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019-01-15 05:30石冬喜
时代金融 2018年36期
关键词:顶岗指标体系院校

石冬喜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一、概述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在第六学期安排在校学生去企业实习的一种方式。一般高职院校都会在学生毕业前安排学生去对口的企业进行实习,具体的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几种。顶岗实习与其它校内实训不同之处在于、学生需要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学生还需要独当一面。学生就是一个企业职工,虽然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在企业里学生将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综合运用,在真实的环境中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生产实际结合;这突出了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一种教学形式。

顶岗实习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工作的经历,顶岗实习的评价过程需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高职院校要借助相关社会资源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进行考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顶岗实习这一教学活动是有一定合理性的,目前研究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指标方面在不断深入,但尚未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也没有建立起一套统一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1]。因此,有必要对目前顶岗实习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构建和推行科学可行的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二、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一)综合考核原则

构建合理与科学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学生的企业导师应主动参与到顶岗实习的评价过程中来,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学校和企业还应该一起实施对学生顶岗过程进行评价。只有学校和企业一起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表现进行评价,才能真实的体现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进行科学综合评价,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高低进行合理评价。以实现顶岗实习这门课程

的目的,达到顶岗实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2]。如果企业能主动承担起顶岗实习的评价责任,这样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学校及时改进实习管理。

(二)可行性原则

学生的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在理论上可行,又要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评价的指标数量要适中,评价指标需要采集的信息或数据要获取容易、真实可靠、便于统计。同时评价的指标要设计的通俗易懂、内涵丰富、操作简单[3]。

(三)科学评价原则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应该因地制宜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弄懂弄通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基本内涵,一定要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借鉴优秀教育教学的成果,改进自己的管理需求。另外,应该采用统计学的理论来确定评价的指标,指标的选取应该在事前进行认真调研,尽量通过充分的论证来证明。评价的结果体现出评价工作的科学性,评价指标:应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以便对顶岗实习管理成果进行量化评估[4]。在科学制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前提下,要选择符合便于统计的评价指标,评价的指标要使其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所研究对象某些方面的特征。同时,各个评价指标之间也应具有明显的差异。

(四)导向性原则

评价体系要突出导向和目的的原则,基于实践教学目标而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路径,也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人才培养方案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和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客观的体现出学校在顶岗实习阶段的工作安排、教育教学水平,而评价的结果可以反过来改进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五)系统性原则

评价标准是对顶岗实习这个教学环节工作质量的评价,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标尺。各项评价的指标不仅要有针对性,而且要有一定的共性,能够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协调,构成一套健全、规范的指标体系。各个二级评价指标或者三级评价指标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六)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设计要考虑到国内外通用及规范的名称,其口径及统计方法也应该一致,这样便于指标之间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得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有用数据。

三、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评价不规范

往往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简单几句话,不能够反应出对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全面细致地评价。由于顶岗实习的企业众多,并且实习地点较为分散,由于不同的指导老师和不同的企业,对学生评价指标的理解不同,使得企业导师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在企业的真实表现[5]。正是企业老师不能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能力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价与反馈,因此高职院校很难在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

(二)学生角色定位不清楚

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的时候,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不仅仅是学生的身份,又是企业员工的身份,要受到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说,十几年校园的生活使他们已经习惯于自己的学生身份,去企业实习时需要在角色上发生变化。实际上在学生刚进入企业的时候,学生往往还是把自己当做学生,不认同自己是一名企业的正式员工。甚至认为企业把员工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太苛刻,大部分的学生一开始难以适应企业的环境。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学生进入企业后就是企业的员工,学生就应该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履行好企业员工的岗位职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对顶岗实习的站立角度不同,使各自的定位及角色转换产生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学生来说,学生对自己的个人角色定位不明,使自己不能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在思想和行动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6]。这样就难以保证顶岗实习的目标和质量,从长远角度来看影响到学校与企业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甚至企业与学校产生矛盾,影响下一届的学生来参加实习。

(三)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

校内指导老师一般是把学生的顶岗实习报告或实习总结作为评价的依据,这些指标都是静态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学生的顶岗实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顶岗实习阶段有不同的任务,顶岗实习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应当随着顶岗实习任务的不同而变化,不同的实习期间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指标权重。一个完整的顶岗实习评价结果应该由不同实习阶段成绩组合而成,而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总评。评价指标要重视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重视量化指标的确立,注重指标的可操作性。

(四)评价反馈不到位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对顶岗实习评价结果的分析、调整、反馈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仅仅关注在平时的考勤记录和考核分数统计上面,而对学生的实习过程管理、人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少进行信息反馈、系统分析和结果运用推广。只评价不反馈,没有发挥出对整个实习教学体系的诊断和改进功能[7]。另外,很多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评价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对顶岗实习的作用和地位、特征和内涵、评价和监控、组织和实施等方面的认识不到位,没有体现出现代职业教育的特色,没有真正形成与现代职业教育相一致的评价理念,在顶岗实习的评价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现象。

(五)评价管理不规范

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有:学生自主联系单位、紧密型校企合作企业、订单式培养单位、院系老师推荐单位,实习的单位非常多而且分布广,给学校和校内指导老师的管理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由于专任教师人数严重不足,平均每个指导老师要指导二十个以上的学生。专任教师还要承担校内教学任务,很难做到全程巡视、指导和检查,甚至有的未能尽应有的职责,对学生放任不管,存在指导失位的现象。企业指导老师又会因为是实习的学生,不会对学生严格要求而对学生松于管理,缺乏对顶岗实习学生有效的指导、监督、管理和考核,很难达到顶岗实习的预期目标。

四、构建评价体系

构建评价体系的时候,必须要以学生顶岗实习的个人能力不断发展提升为主线,科学设计学生顶岗实习评价表。分别设计实习岗位评价、过程评价和实习成效评价3个一级指标。然后根据每个一级指标的特点和要求,将一级指标分解为若干二级指标。如一级指标“岗位评价”包括:岗前培训、实习岗位与专业结合度、实习岗位与毕业论文结合度等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是对各二级评价要点的具体内容的评价,所有的评价指标分数和权重应做到明确和具体,见表1。

表1 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指标表

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要体现出与企业、学校的紧密联系。评价的主体要体现出多元化、评价的内容要体现出开放性,应该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与手段,使学生顶岗实习评价工作更加全面、客观和有效。评价的过程中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对不同实习岗位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实习结果进行考核,还要对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进行考核,要减少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的影响,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对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要充分的反映出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实际效果,为不断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从而推进校企合作,突出师生之间、教学之间的不断改进[8]。各学校要严格按照制定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及其考核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坚持将评价的结果与二级单位管理、专业建设、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挂钩,评价的结果作为耳机教学单位、专业系部和专任教师的绩效考核指标之一。

表2 学生顶岗实习过程评价指标表

五、总结

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可以促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为了适应顶岗实习管理要求的发展,对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相对稳定,又要根据实际的发展不断地做动态调整、修订完善,以保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应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谋划,制订好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顶岗实习整个过程的有效管理,不断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顶岗指标体系院校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