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魔法数学”的世界中自主生长

2019-01-15 07:58刘倩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小学数学

刘倩

[摘要]“魔法数学”校本课程以学生的主体生长需求为出发点,借助数学魔术特有的多变性和趣味性,创设新颖奇幻的数学魔法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一个变化无穷的奇趣世界,使学生在猜测中感悟数学,在惊奇中迷恋数学,生发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通过自主创编魔法课程、实施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创建开放式课程评价系统等路径落实“魔法数学”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自主生长。

[关键词]魔法数学;自主生长;小学数学;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35-0047-02

20世纪末,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传人我国。虽经近百年的探索,但与国家课程并列的校本课程,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课程资源匮乏、不科学,课时难以保障,课程效果不理想,课程评价体系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需要科学选择校本化课程内容;二是创新校本课程实施模式;三是创建科学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受贾斯珀系列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典范的启发,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心理,我们创编了“魔法数学”校本课程。它以学生的主体生长需求为出发点,借助数学魔术固有的多变性和趣味性,创设新颖奇幻的数学魔法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一个变化无穷的奇趣世界,使学生在猜测中感悟数学,在惊奇中迷恋数学,进而生发出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这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自主生长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主创编魔法课程,为“自主生长”开辟智慧土壤

大胆鼓励学生自主创编“魔法数学”的课程内容,是“魔法数学”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众所周知,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令成人叹为观止。教师应鼓励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寻找和提炼可以作为“魔法数学”课程内容的主题或素材,或对收集的魔法素材进行改造、讲解、表演,彻底摆脱“满堂灌”“被动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自主进入一种想学、能学、“抢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实现从“大胆解密魔法”到“大胆创编课程”这样一个自主发展的质的飞跃。

对于学生来说,纸是再熟悉不过的玩具和学具了。不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学生与各种纸都有着无数次的亲密接触。一张普普通通的A4纸里究竟蕴含着什么魔法谜题呢?可以把关于纸的什么问题作为我们“魔法数学”的研究主题?“一张纸能折几次”这一研究主题是在全校海选魔法数学主题活动中提炼出来的。我们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最终,“一张纸最多能折几次”这一对学生而言看似简单却玄妙重重的问题,被相当多的学生慧眼选中。我们应学生所愿,将这一主题编排在“纸的魔法”内容板块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请“小魔法师”执起“魔法棒”,创设魔法的情境,提出魔法问题,展示折纸魔法,揭示魔法背后的秘密。紧接着,一石激起千层浪,“莫比乌斯纸环”“一张A4纸桥的承重”等一系列关于的纸的魔法数学研究主题应运而生。一个完全由学生自己创编的关于“纸的魔法”主题单元的内容越来越丰厚,成果越来越喜人。

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谜题,是数学学习的应有之义。以生为本的“魔法数学”更凸显这一点。作为教师,不仅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发现和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而且应鼓励学生从生活的书本中、前人的书籍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当他们畅所欲言、纷纷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后,教师再遴选其中有益的、适度的问题让学生展开研究,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研究欲望和探究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成长开辟了一片肥沃的智慧土壤。

二、实施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为“自主生长”提供广阔空间

马丁·加德纳曾说:“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魔法数学”不是天方夜谭,也不是虚幻缥缈的神话故事,而是用逻辑推理演绎的思维的玄妙乐章。在“魔法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为学生精心设置的“魔法数学”六环节“观赏魔法、体验魔法、探究魔法、揭秘魔法、交流魔法和创造魔法”环环相扣,为学生创设出前所未有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时间和条件: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魔法蕴藏的奥秘,将未知的玄妙转化为已知的原理,从而训练和发展转化思维;学生遵循一定的逻辑,有条不紊地分析和解决数学魔法问题,从而锻炼和提升数学逻辑思维;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数学魔法中的数学原理,从而培养和完善数学归纳思维;学生基于已有数学魔法,自主创新设计新的数学魔法,从而激活和优化数学发散思维;等等。

以“纸的魔法”为主题的另一课“一张A4纸的承重”为例,“小魔法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投身奇幻的魔法世界,在“不可思议的纸桥”板块里带着同学们欣赏各种纸桥的图片,分析承重的原理,合作制订研究计划,预设在制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我们团队力量大”板块里分小组(自主结合)动手实践(分工明确)、共享资源,分析失败、体验成功;在“造桥师们的分享”板块中全班展示、PK亮相(全员参与),交流收获、揭示原理。在一次次实验失败,一次次寻找原因,一次次重新来过中,力学、建筑学的知识在每个学生心里渗透,凝聚力、团队精神在每一个学生心底悄悄发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得到各自不同的发展,体会到了同样的成功的喜悦。

在上述环环相扣的活动中,学生揭开魔法的层层神秘面纱,步步求索数学的内在奥秘,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轻松、自然地与伙伴合作交流,使得数学思维得到有效训练和发展,学习情感得以生发和培育,知识与技能得到自主建构和生成。一节魔法课程研究活动的前前后后,充满了学生的身影,他们真正走到了台前:提出问题,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开展实验,研究原因,撰写论文。正如我们所期许的那样,不同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都在原有基础上得以自然地“生长”,教师真正放手的结果,是学生拥有了更广阔的生长空间。

三、创建开放式课程评价系统,让“自主生长”在舞台发光发亮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课程评价的范式是多样的,它既可以是定量的方法也可以是定性的方法,教育测试或测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不代表课程评价的全部。

“魔法数学”一改传统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变机械应试评价为开放式评价。在每个学年“魔法数学”课程收尾之际,每个年级都举行一场主题魔法表演秀。表演秀主题完全由学生商议决定,内容自主创编,教师辅助完善。可以是围绕一个故事主题(例如卡通小魔法师形象的魔法探秘之旅),将一学年所学课程内容线索串联在一起。舞台上,小魔法师大胆创意、精彩表演、接受检验;舞台下,观众揭秘魔法、体会快乐、共同体验,还可以给心中的小魔法师投票,评选最佳“魔法师”奖。在这样一个取代了传统课程评价方式的“魔法秀场”上,儿童的天性得以自主地、充分地张扬,一学期的收获发光发亮,为今后进一步探究魔法数学世界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育即生长,除它之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能否运用适当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不断的‘生长欲望。”“魔法数学”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不谋而合,彰显“儿童是学校的中心,学校是儿童的乐园”的教育思想。当然,我们对于“魔法数学”的探索刚刚起步,为找到最适合儿童自主发展的“生长点”,为找到对儿童最有效和自然的生长方式,我们将在“魔法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實践研究的过程中不懈追寻、砥砺前行。

(责编 黄春香)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小学数学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