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法治营商环境范畴及建设路径探究

2019-01-15 14:01高迩瑞
山西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营商信用法治

高迩瑞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法治营商环境,是以法律之治创造适合市场中各参与主体健康成长的商业生存环境,营商环境应该包括经营环境、商业环境、投资环境以及社会福利环境,对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社会发展情况各环境的定义和主要作用都有所差异,这也是从根本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法律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之一。从法律角度上看:目前,经营环境重点就是衡量该地区市场经营的自由度、行政行为在法律框架下的规范和逐步适应市场调整的高效,商业环境则是反映该地区人群普遍的合规合法意识程度,相关职能部门对专利技术、知识产权上的保护程度。而投资环境则是指在金融市场以及投融资活动中,投资市场对供给、需求方双向的包容度、投融资活动对实体经济的实际效益、以及健全的法制保障下较低的金融风险发生率。

当前我国的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发展到新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司法部门作为法律的一线实践者应该回归本位,重点研究提高司法运行效率,在尊重立法者初衷和法律权威的前提下,通过规范司法程序来提高对经济环境的促进作用,减少非职能范围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梯次分配司法资源,精准把控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本职工作效率的提升带动其他职能部门合理分工,最终达到社会生产要素以及行政资源合理分配的理想目标。

在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层面更应该重视社会自治的路径,以非官方的手段改善法治营商环境,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挥多元的智慧价值,体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方式。发挥本地区的法律智库、行业协会的组织、整合作用,对接产学研结合与法律治理进行融合,缩小法律与社会发展的滞后度,对于市场中的任意性和盲目性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促进司法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有机结合,减少制度性矛盾的利益差①对市场带来的负面引领作用。

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重心应当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保证劳动者的物质利益使人民有获得感,从历史唯物论的角度和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们的劳有所得是人们新的需要的起点和契机,从而激发人们在法律范围内尽其所能的其物质利益,而这种新的需要就是市场经济下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之一,法律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需要保证人们的合法的物质利益不受侵害,维护社会保障体系,探索提升社会福利待遇。

其次,以公正合理的协调社会利益减少交易摩擦促进市场秩序的稳定。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市场参与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新经济新行业的出现对原有的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在尊重经济市场发展规律前提下,严防经济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形成稳定发展的市场秩序。

最后,社会信用体系重塑。诚信在法律范畴内作为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在各国的民法典里都有所体现,我国目前正受到严重的信用缺失的困扰,每年因为全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极为庞大。这就要求在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以严格规范的司法程序重塑人民对司法信用的信心。以贯彻公权力部门的责任追究制打造政府信用,从决策者自身体现信用至上的理念。使全社会各参与主体自觉维护自身信用,加快信用社会的建设体系提升商业经营环境质量。

中国经济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因营商环境问题饱受西方的指责,从法律角度上看,平衡发展需求与尊重保障人权、维护现代交易秩序三大问题的融合既是中国经济与世界对接的重要难点之一,也是未来需要法学学者解决的问题,法治营商环境建设作为良好的开端是承载国家发展使命,减少社会矛盾,提升国家形象的有力工具。

[ 注 释 ]

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市场机会能否成为某企业的企业机会,不仅要看利用这种市场机会是否与访企业的任务和目标相一致,而且取决于该企业是否具备利用这种市场机会、经营这种业务的条件,取决于该企业是否在利用这种市场机会、经营这种业务上比其潜在的竞争者更有优势,因而能享有更大的“差别利益”(Differential advantage).

猜你喜欢
营商信用法治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营商环境软转型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