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知识点,让提问走向深刻

2019-01-15 07:58庄丽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提问经验思维

庄丽娟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固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掌握各节课程教学的目标,从系统的角度去整理教材内容,提出具有系统性、发展性、开拓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其探明知识中蕴舍的算理,加深其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促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知识衔接;提问;思维;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35-0086-02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作为教师,在课堂中我们应巧妙衔接知识点,让课堂提问从肤浅走向深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通过课堂实践,对问题做了一些剖析,收到了显著效果。

一、把准矛盾点,相机而动

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习动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学习者置于一个矛盾冲突的情境中,当学习者发现不能简单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起探究兴趣。教师在学生发生矛盾处提问,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有利于教师捕捉课程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周長与面积”的练习课上,教师出示这样的题目:农民伯伯想用铁丝网围一块面积为36平方米,长为9米的长方形菜地,他买了24米长的铁丝网够吗?

学生计算出菜地的宽是4米,周长是(9+4) x2=26(米),所以24米长的铁丝网是不够的。

这时,教师紧抓住矛盾点,相机提问:围一块长为9米、宽为4米的长方形菜地,需要26米长的铁丝网,可是现在铁丝网只有24米长,那该怎么办呢?

生1:我认为只要面积不变,调整长和宽的长度就可以了。

生2:如果把长改成6米,那么宽就是36÷6=6(米),周长就是6x4=24(米)。

师:大家为农民伯伯献计献策,解决了问题,我替农民伯伯谢谢你们!确实,只要面积不变,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好几种变化情况,周长也会随之变化。那这个变化有没有规律呢?

学生继续对长方形的边长变化进行举例:长为9米,宽为4米,周长为26米;长为6米,宽为6米,周长为24米;长为12米,宽为3米,周长为30米;长为18米,宽为2米,周长为40米。

师:同学们列举了这么多,但是却有点乱,不容易发现规律,有没有好的方法来整理,让它们变得有序呢?

此时,学生茅塞顿开,按长方形的长的变化规律进行排列:长36米,宽1米,周长74米;长18米,宽2米,周长40米;长12米,宽3米,周长30米;长9米,宽4米,周长26米;长6米,宽6米,周长24米。

教师根据学生列举的顺序,用多媒体呈现其所对应的长方形。

师: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小,变成正方形时其周长最小。

思考:上述活动中,当学生对长、宽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规律有所混淆时,教师将矛盾冲突充分凸显出来,让学生讨论和交流,促进个体经验的融合。通过不断地追问,将学生引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发展。教师把准矛盾点,设置有效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究规律,经历了信息从单一到多样,从无序到有序,从单一视角到多元视角的过程。

二、巧用关联点,步步深入

知识关联点是连接前后知识的关键,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在关联点处提问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找准切人口,顺势而下,从而展开数学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应巧用知识关联点,精心设计,步步深入。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巧用知识的关联点设计练习,步步深入,有层次、有梯度地建立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模型。出示练习:王师傅把一块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的铁皮,和另一块长是6分米、宽是5分米的铁皮焊接成一块大的长方形。焊接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第一层次:看图列式。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出铁皮焊接后的图形。提问:“你能用两种不同的列式方法解决问题吗?”

第二层次:看算式画图。出示算式3x4+5x4,提问:“你能根据算式,画一画由两个长方形拼成另一个长方形吗?”

第三层次:看算式想图。出示算式(10+6) x8。提问:“你能根据算式,画一画由两个长方形拼成另一个长方形吗?”

第四层次:看字母表达。提问:“axc+bxc这个式子你能想象是由怎样的两个长方形拼成的吗?你还可以用含有字母的不同式子把拼成的长方形面积表示出来吗?”最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axc+bxc=(a+b)xc。

思考:上述过程中,教师通过数形结合,设计四个层次的问题,巧用关联点,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想象与动口表达,使学生突破乘法分配律归纳难、理解难、灵活运用更难这一学习难点,进而帮助学生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提升数学素养。

三、打通衔接点,化繁为简

当问题被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时,题目难度会大大降低,困难也会迎刃而解。对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打通知识的衔接点,将烦琐之处、障碍之处变得简便、顺畅,使学生更加容易地解决问题。

例如,六年级教材上册有这样一道探索实践题:一个长方形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

(1)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1/2后,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先算一算,再画一画。

(2)增加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其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思考、计算、画图得出答案。接着教师再问:“请你再任意画一个长方形,再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1/2。算出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不同图形的操作实践、计算,发现规律:任意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1/2后,其面积都是原来的9/4。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思维活动并未结束。教师再次提问:“现在的长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相比,变化前后的长、宽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面积有什么变化规律?”学生思考后得出因为长方形变化后,现在的长是原来长的3/2,现在的宽是原来宽的3/2,所以现在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3/2×3/2=9/4。“这个规律是不是成立呢?我们再举个例子证明一下,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1/3,你们知道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吗?”学生画图计算后,争先恐后地回答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1/3后,现在的长是原来长的4/3,现在的宽也是原来宽的4/3,所以现在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4/3×4/3=16/9。”“同学们说得真棒!万物的变化总是有奥秘的,同学们找到规律就能快速地解决问题了。”

猜你喜欢
提问经验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