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高中潜能生的认识及转化体会

2019-01-14 07:41贵州省普安县第一中学陈大洋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

贵州省普安县第一中学 陈大洋

这些年来,作为高中班主任,我对潜能生的转变积累了一些经验,故此谈谈我的认识,算是对自己工作的一个交待。潜能生与一般的“好学生”不同,学习成绩较差,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许多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使他们从“潜能生”转化为“显能生”要采取特别的方法,发挥心理疏导的作用,帮助潜能生克服心理障碍是促进其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高中潜能生的心理障碍

笔者经过分析所积累的材料后发现,高中潜能生主要存在着以下一种或几种心理障碍。

(一)自卑心理

由于学习成绩差,屡次犯错误,他们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或认为自己智力不行,不是读书材料,或埋怨家庭出身不好,因而自信心不足,自我放弃,破罐破摔,丧失进取心。久而久之,越变越差,成为潜能生。

(二)厌学心理

一是潜能生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的消极影响,认为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二是畏难;三是潜能生觉得费力不讨好,总是不及格,总是落后,总是挨批评;四是繁重课业负担。

(三)考试焦虑

考试前夕,经常想到考试的情景,感到害怕和不安;对众多的要复习,要背会的材料有畏难情绪,感到忧愁和忧虑;虽然自己也努力复习了,但仍然感到缺乏自信心,老是感到把握不大,心里没底,时间一长,就感到头昏脑胀,影响正常的复习。

(四)逆反心理

他们常常对周围的人持一种怀疑态度,尤其对有关自己的一些议论非常敏感,经常错误地认为老师的批评教育是有意找麻烦整他,家长的苦口婆心是嫌弃他,同学的帮助是瞧不起他,因而产生对立情绪和“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逆反心理。

(五)抑郁心理

有些潜能生生性胆小害羞,个性变得孤僻,情绪低落,少言寡语,心理进入了抑郁状态。他们对周围一切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时间一长这种学生变得不合群体,渐渐从集体中落下伍来。

(六)自制力差

潜能生之所以变成潜能生又常常与他们的自制力差、意志不顽强有关,这些因素决定着他们转变过程中不可能一直是勇往直前,一帆风顺的。

(七)品行障碍

由于心理素质不健全,许多别人看上去算不上什么的事情,而在他们看来,却如“黑云压城”。他们烦恼、不安,特别是当自我某些需求不能满足时,他们不能自控,表现为愤懑、狂怒、茫然不知所措。

以上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对潜能生的学习成绩及对高尚道德品行的形成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针对潜能生的这些心理障碍,应采取以下矫治策略对症下药解决好潜能生转化的问题。

二、高中潜能生心理障碍矫治

(一)真诚关心和尊重潜能生

要教育好转化潜能生,教育者必须从尊重其自尊心入手,使他们从内心强烈的自卑中解脱出来,增强上进的信心和决心。

(二)帮助潜能生树立自信心

在帮助潜能生树立自信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把握以下两点:第一,要帮助潜能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从而正确评价自我。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既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要帮助潜能生找到存在的优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事事不如别人。第二,要创造机会,让潜能生体验成功。潜能生的自卑感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多次受到挫伤后产生的一种带消极反抗性质的情感。因此,教育应善于把握时机,创造机会,让他们由“失败者”转化为“成功者”

(三)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由于成长的环境和遭遇不尽相同,每个潜能生的形成原因和心理特点都不一定相同,只有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教育转化,才容易取得成效。不管是哪类潜能生,差在何处,有何长处,家庭状况,个人交往,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分清其是属于学习差,纪律差,还是品质差,然后针对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只有充分了解每个潜能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于不同的潜能生,有的可通过心理测验,心理咨询达到目的;有的可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或通过心理教育达到目的;有的只需要加强自身修养即可。例如,对具有自卑心理的后进生,教育工作者不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经常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去掉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四)做好潜能生心理疏导工作

做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应该从了解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开始,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普及心理学常识的教育。特别是掌握心理健康的若干标准,掌握出现心理障碍时的解脱方法。二是开设心理咨询、咨询信箱、热线电话,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活动。三是家校联手开展心理辅导。学校应利用家长会这个渠道作些宣传,让家长也对心理辅导有所了解,并协助学校开展工作。家校联手形成的合力,便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络

要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不能只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只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络,才能形成多方位的合力,创造环境,使潜能生学会自我优化,自我完善,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勤奋学习,脚踏实地,用奋斗的汗水铸写自己成功的人生。

总之,潜能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心理不断受到创伤的过程,潜能生的转化过程也必须是一个不断消除心理障碍、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潜能生的转化、进步,不能想象一切都会一帆风顺,有时也会出现反复。这时,我们教育工作者决不能泄气,而要继续耐心帮教、引导,细致地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只要我们抓准时机,方法对头,措施积极有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就会达到教育转化潜能生的预期效果的。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