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2019-01-15 14:01李佳俐张亚军
山西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模式活动

李佳俐 张亚军

(陕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改革在逐步进行的过程中,高校中的思政课受到广泛关注。思政课的教学模式虽然在逐步改进,但仍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教学成果相挂钩,下面就对这些不足的地方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一)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限制,很多高校在思政教学中将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离开来,两者没有达到有效的融合,相关的教师和工作人员也没有清晰地认识,没有一致的目标。这样使学生只能够学习到理论的知识,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在实践中的开展,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高校在教学体系中的不完善性会直接影响到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发展,使得教学重于形式,难以达成预期的效果。

(二)学生参与方面缺乏广泛性。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学校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思政有更好的理解。但实际上,受到资金、科研压力等因素的制约,学校往往只选派一部分学生参加体验活动。这样的方式存在的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也违背了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样会破坏教学成果。

(三)实践教学缺乏形式多样性。思政教育在实践方面体现出很多问题,很多高校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没有保证实践活动的多样性,这样长期的单一活动则会引起学生过多的厌烦心理,而且不能及时与时俱进,更新学生的体验效果。实践活动更应该多结合学生的学科特点来进行,再加以咨询学生的意见,从而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

二、翻转课堂及其特点

翻转课堂是指在教学中灵活安排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交于学生的手里。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信息传输的模式在课后进行,而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则需要学生们与老师在课堂上互相协助完成,形成翻转课堂的模式。学生在课下主要通过听讲座、看书、查找相关资料来对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之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与老师探讨和交流,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解答疑惑,然后协助他们内化知识,并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以下特点:

(一)转变教师角色。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是划分为班级进行教学,这样老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讲解书本上的内容,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有充分的课外时间来规划课程内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交流探讨课程中的问题,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也增加了教师们在教学中的挑战和创新,以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转变学生角色。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实现,学生成为主导课堂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更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与老师对于知识的深度研究也有良好的促动作用,也能更好的利用网络资源来完善学习大纲。需注意的是,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并非独立学习,而是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与老师有了更好的沟通基础,老师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三)重新分配课堂时间。翻转课堂让学生不再像传统模式下一味地接受教师的知识讲授,学生现在有了更灵活的时间安排,也多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在互相协作中,实现了知识的构建和内化。

三、翻转课堂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网络的充分利用

现代的学生基本都很依赖于网络,根据这一特点,思政课的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建立学习平台,例如QQ群或者专业的APP等。在这些平台上,老师可以上传学习内容和资料,以及一些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的视频等,让学生在课下对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同样,老师还可以在课下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拉进师生的距离。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教师可以举行一些让学生讲课的比赛以及演讲比赛,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相关的精神。

四、结语

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以及施行,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有很大的意义。第一,这首先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挑战,同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第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们能够更加投入课堂,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从根本上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模式活动
“六小”活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活动随手拍”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