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生物化工专业教学研究

2019-01-15 14:01
山西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理论

刘 磊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工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高职院校生物化工专业是交叉学科,主要涉及生物学及化学工程等学科。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专业自2008年开始招生,在学院“课堂小企业,理实交融,企业大课堂,德技兼修”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引下,在学院“双证融入,跟班实训,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生物化工专业经过十年的建设,探索出“理实结合,渐进提升,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实结合指的是生物化工专业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1、2学期主要是基础课程,如基础化学,化工基本技能训练等。第3、4学期主要是核心课程,如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工工艺,生化分离与检测技术。第5学期学习一些专业拓展课程,进行专业对应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到企业参观学习进行定向岗位技能训练。第6学期主要是面向岗位的顶岗实习,在校外实习基地,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担任顶岗实习环节的指导教师,进行专业综合应用训练。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发展中的教学理论,在国内外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1]。它特别强调:认知的建构性原则,强调认识的能动性;新的教学主体观,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强调知识中的非结构性、学习中的不确定性,以动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习和教学活动;认为教学是在教师帮助下,主动在原有知识背景与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因素下建构的过程;本文以生物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为例,结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原来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剖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为以后的教学实施提供一定的指导[2]。

一、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对生物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应该加强信息化教学,提倡互动教学、现场教学、工学结合。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生物化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在生物化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知识不完全是客观的反映,同时也是人们的认知水平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说,随着人们认知程度的提高而变化。这种知识观要求教师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要不断关注学科发展,教师更要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增加企业实践锻炼机会[3]。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在生物化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解释现实的。每个人的经验、产生这些经验的过程和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导致每个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不同[4]。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分析学生的已有经验,帮助他们解析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带动学生更好地进入到一种对新知识的重新构建之中。

(三)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在生物化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告诉我们,要想成为学习过程中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就必须发挥主体作用。考虑到学生在能力差异性较大,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弱,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要给学生布置恰当的学习任务,这对教师提出的一定的要求。

(四)建构主义的教师观在生物化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要从传统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不仅要在理论知识方面指导,更要在技能方面进行训练,并将学习责任转移到以学生学习为主[5]。同时,教师要创设一种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并提供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让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结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终生学习者,使他们能够清醒地了解和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反思、剖析及评价的能力。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工专业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其全面发展,助推了其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适合现代教学的要求,将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教学实践经验对我校高职教学及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学都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理论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