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智能与人类就业

2019-01-15 14:01史京珊
山西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机器人人工智能人类

史京珊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类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人工智能是一门边缘学科,属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它涉及的学科众多,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领域也十分广泛,目前主要有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一、人工智能的应用对人类就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给生产生活带来越来越多改变,提升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一些重复性、计算性的岗位已逐步被机器取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到底会给人类带来福利还是会让更多人失业,如今已成为困扰很多人的问题。

人工智能完全代替人类工作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进行一些看得到的工作代替还是可以的,尤其是一些简单的需要大量人工去完成的工作。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取代劳动力的实例有许多,例如北京、天津、义乌等地快递公司启动机器人智能分拣系统,可减少70%的分拣人力;浙江一家喷雾器企业的自动化流水线上,20个大大小小的配件可自动组装成喷头,每分钟能生产60多个,节省劳动力40至60人;人工智能正在代替金融行业的交易员,高盛位于纽约的股票现金交易部门曾经有600个交易员,如今只剩下两个……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未来的十几年里随着自动驾驶、超人类视觉听觉、智能工作流程等技术的发展,专业司机、保安、放射科医生、行政助理、税务员、家政服务员、记者、翻译等工作都将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人工智能能够代替人类进行各种技术工作和脑力劳动,不一定意味着一定会出现失业狂潮,但是职业结构一定会改变,一些简单的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岗位可能不再需要工作人员,但是技术性岗位则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把握住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

“转型在所难免,但长期来看人工智能能够创造更多新的岗位和工作机会。人作为管理者和控制者的角色依然重要。”贾斯汀·卡塞尔说,就像曾经脱离了传统农业、传统手工业的大量劳动力,在现代工业生产或城市服务业中找到了新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的进步也将如此。

面对如今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我们应该用正确的世界观和认知去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给这个社会和生活所带来的改变。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取缔掉众多的工作,这毋庸置疑,但与此同时,一些我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新的机会和机遇会应运而生。经过查阅相关资料,至少以下这些新的职业是有可能诞生的:

机器人培训师:在人工智能大量的普及之后,会面临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如何操作这些复杂的机器人及其一些附属价值的功能。就像制造业的生产工人一样,在正式作业之前都要经过一系列专业的培训最后才能正式作业。虽然两者的方式不一样,生产工人是培训工人如何造作,机器人是人培训机器人的附加功能,但机器培训属于高技术、其技术含量将会更高,因此机器人培训师届时会更加受欢迎。

机器人整形医生:每个人都有虚荣心,特别是在自己的外貌上,追求完美。甚至一些对自己外貌不满意的女性,不惜花重金整形。同样机器人肯定也是各不相同的,除了外貌不同外,其功能和一些附属值也会各不相同,那么就会产生为了改变机器人的形象和附属值而去整形的。因此机器人整形医生也就应运而生。

机器人维护师:这个其实很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维护、维修师。人和机器一样,会出现各种小毛病、大故障,此时就需要专业的、就像人类的医生一样,来诊断机器人哪里出了故障,从而对症下药。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全面普及的时候,机器人维护师将会成为最稀缺、最热的职业之一。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之外,当然还会有一些我们目前还无法预知的一些职业或工作,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以这些基础的新旧职业交替和工作为导向之下,必定会让人工智能的发展更迅速,更具有多样性。对于一些可能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失业的工作人员,应该顺应自然,抓住可预测的机会实现成功的过渡。

面对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政府和教育部门应着手思考如何改善教育质量、提升就业能力,考虑如何重新分配被替代的工人,就个人而言,应树立起终生学习的理念,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也许每五年就须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职业道路。虽然不必担忧人工智能对社会造成威胁,但面对未来的挑战,从政府、社会到个人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拥抱转型。

猜你喜欢
机器人人工智能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