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工学结合课程中的应用
——以维生素E乳膏剂的制备为例

2019-01-14 11:09易润青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工学分组驱动

易润青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广东 广州 510000)

1 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式教学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工学结合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工作学会学习,学习任务就是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1]。任务驱动式教学,也称为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是指将职业能力培养按照工作过程分解为多个教学任务,以教学任务为基本教学单元,以技能培养为执行方式,配置教学资源,组织教学过程,最终完成技能培养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2]。

2 工学结合任务的确定

药物制剂技术是指在药剂学理论指导下从事药物制剂生产与制备以及质量控制[3],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生所学的制剂多是他们非常了解,甚至使用过的药物,而这也会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正确引导,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提高其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外用膏剂包括软膏剂、乳膏剂和眼膏剂,笔者选择乳膏剂中的维生素E乳膏剂作为工学结合任务。维生素E乳膏剂是一种常用的护肤药品,具有滋润、保护皮肤,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易激发学生好奇心,所以选择该课题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

3 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式教学实施

维生素E乳膏剂的制备这一章节共4课时,理论课两课时,实践课两课时(见表1)。

表1 外用膏剂制备课时安排

3.1 第一节课

3.1.1 分组 采用自由组合或统筹分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为5个小组。自由组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优等生分为一组,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各组间水平参差不齐,但这种分组方法的好处在于矛盾较少,学生不容易对任务驱动式教学产生抵触情绪;统筹分组是任课教师和课代表将优等生和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小组,同时根据学生的优缺点进行统筹安排,各组水平相当,便于教学,但是容易出现矛盾,比如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主动思考,小组任务由部分学生包办。笔者认为任何一种分组方式都各有优劣,应根据各班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选择。

3.1.2 探究任务设置和分配(见表2)如果该班采取的是统筹分组方式,随机分配探究任务;如果该班采取自由分组方式,任课教师需要对探究任务进行合理分配。教师需根据各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分配任务。学习主动性强、知识掌握牢固的小组分配专业性强的任务,如任务1和任务2。学习主动性不强,专业知识掌握欠佳的小组分配任务5(此任务不涉及太多药学专业知识,只要认真对待即可完成)。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表2 小组任务安排

3.2 第二节课

为给予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将第二节课安排在一周之后。各组安排一名学生上台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点评。

各小组完成的任务只是课题维生素E乳膏剂制备的某个环节,需将其探究成果结合在一起,整合资料才能完成维生素E乳膏剂的制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将资料进行整合,每组除了完成本组任务外,还要学习其他4组的研究成果,以便顺利完成实验,有利于培养其团队精神,激发学习积极性。

3.3 第三、四节课

学生按生产指令和操作规程完成维生素E乳膏剂的制备,按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检查,最后将成品装入包装盒。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将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拍摄下来,上传到微信群或教学平台(如蓝墨云班课)。实验结束后,学生登录网络平台,了解本组及其他组存在的问题,并归纳总结。

4 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探究任务完成情况评价,第二部分为维生素E乳膏剂产品评价,两部分得分的总和为学生在此次探究式学习中的得分(见表3、4)。

表3 探究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表4 维生素E乳膏剂制备实验评分

5 反思

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途径,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论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猜你喜欢
工学分组驱动
盐工学人
——宋辉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分组
论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工学交替实践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