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香山营造传艺 为现代工匠铸魂

2019-01-14 03:42赵茂锦
江苏教育 2019年60期
关键词:造园苏州园林香山

赵茂锦

苏州园林闻名世界,其建造者——苏州“香山帮”工匠还建造了北京故宫、天安门等传世佳作。然而受制于传统师徒制,香山营造技艺后继乏人。经过我校在这方面多年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实践,2019 年年初,由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江苏省风景园林协会研发中心、亚太遗产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苏州市风景园林学会、香山帮营造协会及30 多家知名园林古建筑企业,成立了全国首家园林古建行业产业学院“苏州香山工匠学院”,聚力为香山营造传艺,为苏州文化存根,为现代工匠铸魂。

一、产教融合,打造学徒制人才培养“梦工厂”

我校具有110 多年的办学历史,园林技术专业可溯源于1912 年创办的园艺科,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园艺与园林职业教育的发祥地。学院建设了占地13000 平方米、集中性展示和传承苏州传统造园技艺的园林技术馆,并将其打造成苏州园林营造技艺产教融合综合实训基地。该馆设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苏州分中心产学研基地、香山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中心、国家资源库应用中心、苏农—础润水环境生态修复研究中心、苏州职业技能园艺项目集训基地,同时吸纳了全国技术能手张喜平、郑可俊、杨根兴开设大师工作室等一系列实训场室。

学院还柔性引进了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陆耀祖,江苏省产业教授、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市级传承人张喜平,江苏省产业教授、香山工坊总经理许建华,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省级传承人杨根兴等8位技术技能大师,为园林古建精英班学徒量身授课。

苏州香山工匠学院的成立旨在通过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共同致力于传统园林营造技术精英人才的培养、古建筑技艺传承和社会培训;校企深度合作开展科技服务,苏州园林文化与造园技艺传承培训,以及相关创新课题研究;协助省市及全国风景园林行业协会等举办古建筑木作、瓦作等相关工种技术技能大赛,打造全国一流的青少年非遗技艺传习科普教育基地。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蔡恒评价,香山工匠学院是一个匠人、企业家、学生、教师加强交往、交流、交友的平台。传承、创新、奋斗是推动香山工匠学院发展的最强动力、最强基因、最强音符。江苏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袁靖宇寄语,学校应将香山营造精湛传统的技术元素、精益求精的管理元素、优秀的行业文化和品牌发展需求融入专业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融入教学全过程和专业建设;将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结合起来,打造高素质园林建筑产业生力军,打造苏农与香山帮的命运共同体。

二、校企联姻,培养德技兼修的高技能人才

2014 年以来,我校园林工程学院就协同苏州园林股份发展有限公司、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苏州园科生态集团建设有限公司等7 家大型园林企业,采用集团化办学方式,签约共建“江南园林班”,每年定制培养150人。这种订单班推行“双线四段、筑园塑人”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双线”体系是“文化育人”和“技术育人”双线并举,将“园林文化、军营文化、企业文化、创业文化”循序渐进引入教学内容,实现技能与素养并行培养。“四段”学制是基于工作过程,强调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第一阶段在苏州园林中学习“文化筑园”课程,第二阶段在专业机房进行“虚拟筑园”课程学习,第三阶段在校内实训工场开展“仿真筑园”课程教学,第四阶段在联盟企业工地顶岗实习,进行“实战筑园”。“‘双线四段、筑园塑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强调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培养,固化了分段递进式能力培养体系,荣获了2014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在“苏州香山工匠学院”里,企业人事总监、设计院院长、工程项目经理、能工巧匠、行业大师、园林工程学院党政领导和教学名师等共同讨论和制订人才培养框架计划,细化教学方案,采用合作式教学组织形式、情境设计和项目化实践来组织教学实施。传承古典园林文化底蕴和精湛的造园技艺,参照“江南园林班”人才培养考核标准,按照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再到学习情境设计的课程开发思路,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教学过程分析,完成素质、能力、知识的解构与重构,制订教学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在校企双方搭建的“校中园”“园中校”实训平台上进行顶岗实习,定期参与不同类型的设计竞赛。结合企业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不但帮助师生共同成长,同时让学生的从业经验快速增长,也对接了园林行业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

有效的校企合作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学校参加各级各类大赛成绩喜人。自2014 年以来,我校园林工程学院师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赛项一等奖3项;在近3 年举办的国际园林景观设计大赛艾景奖的评选中,获高职组全国唯一金奖1 项;获2018 年“挑战杯”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省级特等奖、国家级一等奖各1 项。

三、虚实筑园,苏农之花绽放国际舞台

2016 年12 月,由我院牵头,全国15 所高职院校、15 家精英企业、2 家行业协会共同申报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江南园林文化及造园技艺传承与创新”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获得国家教育部立项。资源库遵循“顶层设计、合建共享、凸显特色、持续更新”的建设思路,以园林文化、非遗技艺、创新教育课程建设为重点。一是定位于国际视野设计资源库。资源库以“弘扬江南传统造园文化,培养现代技能人才”为总体目标,是“一馆一库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馆指“园林博物馆”;一库指“资源库”,含专业资源、课程资源、培训资源和特色资源;一中心指“资源管理中心、学习管理平台和门户网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在我院设立产学研基地,致力于中国造园文化技艺在国际上的推广和交流,并建设资源库的双语板块。二是从不同用户角度出发开发资源库。创建由造园文化课程、造园技艺课程、造园创新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注重资源的多层次和多元化,以简捷、方便、实用为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学习者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三是立足政行企校协作共建资源库。资源库按照行业规范创建颗粒化素材采集标准,吸纳行业、企业的优质项目及先进技术,把院校、企业的创新成果融入专业课程。以开放共享的资源库平台为载体,多方共建,即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步更新网络资源,保证资源库建设的时效性和前瞻性。

苏州园林局、拙政园管理处等政府部门纷纷与我院签订建设协议。联合建设院校集聚了江南园林职业教育的排头兵。项目合作单位领航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超星集团等具备强大的建设平台和资源开发团队,理念先进,技术领先。以“香山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陆耀祖大师为首的,集古典园林营造、木作、叠山、古建模型、砖雕、盆景、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多位能工巧匠、技术能手、专家学者组团加盟,目前已经完成国家级、省市区级非遗传人及学者48 人的资源素材采集工作。我校教师依托资源库,自2015 年以来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共获4 个一等奖,斩获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所有赛项的一等奖。

同时,我院师生科技团队利用全国花卉博览会、绿化博览会、园艺博览会等平台进行园林设计建造维护,传承苏州园林艺术,这已成为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亮点。2012 年,我院师生精心建造的“中国园”项目,勇夺在荷兰举办的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最高奖项——“绿色城市奖”,这是我国在20 年中3 次参展所获得的最好成绩;同时还获得了“国家展园竞赛银奖”。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此高度肯定,亲笔做了重要批示:这项活动很有意义,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世界一流职教学校更具意义。2016 年我院代表中国政府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国家展园“中国华园”荣获土耳其世园会唯一的“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大奖”和“国家展园金奖”,且总分第一。这是中国赴境外参加历届世园会首次赢得大满贯,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等权威媒体竞相报道。当地时间2017 年9 月29 日,“中国华园”赠园仪式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华园永久留存该地,为中土建交45 周年献礼。

薪火相传百十载,砥砺耕耘凝匠心。苏州农职院园林工程学院不断践行“苏州园林技艺的传承者”发展路径,将继续为苏州市建设“美丽宜居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精耕细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保驾护航,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造园苏州园林香山
北京香山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的秋,美得太惊艳
游香山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壹 造园·纳瑞集祥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