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思政育人
——做好新时代学生引路人

2019-01-16 02:36赵霜霜
时代人物 2019年28期
关键词:引路人育人思政

□文|赵霜霜

时代在变化,教学要求、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的调整,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教师除了承担着“传道受业解惑”的使命外,还要严格约束自我,加强自身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为学生树立良好形象,充分发挥教师的精神引领和行为引导作用。教师要深刻把握习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从思政教育着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更好的享受校园生活。

新时代做学生“引路人”必须具备的素养

不忘为学生服务的初心。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人民满意,为学生服务,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追求。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负责人,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业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自制力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们,教师应当发挥督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在校园生活中,学生也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教师也需要发挥作用,帮助学生解疑答惑。

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习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之际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就应当心怀大爱,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四有”好教师为遵循,以“引路人”为方向,在发展学生中成就事业,在岗位履职中实现师者价值。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授给学生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德修养,也无法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必须要强化思政育人的功能,将思政教育摆在与文化课同样重要,甚至是优于文化课的地位。通过思政教育,先让学生学会“做人”,然后才是学会“学习”。

树立创新意识。做一名新时代的“引路人”,也要求教师必须要紧跟时代形势、把握时代要求,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才能减轻教育中的阻力。例如,对于当代的“00”后学生,他们的思维观念、生长环境与上一代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就需要教师也密切关注“00”后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以思政教育为例,以往思政教育模式侧重于理论讲解,而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让“00”后学生接受。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将思政知识融入到各种趣味性活动中,才能让学生自觉参与,最终达到育人目标。

教师“引路人”角色与价值的现状分析

对于教师来说,要想扮演好新时代学生“引路人”这一角色,首先要明确“引路人”的角色定位。唐代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就较为准确的概述了古代教师的职能定位。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职能定位往往侧重于传授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业比较关心,而对于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个人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则没有及时的进行解答。例如,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加上来自家长过高的期望,让很多学生存在思想负担,久而久之容易发展成心理问题。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教师“教书”的任务完成了,但是“育人”的任务还有一定差距。

例如,许多教师很难做到“一视同仁”。对于同样的错误,如果学生的成绩优异,日常行为习惯表现良好,教师只是批评几句;反之,如果学生成绩较差,加上学习态度差,教师可能会大发雷霆。这种不公正的对待,难以让教师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也无法让学生完全信赖、信服教师。因此,从一名纯粹的“教学者”逐渐转变为学生的“引路人”,还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进行提升,在教书、育人等方面得到学生的认可。

做好新时代学生引路人的策略

重视思政育人功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习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些讲话精神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可以说它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的行为、思想、心理,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让学生逐渐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增加对思政知识的认同感。教师要尝试通过创新思政教育方法,进一步提升思政育人效果。例如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在校外实践活动中进行思政教育,让学生自觉自愿的认同思政理念。

提升自我职业素养,做学生的榜样。教师要承担起和扮演好学生“引路人”角色,首先要求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角色胜任力。首先,教师应当在学生中树立平易近人的形象,这样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减轻了思政教育上的阻力。教师要利用好课间与课后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打成一片。其次,还要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做好行为表率,通过发挥教师的示范效应、榜样作用,让学生自觉向教师看齐。例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那么教师首先就要比学生早到、比学生晚退。要求每位教师都“立德树人”、“行为世范”,做到“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一点疏漏。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思政育人要想取得成效,必须要让教育方法迎合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转变以往强制式、灌输式的思政育人模式,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思政活动中,增加认同感,培育核心价值观。例如,要充分依托互联网开展思政工作,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一些纪录片,讲解一些警示案例,要比长篇大论的讲解理论知识更优成效。要想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必须要保证教学内容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这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学生才能自觉按照教师的引领和教导,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合格的灵魂工程师。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学生会“看样子”,踏着教师的背影前行,教师的心态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教师对自己应当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这样才能具备学生“引路人”的基本资格。但是在教育和接触学生时,则要将爱心、耐心、细心融入其中,让学生产生一种如沐春风的感受,这样才能真正把教师的说教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应用到实践中。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向、内心脆弱的学生,更应当报以宽容、仁爱之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做新时代筑梦人与引路人。始终以十九大报告精神作为依托,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是新时代思政育人工作的总指导,也是培育新时代学生的必要途径。教师要充分领悟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及习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储备优质人才,担当起“筑梦人”的角色。必须要认识到,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艰难险阻,教师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以身作则的教育好学生;只有自己坚定正确教育方向,才能引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迷航。作为教师,也要树立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只有不断充实自我,才能始终具备引路人的资格,才能通过深化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种艺术。唯有每一位教师牢固树立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师生交往“亦师亦友”的氛围才能真正形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方能建立。教师方能真正称职地做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只有我们把师德建设工作做好做扎实,才能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的职业教师队伍,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引路人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引路人
学党史 强信念 做好学生“引路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母亲是孩子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