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现状调查

2019-01-14 11:09丁书姝陈玉娟陈佰锋姚应水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奖学金医学生

丁 蕾,丁书姝,陈玉娟,陈佰锋,姚应水,袁 慧,张 敏

(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导致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双创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是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措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就是教育部门和高校推行双创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创新创业心理素质是在先天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并且融合生活与工作实践,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综合心理素质,是一种调节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1]。这种心理特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作为一种基本心理素质具有不可或缺性,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是创新创业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大创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人际交往、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有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增强和创新素养的培养[2-3]。本研究以芜湖市某省级医学院校为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为基础,分析医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现状,探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高校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提供相应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某医学院校开展随机整群抽样,抽取部分在校本科生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40份,回收有效问卷731份,有效率98.8%。

1.2 方法

前期进行访谈,参考访谈成果自行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以下两部分内容:(1)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影响因素等;(2)对其他学者编制的大学生创业心智模型问卷[4]进行针对性地设计修改,形成新的问卷,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在创业活动中的意识、动机、兴趣、倾向、环境、效能和敢为性7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越好。

1.3 统计分析

利用EpiData 3.0软件创建数据库,对问卷数据进行双录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的后期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s)表示,通过t检验或F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类变量资料用率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731名调查对象中,有121名(16.6%)有创新创业经历,其中约80%的是参加大创项目。而不参加大创项目的学生中,45.1%的不了解,22.0%的没兴趣,19.0%的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10.5%的觉得没有必要参加,1.6%的认为会影响学业。比较创新创业项目参加者与未参加者的一般特征发现,大学二年级、奖学金获得者、学生干部、家庭成员有自主创业经历的学生更愿意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见表 1)。

2.2 创新创业认知情况

比较创新创业项目参加者与未参加者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发现,两者在了解程度、兴趣、参加活动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见表 2)。

调查学生就业与创新的意向,结果显示,52.1%的选择毕业后考研或公务员,31.5%的选择去对口的专业机构就业。对创业的理解方面,44.5%的认为创业就是开创一份事业。问及会考虑创业的条件,39.3%的学生会在就业压力大无工作时考虑创业,仅5.3%的会在教师课堂引导下考虑创业。具体见表3。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n(%)]

表2 研究对象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情况[n(%)]

表3 研究对象创业与就业意向[n(%)]

2.3 创新创业需求情况

从资源、学校和教学3方面调查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需求,结果见表4。

表4 研究对象创新创业需求情况[n(%)]

2.4 创业心理评分

学生对自己的创业心理进行评分,并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见表5。创新创业经历不同的学生,在创业意识、动机、兴趣、环境、倾向、效能、敢为性7个维度得分以及总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创新创业经历者得分更高。大学二年级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学生干部、家庭成员有自主创业经历者更愿意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有创新创业经历者在创业意识、动机、兴趣、环境、倾向、效能、敢为性7个维度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无创新创业经历者,男生在创业意识、动机、兴趣、倾向、效能5个维度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创业意识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非奖学金获得者在创业意识、倾向、敢为性3个维度得分以及总分高于奖学金获得者(均P<0.05)。

3 讨论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仅有16.6%的参加过创新创业项目,总体来说参加率有待提高。现在的大学生主要是“95后”,是有个性、有激情、充满自信的一代,对信息接收和理解能力很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在创新创业热潮的推动下,教育部门加强双创教育,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开始积极参与其中。调查中,45.1%的学生没有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的原因是缺乏深入了解,这说明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还不够充分。对于医学类高校而言,其学科性质更单一,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应采用特殊形式[5]。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二年级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学生干部、家庭成员有自主创业经历者,其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参加率更高。原因可能是,大二学生已经经历了一年的过渡期,与新生相比对大学生活和学习更熟悉,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而相比于大三学生,大二学生课业负担更轻松,加之参加创新创业项目需要一定的连续的时间,因此大二学生成为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的主力军。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和学生干部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更强,因此更愿意参加大创项目,申报项目成功率也更高。家庭环境对医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选择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遵从父母或亲属的意见[6],因此更容易受到家庭成员自主创业经历的影响。

表5 不同特征的研究对象创业心理评分比较(±s,分)

表5 不同特征的研究对象创业心理评分比较(±s,分)

注:*表示 P<0.05,**表示 P<0.01,#表示采用方差分析

内容 创业意识1 1.6 1±3.0 0*1 0.3 3±3.2 7 1 1.1 3±3.3 0*1 0.1 1±3.1 6 1 0.6 6±3.1 2 1 0.4 7±3.3 4 1 0.2 9±3.2 3**1 0.9 6±3.2 7 1 0.1 7±3.4 6 1 0.8 7±3.2 4 1 0.5 2±3.0 2 1 0.5 5±3.2 5 1 0.4 8±3.2 0 1 0.6 5±3.3 4 1 0.2 0±2.9 9 1 0.6 0±3.3 7 1 0.4 8±3.1 1 1 0.4 6±3.3 3 1 0.7 1±3.0 4选项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新创业经历性别家庭住地独生子女年级#专业奖学金学生干部家庭成员创业经历有(n=1 2 1)无(n=6 1 0)男(n=3 0 8)女(n=4 1 4)城镇(n=2 7 3)农村(n=4 5 0)否(n=4 5 0)是(n=2 7 2)大一(n=2 1 5)大二(n=2 7 4)大三及以上(n=2 0 3)预防(n=5 9 3)卫检(n=1 2 8)否(n=5 3 4)是(n=1 8 5)否(n=3 8 3)是(n=3 2 4)否(n=5 1 2)是(n=2 0 6)1 6.1 7±3.6 9*1 4.8 0±3.8 3 1 5.5 3±3.6 2**1 4.6 4±3.9 6 1 4.8 8±3.7 1 1 5.1 1±3.9 1 1 4.9 5±3.9 0 1 5.1 5±3.7 4 1 5.0 4±4.0 3 1 5.2 1±3.8 7 1 4.7 6±3.5 7 1 5.0 6±3.8 3 1 4.8 3±3.8 4 1 5.2 6±3.8 6*1 4.2 7±3.6 5 1 5.1 1±3.9 0 1 4.9 2±3.7 7 1 5.0 1±3.9 0 1 4.9 6±3.6 8 1 2.5 0±3.0 9*1 0.9 4±3.3 6 1 1.7 8±3.4 6*1 0.7 8±3.2 3 1 1.1 6±3.3 8 1 1.2 3±3.3 6 1 1.0 2±3.2 8 1 1.5 0±3.4 9 1 0.9 7±3.5 0 1 1.4 9±3.3 9 1 1.0 7±3.1 6 1 1.2 5±3.3 7 1 0.9 4±3.2 9 1 1.2 9±3.4 2 1 0.8 5±3.1 4 1 1.3 2±3.4 4 1 1.0 6±3.2 5 1 1.1 9±3.4 8 1 1.1 4±3.0 4创业环境1 3.4 3±2.5 9**1 2.5 4±2.7 3 1 2.6 8±2.8 4 1 2.7 0±2.6 4 1 2.7 7±2.7 1 1 2.6 4±2.7 3 1 2.6 8±2.7 0 1 2.7 1±2.7 6 1 2.8 4±2.6 6 1 2.8 3±2.7 6 1 2.3 4±2.7 2 1 2.6 9±2.7 2 1 2.6 5±2.7 5 1 2.7 7±2.7 2 1 2.4 2±2.7 1 1 2.5 4±2.7 2 1 2.8 7±2.7 2 1 2.6 3±2.7 4 1 2.8 0±2.6 7创业倾向1 2.6 9±2.7 2*1 1.0 0±3.1 3 1 1.7 2±3.0 9**1 0.9 6±3.1 2 1 1.4 2±3.0 9 1 1.2 0±3.1 5 1 1.1 6±3.1 4 1 1.5 0±3.1 0 1 1.1 2±3.4 3 1 1.5 6±3.0 0 1 1.0 9±2.9 3 1 1.3 5±3.1 8 1 0.9 7±2.7 7 1 1.4 6±3.2 1*1 0.7 3±2.8 2 1 1.3 4±3.2 7 1 1.2 3±2.9 4 1 1.1 8±3.2 3 1 1.4 7±2.8 5创业效能1 6.3 3±3.5 9*1 5.0 5±3.3 1 1 5.6 1±3.4 1**1 5.0 1±3.3 6 1 5.2 9±3.2 9 1 5.2 4±3.4 5 1 5.1 2±3.4 7 1 5.5 0±3.2 6 1 5.0 7±3.4 2 1 5.5 4±3.4 1 1 5.1 1±3.3 3 1 5.2 5±3.4 3 1 5.3 1±3.2 0 1 5.3 8±3.3 9 1 4.8 6±3.3 6 1 5.1 6±3.4 1 1 5.3 9±3 3 8 1 5.1 6±3.3 9 1 5.4 0±3.3 7创业敢为性1 3.7 3±2.6 2**1 3.0 9±2.6 6 1 3.2 9±2.7 6 1 3.1 2±2.5 8 1 3.1 3±2.5 7 1 3.2 3±2.7 1 1 3.2 5±2.6 2 1 3.0 9±2.7 2 1 3.3 8±2.6 1 1 3.3 2±2.5 7 1 2.8 1±2.8 0 1 3.1 5±2.6 5 1 3.3 8±2.7 1 1 3.3 1±2.6 9*1 2.7 8±2.5 1 1 3.1 5±2.6 7 1 3.2 4±2.6 5 1 3.1 6±2.5 9 1 3.1 8±2.8 1总分9 6.6 7±1 7.1 6*8 7.7 5±1 8.3 8 9 1.7 5±1 8.6 1**8 7.3 7±1 8.2 5 8 8.9 9±1 7.8 3 8 9.3 9±1 8.9 5 8 8.6 3±1 8.5 5 9 0.2 5±1 8.4 6 8 8.6 7±1 8.9 4 9 1.0 3±1 8.4 4 8 7.4 1±1 8.0 3 8 9.2 9±1 8.5 9 8 8.7 0±1 7.9 8 9 0.1 9±1 8.6 2*8 6.0 3±1 7.6 8 8 9.1 9±1 9.0 5 8 9.3 6±1 7.9 0 8 8.8 8±1 8.9 5 8 9.5 8±1 7.2 7

结果还显示,近90%的学生对大创项目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只有少数人兴趣比较高;双创教育以讲座为主,相关课程不完善,参加培训班和创新社团的学生很少;大部分学生认为缺少专门的指导是他们参与创新创业最大的困难。对于就业,大部分人希望可以从事相对稳定的工作,不愿意选择自主创业,对于创业概念理解也不是很透彻。学生表示十分需要专家指导和校内外资源,希望学校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更希望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这些都提示加强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在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软硬件设施、支持平台和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仍然相对滞后,体现出了能够促进创新创业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客观环境的缺失[7]。如何开设高质量的双创课程,提供全方位的双创服务,从社会和学校教育等多层面提升医学生双创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医学类高校双创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创业心理素质评分方面,有创新创业经历者、男生、独生子女、非奖学金获得者更高。创新创业经验不足不仅体现在知识与能力上,还会反映在心态上,具备丰富经验的学生有应对行业巨变的心理素质,面对环境改变往往有冷静思考并做出决策能力[8],因此有创新创业经历者心理素质更好。女生的心理特点导致其更加敏感和脆弱,因此创业心理素质不如男生。独生子女在没有兄弟姐妹帮助的环境中成长,心理承受能力更好。经常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成绩较好,更注重专业课程学习,希望将来能够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就;而非奖学金获得者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因此创业动机更强烈,更具敢为性。以上结果提示,教师应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开展有特色的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医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应从加强双创教育着手[9-10]。(1)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形成产学研生态链。如必修课程中纳入双创教育基础课程,构建大学—政府—企业合作联盟,开设各类培训班等。(2)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如建立心理学课程、创业基础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实践类课程等相融合的多层次课程体系。(3)构建高素质创新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如在培训现有师资基础上引入专业型师资等。(4)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如通过集体辅导、单独辅导、主动干预等方式,解决创业心理失衡等问题。要从多角度开展科学化、系统化的双创教育,进一步提升医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为社会培养更高层次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奖学金医学生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三晋新农人”登台竞秀创新创业项目获赞 第五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成功举办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