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根尖周炎予以负压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

2019-01-15 15:19孙振兴鞍山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鞍山114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根尖周炎根管负压

孙振兴 鞍山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辽宁 鞍山 114001)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急性根尖周炎常规治疗后予以负压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90颗患牙)急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45颗患牙)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IL-1β、CRP、PGE2水平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IL-1β、CRP及PGE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根尖周炎常规治疗后予以负压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IL-1β、CRP及PGE2水平。

急性根尖周炎为临床口腔内科常见多发性急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牙有显著伸长感[1],同时长时间伴有自发的剧烈跳痛,疼痛位置相对固定,予以叩诊疼痛加剧。为分析急性根尖周炎常规治疗后予以负压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影响,对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男女例数比例为28:17,平均年龄(41.62±2.38)岁;牙位:23例磨牙、5例切牙、17例尖牙。观察组男女例数比例为27:18,平均年龄(40.73±2.51)岁;牙位:22例磨牙、7例切牙、16例尖牙。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即行开髓引流,彻底拔除残髓后清理根管。然后采用生理盐水与双氧水交互冲洗所选用的制备根管,最后拭干,再用樟脑酚进行棉捻开放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负压引流,采用扩大针开通根管,同时超出根尖孔1~2mm,注意保持根管通畅。采用生理盐水与双氧水交互冲洗所选用的制备根管,接着选用5mL注射器抽取1mL生理盐水,折弯针头后插入根管中,以无菌棉施压,反复拉抽注射器生成吸引力,排除根尖周围组织炎性物,最后拭干根管,用樟脑酚进行棉捻开放处理。

1.3 判断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分别统计治疗有效率、疼痛VAS评分、IL-1β、CRP及PGE2水平,具体如下:

治疗有效率:根管内无异常渗出液、患牙处明显不适、叩诊时无明显疼痛则为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疼痛VAS评分: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评分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越明显。

IL-1β、CRP及PGE2水平检测:采用IL-1β-ELISA与3H-PGE2RIA试剂盒检测IL-1β与PGE2水平;采用全自动微量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CRP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进行χ2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疼痛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1.11%(41/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49,P=0.027);疼痛VAS评分(3.15±0.8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2±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338,P=0.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根管渗出液中IL-1β、CRP及PGE2水平比较

观 察组患者 的IL-1β水 平(84.83±15.32)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5.61±16.47)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866,P=0.000);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16.02±2.41)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6±1.9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508,P=0.000);观察组患者的PGE2水平(301.62±47.72)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7.93±50.1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887,P=0.000)。

3.讨论

急性根尖周炎为临床较为严重的口腔疾病,具体是指根尖周牙周膜从浆液性炎症反应发展到根尖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过程中的一系列反应,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甚至可能恶化为颌骨性骨髓炎[2]。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急性根尖周炎分为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两种。

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需要开髓拔髓,予以开放引流,如果形成脓肿的话,还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最后予以消炎止痛药。急性根尖周炎与急性牙髓炎开髓引流的治疗原则一样,但是不同的是根尖孔引流往往不够彻底,缓解疼痛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些患者无法缓解病情,进而出现脓肿[3]。所以,常规的开髓引流对急性根尖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需要寻找更佳的治疗方法,具体的来说是寻找效果更加明显的引流方法。

临床上随着急性根尖周炎病情的继续发展,出现化脓性炎症反应时,予以负压引流治疗可使得化脓物质从根尖孔排出,有效避免了对根尖周组织的破坏。另外,负压引流可在锥形的制备根管上卡住注射器,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加上来回重复拉抽注射器,从而有利于形成负压。这种回吸注射器所产生的负压可以在短时间内陡增,显著优于常规负压。另外,回抽注射器时可以吸出化脓性物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根尖周组织的压力。

负压引流是牙髓炎开髓引流的新方法,该引流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正如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是因为在根管通畅后,负压引流可以将炎性物质从根尖孔顺利排出,且根尖周组织未出现扩散现象,从而有效缓解疼痛。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根管内的IL-1β、PEG-2等炎性因子的水平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负压引流可快速消除炎性因子,大大减少根尖周组织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多形核白细胞的数量,从而有效降低IL-1β、PEG-2等炎性因子的水平。CRP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其敏感性高,可作为评估炎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根尖周炎治疗中,负压引流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IL-1β、CRP及PGE2水平。

猜你喜欢
根尖周炎根管负压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维他派克斯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严重根尖周炎伴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一次性和多次根管治疗对根尖周炎的疗效对比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V型根管的分布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Design Method of Equipment Optimiza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Standardization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