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zi与PPT在妇产科课程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2019-01-14 11:09邹若瑶王升科朱连成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思维

邹若瑶,王升科,栾 濛,宋 宁,朱连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作为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其既有外科基本操作特点,又涉及内科理论知识,为内外交叉的、涉及面较广且独立性较强的临床学科[1]。因带教教师临床工作和科研任务繁重,目前大班授课为最常用的妇产科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爆炸的今天,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翻转课堂、微课、PBL等,但基础理论教学依然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多媒体技术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其运用大量图片、动画、文本,生动、直观地讲述复杂的生理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PPT是目前最常用的演示软件,但其仍存在诸多问题。Prezi是一种新型的思维可视化工具,自问世起,便在国内外教育界掀起浪潮,为医学教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2]。因此,如何运用Prezi提高妇产科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培养高质量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 妇产科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妇产科知识庞杂,学生不易掌握

妇产科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生理改变与病理变化、生育调控与妇科内分泌疾病[3]的学科。课堂上教师进行大量理论知识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理解浅显片面,很难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反映重难点多,概念抽象难理解,病情复杂多变,操作难以掌握等。

1.2 与各学科交叉联系

医学是个知识网,各科知识是其相互联系并融会贯通的小分支,妇产科不仅与病理、生理、解剖等基础学科紧密联系,而且与其他临床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长春市妇产科医院的调查显示,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85例女性腹部疼痛患者中,有30例怀疑是阑尾炎,经确诊实为妇科急腹症(包括危及生命的异位妊娠)[4]。专业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极易造成思维混乱,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这是误诊的根本原因。目前,妇产科教学缺乏对不同学科间逻辑关系的整体认识,缺少横向思维及辨证能力培养,导致学生不能全面考虑、系统分析,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缺乏深刻认识。

1.3 分支学科发展迅速

随着学科的发展,生殖医学、围产医学、母胎医学、妇科内镜学等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使得传统妇产科疾病诊疗发生巨大变化。然而,这些新兴学科的教学模式依然以传统教学为主,学生难以形成直观认识,限制其对妇产科进行深入探究[5]。

1.4 理论与实践脱节

妇产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由于面对的均是女性患者,涉及个人隐私[6],患者往往以保护隐私为由,不配合病史采集,拒绝学生观摩和操作。这使得学生实践机会大大减少,连最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都无法掌握,理论与实践脱节[7]。

2 PPT与Prezi

2.1 PPT

由微软开发的PPT演示软件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它将理论知识以一张张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然而其单线条时序的演示很难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具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的内容(如产科的分娩机转)。PPT无法将一些冗长深奥的概念清晰地展示出来,学生常因理解困难而失去兴趣,因此传统的PPT演示文档并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依然存在诸多弊端[8]。

2.2 Prezi

2009年4月,Adam Somlai Fischer和Peter Halacsy推出一种新型的非线性演示文本工具,不到10年时间,Prezi官网注册用户已超过7 500万人[9]。不同于PPT的传统线性演示,Prezi与人的发散性、跳跃性思维模式完美契合,是一张具有严谨逻辑性的思维导图,通俗来讲即没有边界限制的“画布”,其切换、缩放、平移、旋转的辅助功能,赋予内容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强调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既有整体的脉络,又包含细节的描绘,具有清晰立体的层次感[9](见表1)。

3 Prezi在妇产科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1)在国外,Prezi最初应用于商业领域,有研究者认为其可能取代传统演示文本。之后,Prezi向教育领域扩展,并在高等教育课堂、讲座、会议等范围普及[10]。多位学者根据学生反馈对Prezi在教学中的应用做出可行性分析,认为Prezi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教学工具[11],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学习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2)在国内,以中国知网(CNKI)为范围,以Prezi为主题词进行不限时间全网检索,共检索到93篇文献,包括机械工业、地理与地质学、计算机技术、新闻传媒等领域。从检索结果看,Prezi目前在中等教育界中的应用较多,比如初中英语、高中生物等,与医学教育相关的仅有7篇文献,可见学者对其在医学教育中的探究较少,普及程度远不如PPT。Prezi作为一种思维交互性工具,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期待。

表1 PPT与Prezi比较

4 Prezi应用于妇产科教学的优势

4.1 操作方便

PPT操作相对复杂,要想获得绚烂的动画效果则更困难,妇产科教师编辑水平参差不齐,制作的课件往往单调、冗长、不生动,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Prezi内含大量精致模板,路径、切换、缩放参数已经设置好,教师只需要将讲课内容、图片、视频插入,简单易学,大大提升了备课效率[12]。

4.2 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Prezi的旋转、切换等功能类似3D电影镜头,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如学习分娩机转时,胎儿为适应产道各个部分的大小、形状及骨盆轴走向,利用俯曲、内旋转、外旋转等空间移动,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娩出,这一过程可以利用Prezi演示,把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

4.3 有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妇产科教学中,病灶的解剖学位置与临床表现、治疗密切相关。以子宫肌瘤为例,不同位置的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不同,肌壁间肌瘤易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大的黏膜下肌瘤会扪及下腹部包块。传统的PPT演示采用线性架构,将疾病的病理生理、临床分期及症状体征、诊断治疗放在不同的幻灯片内讲述,难以将其有机联系起来,在割裂知识完整性的同时,学生思维也被打断。然而,学习记忆的过程是从“整体”到“局部”,学生必须在脑海中形成一条完整的线索,将知识连贯记忆。这种将烦琐杂乱的内容放在一起展示,既失去了整体性,又忽略了细节[13]。利用Prezi无边界的特点,既可以构建主题框架,又可以利用缩放技术将所有细节一一补充添加,符合记忆规律,做到了整体与细节兼顾。

4.4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利用思维可视化软件工具Prezi构建的网状结构思维导图[13],将完整的知识脉络呈现在一个树状图上,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14]。妇产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其下还有许多新兴分支学科,如果把妇产科比喻成一棵大树的主干,那么生殖医学、围产医学、母胎医学等就是从主干向外发散、延伸的小分支,而内科、外科、儿科等就是与其生长在同一片土地、受同一环境滋养的临近大树,各有独立的组织结构,又紧密交错盘绕。利用Prezi构建思维导图,使相对发散的知识联系起来,次级知识点逐级展现,能够加深学生对妇产科与邻近学科、分支学科的理解。

4.5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利用Prezi插入图片、视频,清晰直观地展示各种操作,如妇科三合诊查体、阴道镜检查等,使学生对宫腔镜、腹腔镜手术有大致了解;利用Prezi演示复杂病例,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探讨治疗手段,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有研究表示,Prezi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学生自我满意度、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15]。

5 Prezi的不足之处

(1)Prezi作为一项国外开发的新兴演示软件,支持英语、法语、日语,没有汉化版本,在国内使用尚不便捷[16]。在医学教育领域,针对留学生教育、英文病例讨论、国际会议等演示文档的制作具有一定优势。

(2)并非所有内容均适合用Prezi讲解,对于一些没有层级顺序及时空关系的知识或大篇幅理论内容,PPT展示更简洁明了,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故选择合理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十分重要[2,17]。

(3)应用Prezi制作课件时,过于依赖各种动画特效,盲目达到绚丽耀目的展示效果,可能适得其反。重点不明确、主次颠倒、喧宾夺主,会使原本脉络清晰的内容变得杂乱无章,学生审美疲劳,教学效果不佳。

6 思考

6.1 Prezi与多种授课模式相结合

传统多媒体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传递,忽视知识内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只是机械记忆,没有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可根据妇产科教学内容,将Prezi演示软件与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其参与意识和求知欲,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其思维能力[6]。

6.2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及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二是多媒体教学工具的熟练运用,两个方面缺一不可[10]。妇产科教师除了具备多学科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要有清晰的授课思路。课件最好不要长篇大论,阐述很多空洞的理论知识,只要将内容讲述清楚即可,可加入最新研究成果、临床病例分析等。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解决临床问题,将理论教学与病例讨论结合在一起,便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6.3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应用Prezi软件的多媒体教学展示丰富的临床资料,但它只是为真正的临床工作做前期准备,不能过分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实践。医学生的成长必须从动手开始,通过大量操作,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掌握沟通技巧、形成临床思维。

6.4 优化评价体系

为了解学生对妇产科的认知程度,建立课后评价体系及考核制度,我们制定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评估标准,对提升教学质量很有帮助。通过课后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通过病例讨论,了解学生临床思维能力;通过笔试,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综合评价,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学生对哪些知识点掌握不佳,并进行调整,以提升妇产科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妇产科临床思维
思维跳跳糖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思维跳跳糖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