想提升。

3.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用优秀的国有企业文化凝聚党员与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并以共同的夙愿为企业塑造优秀的形象,在形象的塑造中精炼出属于自身企业特点的核心理念,推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先进个人、先进事迹、员工模范,充分以模范形象带动全员整体素质,让企业文化切实为企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此外,企业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员工精气神,如:举办摄影、画展、演讲、征文比赛,慰问福利院老人儿童,开展扶贫活动,组织知识讲座、技能竞赛、学习教育等。国有企业要特别注重人才工作,积极培养企业人才,发挥企业员工价值。要特别关心关注技术型人才,可以通过适当提高待遇、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等方式吸引与挽留更多技术人才。加强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云储存等科学方法,为员工制定培训与职场规划,提升员工职业技能。要引入多媒体教室、电脑微课堂、手机微课堂等学习培训,使员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与课程,充分利用培训机制整合现有资源,使企业资源充分运用到员工培养计划中。要创建激励机制,运用大数据将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与福利进行衔接,建立公开、公平的晋升机制,让员工感受到付出与获得,进而激发员工的上进心与潜能,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3 规范企业员工行为

制度不仅是规范化的管理,也是提升生产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纵观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许多企业都是因为长期对管理不重视,进而导致员工队伍散漫、资源浪费、工作懈怠,最终造成企业亏损。归根结底,上述企业虽然制订有人本管理的方法,但却没有让其发挥价值,使制度成为了摆设。而人本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将管理体系深化细化,提倡民主管理、全员经营的理念,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参与管理、发挥才能、分享机遇、贡献智慧与资源。人本管理做得好,就能有效化解企业内部推诿扯皮的不良现象。此外,还要创建科学合理的录用与选拔机制。人本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大刀阔斧地改变传统用人制度,引入丛林法则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企业应以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育选用计划,创建具有吸引力的环境来吸纳优秀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再教育、再培养,促进内部资源优化整合,以吸纳的新人才激励内部人才,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3.4 调动企业党员积极性

充分发挥党员价值,以党员的信念、思想、风貌、素养带动全员向心力提升。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搭建可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活动平台,鼓励党员深入企业基层、项目基层,多为基层群众服务;利用周末和假期,组织党员深入社区和乡村,助力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党组织还要仔细研究党员的特点、专长,根据其个人能力安排相应任务、提供相应资源,使党组织的关心关怀能够契合党员所思所想,有效发挥党员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4 结语

在新形势下,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任重而道远。确保国有企业朝着正确政治方向和发展方向前进,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必须不断创新国企党建的工作方法和内容。而人本管理理念的引入和运用对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国有企业党组织应当在党建工作实践中汲取有益经验,运用人本管理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顺利进行,推动国有企业在新时代稳步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党组织国有企业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