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1-14 04:48秦玉琪盘锦市中医医院辽宁盘锦124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3期
关键词:收缩压血压冠心病

秦玉琪 盘锦市中医医院 (辽宁 盘锦 1240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24h血压动态监测仪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监测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另外5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监测的结果。结果:评价两组不同研究对象的24h血压监测状况,在夜间平均舒张压方面,观察组为(84.5±8.4)mmHg,对照组为(77.5±8.2)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夜间平均收缩压观察组为(138.5±11.2)mmHg,对照组为(131.8±10.6)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昼间平均舒张压观察组为(95.4±10.6)mmHg,对照组为(91.5±7.2)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昼间平均收缩压观察组为(151.8±12.5)mmHg,对照组为(142.6±10.7)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4h平均舒张压观察组为(94.5±9.6)mmHg,对照组为(82.5±9.2)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4h平均收缩压方面,观察组为(144.5±11.5)mmHg,对照组为(133.5±8.5)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24h 舒张压总负荷角度,观察组为(35.6±10.8)mmHg,对照组为(48.7±12.4)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24h收缩压总负荷角度,观察组为(50.6±9.7)mmHg,对照组为(56.7±11.3)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24h动态血压检测仪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检验,能够准确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可以为后期的医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行依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往往合并高血压,两种疾病合并发作是现如今中老年群体当中常见的一种病情表现。为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发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1]。早期诊断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这样能够为患者提供明确的早期治疗措施,对于预防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现如今通过动态血压监测仪器对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行监测,开始得到临床的重视和关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可根据震荡波的原理,充气迅速,能有效地实现实时的血压记录,这种血压监测方法准确有效,可提升临床医生对患者血压的关注,剔除假性高血压和白大衣血压,对于制定合理的血压方案而言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此进行调查,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7年6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6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59~80岁,平均(68.2±8.1)岁;选择同期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4例,女性32例,患者58~79岁,平均(67.8±7.8)岁。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被诊断为高血压,诊断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诊断同时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起搏器安置术后的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有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存在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脑卒中和心肌病患者;所有研究对象不存在严重的肝肾病症以及肺心病。经过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两组之间没有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本文两组研究对象均选择24h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监测,持续性为患者进行24h 的血压监测,同时为患者应用12cm×22cm的袖带固定在患者的右上臂或左上臂部位,以便于对患者进行血压的实时测量。将袖带的下缘和患者肘窝相隔刚好能够放入两根手指、昼间设置时间为7:00~21:00,患者每隔0.5h进行一次血压测量;夜间的时间设置为21:00~7:00,患者每隔1h进行一次血压测量。所有患者需要在监测当天禁止存在剧烈性的运动,监测有效主要以监测次数超过80%为准。

1.3 观察指标

对本文两组研究对象的夜间平均舒张压和夜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舒张压和昼间平均舒缩压、24h平均舒张压和24h平均收缩压等进行相关的观察与比较。还要对两组研究对象24h收缩压总负荷和24h舒张压总负荷进行调查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进行统计学检验时,通过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5.0进行相关调查,两组以P<0.05说明数据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评价两组不同研究对象的24h血压监测状况,在夜间平均舒张压方面,观察组为(84.5±8.4)mmHg,对照组为(77.5±8.2)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夜间平均收缩压方面,观察组为(138.5±11.2)mmHg,对照组为(131.8±10.6)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昼间平均舒张压方面,观察组为(95.4±10.6)mmHg,对照组为(91.5±7.2)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昼间平均收缩压方面,观察组为(151.8±12.5)mmHg,对照组为(142.6±10.7)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24h平均舒张压方面,观察组为(94.5±9.6)mmHg,对照组为(82.5±9.2)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4h平均收缩压方面,观察组为(144.5±11.5)mmHg,对照组为(133.5±8.5)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24h舒张压总负荷角度,观察组为(35.6±10.8)mmHg,对照组为(48.7±12.4)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24h收缩压总负荷角度,观察组为(50.6±9.7)mmHg,对照组为(56.7±11.3)mmHg,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早在1966年的时候,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应用便携式的血压记录仪器对24h的血压进行监测[2]。之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24h的血液监护仪器也不断的完善,并应用到了对临床相关病症的防治过程当中,能有效地监测患者的具体状况。动态血压监测能够对血压日常活动当中的个体情况进行准确的测量,因此也被认知为对心血管病症发病率和病死率监测的主要手段。本文应用这种仪器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监测,可有效地显示患者的24h的准确血压值,因此能够提供良好的数据。综上所述,通过24h动态血压检测仪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检验,能够准确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可以为后期的医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行依据。

猜你喜欢
收缩压血压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最怕啥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