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向与就业状况调查

2019-01-14 11:09王长青钱东福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卫生毕业生

胡 月,王长青,钱东福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召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以及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1-2]。高校是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3],为适应卫生行业特点,需加快卫生事业管理人才职业化建设进程。为了解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向及就业状况,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满足社会需求,课题组对南京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了解学生职业意向与就业规划、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求职中遇到的问题,课题组于2017年12月,对南京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大四学生和2017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大四学生和毕业生各78人,共发放问卷156份,有效回收率100.0%。其中,男生43人(27.6%),女生113人(72.4%),平均年龄(22.29±0.95)岁。

1.2 方法

通过问卷星在线发放调查问卷,回收后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大四学生职业意向与就业规划

调查时,大四学生已结束学校阶段的学习,即将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对于毕业后的选择,学生首选读研,其次为直接就业;关于实习地点,68.0%的人选择南京或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69.2%的大四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有清晰的认识;64.1%的人主动了解过用人单位情况;89.8%的人对实习和就业有规划(见表1)。

表1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大四学生职业意向

2.2 毕业生就业情况与求职中遇到的问题

2.2.1 毕业生就业情况 被调查的78名毕业生中,40人(51.3%)已就业,19人(24.4%)在国内深造,3人(3.8%)在国外深造,16人(20.5%)尚未就业。已就业的40人多就职于大中型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通过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和广告招聘等途径进入现单位;80.0%的人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95.0%的人对目前岗位满意和基本满意(见表2)。

2.2.2 毕业生求职中遇到的问题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依次为专业不对口或专业就业面太窄(60.3%)、缺乏就业指导和规划(41.0%)、缺乏社会关系(41.0%)、性别歧视(25.6%)、就业信息严重不足(23.1%)和户口难解决(6.4%)等。

对就业的影响因素中,将选项“不重要、一般、重要”分别赋值0、1、2分,6个影响因素的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人能力(1.782)、学校的社会声誉(1.705)、所学专业(1.628)、社会关系(1.603)、家庭背景(1.321)和个人学习成绩(1.295)。学生普遍认为个人能力是影响就业的最关键因素。

表2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职单位和就业途径

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有:就业市场不规,“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50.0%);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47.4%);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供大于求(33.3%);就业信息不充分(25.6%);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沟通和了解不够(23.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过于挑剔(20.5%);就业政策不合理(20.5%);学校对毕业生就业不够重视(5.1%),学生对学校依赖性太强(3.8%)等。可见,人员因素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中的一大障碍,同时毕业生也认识到就业定位不合理、过高的期望值也会影响其就业。

2.3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见表3)

表3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由表3可见,管理学、医学与人文知识是卫生事业管理知识体系的基本架构,沟通协调、组织管理和表达能力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

3 建议

3.1 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就业渠道

调查显示,68.0%的大四学生期待的实习地点为南京和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学生期望通过在大城市实习获得更多就业机会。69.2%的人对本专业就业形势有清晰的认识,64.1%的人主动了解过用人单位情况,且89.8%的人对实习和就业有规划。本研究结果与郑锴等[4]对某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调查结果“学生对专业及就业方向缺乏了解”有所不同。学生将读研作为首选,与卫生事业管理行业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契合。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主动且有职业规划,而职业规划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实现抱负的关键[5],对就业和未来个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6]。但是,还需引导学生开阔视野,使他们认识到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基层同样大有可为,应拓宽职业选择。

3.2 加强就业指导,实现人职匹配

2017届毕业生中,51.3%的人已就业,有些人选择继续深造,还有些人尚未就业。在已就业学生中,大中型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仍是主要就业单位,就业途径主要是通过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和广告招聘等,招聘单位的行政或事业属性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选拔性的考试往往是优中选优,这也会增加就业难度。求职过程中,专业不对口或就业面窄是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性较强,学生定位较高,就业目标多集中于卫生行政部门及大中型医疗机构,难免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缺乏就业规划及指导也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医药卫生行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卫生事业管理教育自然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就业指导应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7],如为医院管理、卫生体制改革等进行的持续质量改进和适应性调整。

3.3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普遍意识到本专业是管理学、医学、人文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组织管理、表达能力,且个人能力是影响就业的最关键因素。不同单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不同,如医疗机构看重管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卫生监督机构看重运用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检查与执法管理等方面的能力[8-10]。本次调查显示,学生对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没有引起重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高速发展需要掌握多学科知识,同时具备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推动。所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结合自身性格、兴趣,进行准确职业定位,做到人职匹配,适应社会需求。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卫生毕业生
小小行医记录折射红色卫生事业——苍梧县汇票背后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防疫工作
智取红领巾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加强护理经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卫生歌
讲卫生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