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电刺激配合早期盆底肌训练在产后盆底肌力恢复中的应用

2019-01-14 04:48辛菊香万载县中医院江西宜春336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3期
关键词:静息盆底肌力

辛菊香 万载县中医院 (江西 宜春 3361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功能性电刺激配合早期盆底肌训练在产后盆底肌力恢复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妊娠期分娩孕妇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早期盆底肌训练法恢复盆底肌功能,观察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配合早期盆底肌训练恢复盆底肌功能,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盆底肌力恢复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配合早期盆底肌训练可以有效提高盆底肌力恢复效果,可在分娩后放心应用。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体积、质量增大等因素导致盆底肌功能受损,治疗这一疾病可以采用早期盆底恢复训练的方法[1]。近年来研究认为,对患者子宫和阴道进行功能性电刺激可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取若干对症产妇,对不同恢复方法对比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妊娠期分娩孕妇共8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年龄19~36岁,平均27岁,21例采用刨宫产,22例为顺产;观察组年龄17~37岁,平均26.2岁,18例采用剖宫产,25例为顺产。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于孕妇分娩后第七周进行盆底肌张力恢复训练,对照组盆底肌训练包括Kegel运动与阴道哑铃训练。指导产妇平卧于床上,全身放松并打开双腿,均匀呼气、吸气,并于彻底放松后,双腿屈曲分开,吸气时尽力收缩肛门持续6s,连续进行30min,3次/d[2]。观察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配合早期盆底肌训练治疗,早期盆底肌训练同对照组。同时,设备消毒后,正确调节参数后,患者取膀胱结石位,由专业护理人员将设备轻轻插入阴道内。询问患者的感受,以此来适当调整力度和其他参数。以患者无痛为主,2~3次/周,30min/次,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治疗前的盆底肌力测定值、阴道压力值。包括静息压、盆底收缩压、持续收缩压和持续时间。静息压通过探头测量,测量时保证患者处于放松状态。盆底收缩压为产妇在收缩肛门时的最大收缩压与静息压之间的差值。Ⅰ类肌纤维持续时间为产妇在6s内盆底肌肉收缩达到最大肌力值的40%~60%可以维持的最长时间。并测量产妇的持续收缩压。统计并记录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显效率=显效数/组总例数,有效率=(显效+有效)/组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0.0来完成数据统计,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n、%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比较

治疗1个月,对照组静息压(35.2±7.5)cmH2O,盆底收缩压(42.4±10.6)cmH2O,持续收缩压(24.0±5.8)cmH2O,持续时间(6.5±1.5)s;观察组静息压(54.1±8.8)cmH2O,盆底收缩压(59.7±.9.8)cmH2O,持续收缩压(43.0±9.1)cmH2O,持续时间(17.5±3.2)s;治疗3个月,对照组静息压(36.5±4.7)cmH2O,盆底收缩压(43.5±11.2)cmH2O,持续收缩压(25.4±6.9)cmH2O,持续时间(6.4±1.3)s;观察组静息压(59.7±5.4)cmH2O,盆底收缩压(64.2±.7.8)cmH2O,持续收缩压(47.0±7.8)cmH2O,持续时间(17.9±3.3)s;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显效率46.5%,有效率95.3%;观察组显效39例,有效4例,无效0例,显效率90.7%,有效率100%。两组数据比较,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女性盆底的肌肉群、筋膜、韧带和神经组成,结构复杂,且相互作用,使子宫、膀胱和直肠处于固定位置。妊娠期,随着子宫体积的增大,周围肌肉和器官会受到胎头的压迫,牵拉盆底肌肉与神经肌肉接头部分,盆底、肌肉功能功能受限[3]。随着分娩期将近,孕妇的体重会逐渐增加,这样会提高肛提肌的压力,刺激肛提肌收缩力增强,出现肌组织缺血萎缩和肌无力等症[4]。怀孕期间身体雌激素、孕激素的大量分泌也对盆底肌的承受能力造成影响,降低盆底肌力的降低。胎儿的长大、机械损伤均可使孕妇的盆底肌纤维和韧带损伤。

病理研究和临床治疗数据均表明,分娩后,对患者进行盆底功能恢复可以降低损伤,提高盆底肌肉的紧度,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早期对患者行康复训练。一般在治疗后7~9周进行最佳。主要的恢复方法为功能性电刺激和盆底肌康复训练。其中,盆底肌康复训练效果明显,已在临床上得到证实,而功能性电刺激法还需要同研究和数据来支撑。盆底肌收缩能力是判断是否具有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症的主要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增加使用的主要目标是加强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减少产妇发生盆腔功能性障碍,保证患者基本的生活。Kegel训练法主要针对盆底肌肉力量不足提出的产妇的训练。

经过临床实践,结合本次治疗效果,可以说明采Kegel训练法的积极作用。该设备主要是通过轻度但不同频率的电流对产妇盆底肌肉的刺激,使之能够有节奏的,多次进行收缩,从而加速其恢复速度。通过应用不同频率的电流刺激受损伤的盆底肌肉,唤醒周围受损神经,使之有节律地收缩,使盆底括约肌得到被动锻炼[5]。本次治疗中,观察组给予两种方法联合治疗,在显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一种方法。在其他研究中,也对两种方法联用与生物反馈法、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比对。

综上,功能性电刺激配合早期盆底肌训练可以有效提高盆底肌力恢复效果,可在分娩后放心应用。

猜你喜欢
静息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中秋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不准时睡觉堪比熬夜
老年人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大脑静息态低频振幅*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