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研究
——以基础化学课程为例

2019-01-14 11:09俞晨秀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指示剂云班动画

俞晨秀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

信息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构建了大规模和多途径的互动模式,解决了大量利用知识难以解决的问题,加上手机已经实现个人化的普及程度,这些都使得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成为水到渠成之事。但如何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却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本文以实例谈些体会,供同仁参考。

1 教学中常用的信息技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时至今日,信息化教学已经较为普遍,它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已成为共识。那么,究竟哪些信息技术可被应用于教学中呢?目前,可被用于教学的信息技术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平台类,包括以提供资源为主的各类教学网站,以互动教学为主的各类云班课、智慧课堂、微信和QQ等互动平台,以及资源和互动都具备的MOOC平台等[1];二是技术类,包括视频、音频、AR、VR、虚拟仿真、现场直播、游戏、3D动画、抠图、PhotoShop、PPT以及各类专业软件等。

2 课堂教学环节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虽然教无定法,但是通常的教学活动往往由某些固定环节构成,而不同的环节因教学要求和开展的活动不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也不同,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步骤分析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

通常的教学环节包括5部分(见图1),它们的教学活动各不相同。在上课前环节中,学生处于自学状态,教师处于督学状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仅仅是变得松散了,但没有被分割。教师可通过发布资源、提出预习要求、检查作业、线上答疑解惑,实施泛在式远程教学,学生可通过做练习题、问问题、预习新课等进行移动式学习,这就需要能使师生很好地进行交流互动的线上平台。所以,该环节中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是平台类的,我们通常选择功能较强的蓝墨云班课互动平台进行资源发布和作业检查等。

图1 课堂教学环节与活动

新课前环节在课堂上属于复习和导入环节,是教师检查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情况,为新内容的教学做铺垫,并导入新课的过程。该环节的特点是时间短、检查性强,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上,教师可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测试、分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检查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情况;利用网站资源和相关生活话题,借助视频与音频等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但应注意时间不超过5分钟、内容不超过2个,话题的趣味性较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教学中,可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准确呈现复杂画面、立体结构、动作过程、数字和图表等知识,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因此,该环节可以使用的信息技术非常多,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任意堆砌,只有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收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以基础化学课程中“一元强碱滴定一元强酸”一节课为例。本课程内容与实验关系密切,该理论知识与酸碱滴定实验相对应,因此,为实现“在教中学、学中做”,遵循梅耶空间临近、时间临近的教学设计原则[2],可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上,可让少数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实验,利用学习通信息技术进行现场直播,其他学生观看直播,使得理论课上有实验,实验之后及时评论,从而创造理实画面一体、理实时间紧凑的教学环境。对于重难点知识,如计量点、突跃范围和指示剂选择依据,可利用云班课平台强大的互动功能,开展分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增加师生和生生互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微视频、图片、PPT等准确呈现讲授内容,有效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后的重点是总结归纳和测评,而总结重在提炼、概括和点拨。本节课由于内容多、杂,为了使总结有条理,可利用PPT淡出和淡入技术,切块显示,提高画面的清晰度,凸显重点内容。测评则采用云班课中测试模式,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查找不足;还可利用云班课中答疑讨论模式进行拓展思考,如“一元强碱滴定一元强酸的计量点是pH 7,那么,强酸滴定强碱的呢?一强一弱的滴定呢?”从而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学习质量。

下课后环节与上课前类似,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信息技术基本相同,但由于QQ或微信是较普及的交流平台,更适合群体交流,因此,在班级考试或集体活动后,也可用此平台发布班级信息,使学生探讨某些共性问题。

3 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教学内容繁杂,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呢?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初步分类,再根据类别选择适宜的信息技术。如上所说的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计量点、突跃范围和指示剂选择依据。计量点和突跃范围是两个专有名词,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其概念;指示剂选择依据中名词是指示剂和依据,动词是选择,选择等同于应用,因此,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3],3个重点知识在知识和知识认知两个维度上的分类见图2。

图2 重点知识的分类

计量点和突跃范围的知识认知维度是理解,因此,以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方法较为合适,概念性知识根据其内容特点和需要,可利用视频、动画、图片和PPT文字信息等进行讲解,也可利用云班课中答疑讨论、头脑风暴功能开展启发式教学,在教学前播放视频,教学中借助PPT文字信息和动画等,完成整个教学活动。

指示剂选择依据的知识认知维度是运用,因此,以情景教学结合启发式教学较为合适,可利用PPT文字信息和动画等,在课上设计指示剂选择的活动情景,结合云班课中分组讨论、启发思考等功能,完成整个教学活动。

4 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教学条件的关系

虽然信息技术的使用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如虚拟仿真、AR、VR、3D动画、游戏等都需要特殊软件,不是普通学校和普通教师轻而易举就能使用的,但是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却能满足普通教学要求。比如难度不大的动画,可在某些PPT里实现,如翻书、闹钟、变色、简单运动和变形等。只要学校网络畅通,不少平台是可以不收费使用的,而且功能也很强大,如蓝墨云班课等。所以,目前在保证联网的条件下,信息技术能满足一般教学要求,若要利用高水平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则需要购置专用设备、开发软件与资源等。

5 存在问题

目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某些教师受观念、技术、水平、条件等的限制,不愿意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部分以老教师居多;二是某些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很炫、很时尚,并受学生喜爱,就频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导致本末倒置,这部分以青年教师居多,但不管哪种都是不恰当的。上课的主题是传授知识,而信息技术确实能提高教学质量,但它仅仅是手段,因此,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指示剂云班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石灰性、中性土壤有效磷测定中指示剂替代研究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做个动画给你看
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管理与应用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我的动画梦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准确把握中和滴定实验中的“三点”
通过指示剂使反应现象清晰呈现的实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