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积极心理 助推学生成长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2019-01-14 09:49章志生
江苏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心育心理健康班主任

陈 军 章志生

一、落实保障措施,加大心育投入

1.加大心育的硬件投入。

2016年,学校在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增设功能室,添置设备。功能室包括:办公接待区、心理测评室、个案辅导室、团体活动室、情绪宣泄室、音乐放松室、沙盘游戏治疗室、生涯规划室、亲子俱乐部、心理阅读室。

2.建设专业的心育师资队伍。

好的教育依赖于专业的教师团队,培养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队伍尤为重要。目前,全校有1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他们秉承“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分担忧愁、共享快乐”的工作理念,用真诚、温暖、理解、包容的心,聆听学生心声,挖掘学生潜能。

3.提供多样的心育培训机会。

近年来,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各种机会,支持他们参加省内外的各级心理研讨会、专业成果展示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拓展训练等;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现场学习及观看网络视频课等方式,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如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专业培训、心理剧工作坊、沙盘游戏培训、南通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96111热线专业技能培训和危机干预培训。

4.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

学校将心理课排进课程表,安排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授课。另外,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安排专人担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明确备课要求,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完善教案,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

5.促进校本课程开发。

在使用省编心理教材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编写、出版了校本教材《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获江苏省优秀校本教材开发成果奖。在现有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学校还将充分利用校内外相关资源,集思广益,调查研讨,反复论证,争取在两年内编写出第二本校本教材《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

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提升心育效率

1.完善心理咨询中心。

2009年,学校将原有的心理咨询室扩建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取名为“艳阳天”,蕴含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阳光洒向学生心田,为学生健康成长撑起一方‘艳阳天’”的朴素动机和美好愿望。2013年8月,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中心正式成立,致力于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向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大道”,实现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完美平衡,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2.成立“一米阳光”心理协会。

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心育活动,提高心育的效率,各班设置心理委员,让他们在班级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对同学进行朋辈互助。同时,“一米阳光”心理协会定期对学生骨干进行心理技能培训;通过定期举办心理沙龙,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并共商对策。

3.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实施者,他们与学生在校共处的时间较长,能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把握学生的发展动态。学校面向全体班主任开展有关管理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有力提升班主任的心育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心育网络中的骨干作用。

4.增强学科教师的心育意识。

推进学校心育工作,关键在于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为增强学科教师的心育意识,学校加强心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心育相关的培训,借助黑板报、橱窗、广播站、《风华报》心理专栏以及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师们努力把积极心理学理念渗透在学科教学、德育工作和班务管理中,渗透在与学生交往的一言一行中,变空洞说教为关注、聆听和疏导,致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课堂内外形成最佳心理场。

5.建立家校协作心育网络。

为推动心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沙龙、专题讲座等形式定期和家长联系,建立家校协作的心育网络。如在高考前针对家长开设讲座“智慧陪伴,为孩子助力”,帮助家长调适考前心理。

6.开发校外心育资源。

高效率、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形成离不开社会支持系统。学校邀请校外心育专家,如东南大学马向珍教授、南通大学张晓玲副教授等多次来校指导工作,开设专题讲座“班主任的诗与远方”“做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幸福”等。

三、渗透积极心理,助力学生成长

为了让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应对个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激发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促进他们“向上”和“向善”,学校申报了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积极心理渗透,助推学生成长”并成功立项。

1.探索积极心理渗透的方式方法。

在入学初期,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学科教学、心理沙龙、团体辅导、个案跟踪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渗透,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让他们阳光面对每一天,发展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对高一新生进行初高中衔接期的适应性教育,请班主任代表和各学科组长开设心理专题讲座;学生入学后,利用班会、晨会及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指导,对各年级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在文理分科以及高三志愿填报之前,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组织主题为“生涯辅导,助力学生明晰未来”的团体辅导活动。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系统学习积极心理学理论,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利用暑期全员培训时间,请专家开设“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干预及矫正”“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辅导”“如何应对游戏成瘾”“青春期男女交往”“情绪与压力管理的技巧”等讲座。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全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果均有明显提高。

3.学校在多项工作中进行积极心理渗透。

学校将积极心理学渗透于学校德育、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家校共建等工作中,形成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为骨干、学科教师为主力军、家长为后援的全方位的学生成长支持系统。

作为江苏省“绿色如皋”课程基地,学校带领学生研究如皋的长寿文化、教育历史。通过研究长寿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平和向上的积极心态。如皋历史上曾孕育多名状元、帝师、丞相、院士、大学校长、学术泰斗,通过学习这些杰出人物激励学生志存高远。

徜徉于校园中,时时都能得到润物无声的心灵浸润。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展示图文并茂的励志故事、名人肖像和励志标语;校园内空地布置精致的生物园、地质公园等,教育学生关爱生命、爱护地球;校园东南角的巨石刻着“勤”字,是所有学生的行动标准。

四、工作精益求精,成就心育品牌

2011年,在南通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星级评定工作中,学校的“艳阳天”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被评为四星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同年,学校被指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科研基地。2012年,学校被指定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的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的实验基地学校。同年5月,被评为“南通市心理健康教育宣讲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好的教育应当适应人的发展并有效促进人的发展,使人感到生命很有意义。积极心理渗透正是发掘学生自身的积极特质,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优势特质,成长为一个幸福完整的人。今后,学校将继续秉持“渗透积极心理”的教育特色,让积极心理教育之树枝繁叶茂。

猜你喜欢
心育心理健康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夸夸我的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