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9-01-15 15:19王孟岩解放军463医院消化内科辽宁沈阳11004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电凝蒙脱石胃溃疡

王孟岩 解放军463医院消化内科 (辽宁 沈阳 110042)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胃镜电凝止血辅助胃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应用于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采集105例2017年2月~2017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出血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以胃镜电凝止血治疗,共53例,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增加胃镜介入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共52例,比较两组止血时间、疼痛评分、术中输血量以及治疗4周后的溃疡修复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止血时间(1.26±0.52)d、VAS评分(1.92±0.67)分、术中输血量(261.89±13.47)mL显著低于对照组(2.38±0.73)d、(3.57±1.04)分、(431.25±27.42)mL,P<0.05;实验组在治疗4周后的溃疡愈合率(73.08%)显著高于对照组(49.06%),P<0.05。结论:对于胃溃疡出血,可采取胃镜电凝止血配合胃镜下蒙脱石散治疗,能有效缓解溃疡损伤情况,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术中输血量和疼痛程度。

胃溃疡出血属于消化内科常见病,如不及时有效干预,病情继续发展,可诱发胃部大出血,甚至低血容量休克,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既往关于胃溃疡出血的治疗多采取静脉给药止血,但药物发挥疗效所需时间较长,增加了治疗难度[1]。随着内窥镜技术在临床上的逐渐成熟,胃镜电凝止血对胃溃疡出血的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不过,近几年有研究指出,内镜止血联合蒙脱石散喷洒可加快病情康复进度,本研究对此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105例2017年2月~2017年8月接诊的105例胃溃疡出血患者,入选和排除标准[2]:①患者经影像学检测确诊为胃溃疡出血;②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既往无胃部手术史;③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患者均于发病12h内就诊;⑤排除合并重要脏器等躯体性疾病者;⑥排除复合性溃疡或癌性溃疡者;⑦排除对手术不耐受或对药物过敏者。对入选者进行组别划分,对照组53例,治疗措施为胃镜电凝止血,年龄41~73岁,平均(56.72±3.41)岁,男21例,女32例;实验组52例,基于对照组,增加蒙脱石散镜下给药治疗,年龄46~72岁,平均(61.24±3.09)岁,男31例,女21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胃镜电凝止血,在胃镜下确定胃溃疡出血区域,以电凝设备电凝,达到局部止血的目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喷洒蒙脱石散(浙江海力生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160050;批号:20161208):将适量蒙脱石散与等渗盐水50mL混合,装入注射器内,和镜活检钳衔接,在内镜注视下,明确胃部结构后加压注射,局部喷洒于溃疡面,1次/周,一般共治疗4次。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内镜下表现的止血时间、术中平均输血量、疼痛评分和治疗4周后的溃疡修复情况。疼痛评分使用VAS评分法,满分10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越剧烈。依据Sakito-Miwa分类,溃疡修复情况分为6个级别,疤痕期是S1、S2,愈合期是H1、H2,活动期是A1、A2。溃疡愈合率=(S1级+S2级)/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和配对比较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VAS评分(6.72±1.38)分,实验组(6.59±1.29)分,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VAS评分(3.57±1.04)分,实验组(1.92±0.67)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止血时间(2.38±0.73)d、术中输血量(431.25±27.42)mL,实验组止血时间(1.26±0.52)d、术中输血量(261.89±13.47)mL,两组止血时间、输血量均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溃疡修复情况的比较

实验组溃疡疤痕期38例(73.08%),愈合期11例(21.15%),活动期3例(5.77%),对照组疤痕期26例(49.06%),愈合期17例(32.08%),活动期10例(18.87%),实验组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胃溃疡出血在临床上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通常是受患者精神压力过大,或负性情绪较重等诸多因素影响,其生理应激反应易造成交感神经系统紊乱,诱发胃黏膜局部血管收缩异常,甚至痉挛,而导致消化道局部血供不足,减弱机体胃黏膜防御屏障功能,此时,胃酸、胃蛋白酶等物质易损伤人体黏膜组织,致使胃溃疡穿孔病情进一步发生发展,甚至产生胃出血[3]。由于胃溃疡出血通常起病较急,患者具有上腹部剧痛的症状,如治疗不及时,患者耐受能力较差,或免疫功能较低等因素影响,易加重病情,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甚至低血容量休克等并发症。因而,选取高效便捷的治疗止血措施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重点[4]。本研究通过分析胃镜电凝止血技术配合胃镜下创面喷洒蒙脱石散的用药方式对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估,研究发现,实验组(即采用胃镜电凝止血和创面喷洒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VAS评分、缩短止血时间、术中输血量,提高溃疡愈合率,提示胃镜电凝止血技术联合蒙脱石散创面喷洒技术有利于胃溃疡出血病情的治疗与恢复。胃镜电凝止血具有快速、准确的判断患者胃溃疡出血病变部位,及时有效的以电凝的方式实施初步止血治疗方案。同时,蒙脱石散喷洒于出血部位,可较大程度降低受损组织对正常黏膜的进一步侵害,还能够增加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降低胃内容物对溃疡面的刺激,对加快创面愈合、缓解患者局部创面疼痛有重要意义。蒙脱石散是一类硅酸铝镁盐,其主要由天然氧化硅及氢化铝构成,作用于胃肠道黏膜时,能迅速分散,吸附受损创面的电荷物质、攻击因子及细菌、病毒等多种有害物质,生成一层保护屏障,减轻对黏膜的伤害,降低消化道充血、水肿等并发症的产生,加速纤维蛋白合成,促进凝血功能发挥,对上皮细胞再生和修复有良好效果,协同胃镜内镜电凝可快速缩小创面,达到止血目的[5]。本研究为采集本院资料总结的小样本实验,更多数据支持仍需进行下一步大样本研究。

综上所述,胃镜电凝止血技术和喷洒蒙脱胃镜下创面喷洒给药治疗可有效治愈胃溃疡出血,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疼痛与输血量。

猜你喜欢
电凝蒙脱石胃溃疡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蒙脱石中元素杂质铅的质量控制
探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 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研究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胃溃疡易演变成胃癌吗?
腹腔镜下电凝胆囊动脉行胆囊切除术临床观察
电凝处理经皮肾镜术后迟发性出血
手术治疗胃溃疡9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