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产品设计的智能化趋势对学习方式的改变

2019-01-15 14:01李子瑶解肖晗朱梦瑶
山西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载体智能化

李子瑶 解肖晗 朱梦瑶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

一、学习产品设计智能化的背景及分析

(一)学习产品设计发展的阶段

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笼统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使用过程中依旧保持着人与人之间的授予,例如教师用粉笔对学生进行授课,而学生也只是用笔和本进行记录;而下一阶段的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的方式进行教学;而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产品等进行线上课程学习又或是通过小型电子设备进行教育实时连接。不同的阶段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教育及学习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速,通过学习产品和学习形式这几个发展的阶段,发展出不同的学习产品载体,为未来的学习方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二)学习产品设计的应用范围

学习产品设计涵盖许多方面,小到一个笔,大到一个校园甚至一个社会使用的产品,从任何产品入手都可以进行智能化趋势的发展,科技的发达和时代的改变,会让学习产品更加倾向网络发展,现在我们有了学习产品这个载体,幼儿可以通过学习产品进行早教学习、少年可以通过学习产品进行课外兴趣培养、青年可以通过学习产品进行课外练习乃至所有人可以通过学习产品进行学习。可以通过网络、电子书、电子设备等形式进行新方式的学习,学习产品过度到智能化发展,不是为了摒弃学校和教师,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提高自我。

二、学习产品设计的智能化趋势

(一)现有学习产品智能化趋势发展的背景

为什么现在的学习产品会趋向于智能化发展?首先,学习产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笔纸,而是通过设计一个载体——即辅助学习的产品,被称之为学习产品设计,为何会出现如此设计,为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校及教师提供另一种教学模式。现代生活进入科技时代,许多产品被赋予智能化性质,借助可以网络学习资源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已经成为学习者首选的学习方式,并且结合学校教辅方式进行配合,推动学生学习质量的发展、实现现实和网络课程教学的目的。那么在此基础上,我认为学习产品的智能化在以后将会成为主流,学习产品智能化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校园模式,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和条件性,并且为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学习机会、学习途径和学习方式。

(二)学习产品设计与智能化的关系

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与知识融合的信息化社会,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文化知识交织相叠,因此,人类对学习和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产品设计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从学习产品设计的定义可以发现,产品作为辅助我们学习的用品,应该与时代进行相结合,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正确的学习产品设计改良和提高,更多的是顺应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学习产品设计的智能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和可能性。从普通的手表到智能手表的发展,从普通的书本到电子书设备的进步,从传统的纸笔到电子纸笔的颠覆,再从学习智能机等产品给予人们更多学习条件和学习方式的提高和不同的感受,让人们不在局限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智能化中找到更多乐趣,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21世纪乃至未来的可能性和条件性的发展,从智能化当中融合传统学习和创新学习方式,并且结合智能化进行更多的现在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学习产品的再设计和创新型设计。

(三)学习产品智能化设计对未来学习、探讨等情境的影响

由于智能化学习产品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等特点,所以现在最为流行的网络课程通过结合这一载体,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教师与教师间的探讨与沟通、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学习等;另一方面,不同情况的人们可以通过此载体进行学习情况的交流,满足不同人们的学习需求,在这个智能化和信息化过程中相互互动和学习。不仅在实际学习中能通过智能化学习产品进行双方沟通,还能通过虚拟的学习情境,进行协作和互动交流学习平台,在未来的学习等情境中,给予人们更开放、自由、共享、自律的智能化学习产品这类型的载体,其作为智能化对于学习产品的体现,在学习方式中扮演的是极为重要的角色,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学习方式和情景。

三、结论

时光境迁,我们经历了黑板教学到投影仪教学的进步,也经历了在书中苦苦找寻关键词到在线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和快速,再到现在出现的许多智能化学习产品,无疑不在告诉我们,时代在改变,科技在进步。因此,对于学习产品设计的智能化趋势对现代人们学习方式会有着一定的改变和影响,通过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在人们学习中找到合适的途径对产品进行改革和创新,赋予智能化的性质,相信在未来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学习方式。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载体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智能产品设计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冷·暖》
《教堂之夜》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