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山区德育教育模式创新与探索

2019-01-16 10:01冯胜平
学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

冯胜平

摘 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是西部山区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一些地区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中学高效德育的剖析,试图借助微课程教学法对中学高效德育课程进行具有时代特色,富有前瞻性的探索。

关键词:德育;教育;创新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6-009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6.062

一、化整为零——“润物细无声”

我们传统的德育课主要是以班团会、国旗下的讲话及大型集体集会的形式展开的,规模大,耗时多,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学生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德育微课程由于“短小精悍”,其呈现形式自然也就灵活多样。活动呈现的时间可以是课堂、课外、德育教研活动、家长会、家校微课程。呈现的空间可以是教室、食堂、寝室、家庭。呈现的主体可以是班主任、老师、学生、学校社团、学校德育处团委等。

以“平安校园”为例,现在学生的安全是家校第一大事,学校也好家长也罢,无不天天叮嘱,但每年都有学生在车祸、火灾、溺水中身亡。原因何在?学校家长没教育强调吗?肯定不是。但效果如何呢?所以,可以借助德育微课将安全事故的案例、安全事故的预防,以视频为载体结合老师家长的讲解,制作成10分钟的动画德育微课,可以集中播放,也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平台传给学生和家长。

再以防火为例,作为一个集体场合,一旦出现火灾,其后果是无法估量的,所以校园、寝室防火一直是学校安全的大事。但我们发现学生的防火安全意识还是不强,比如在寝室私接电源、使用大功率电器、为躲避老师在堆放杂物的地方抽烟、破坏消防设施等。虽然学校集中搞过消防演练、逃生演练,但是很多学生还是没有对此提高认识。为此,我们可以从社会上典型的校园火灾案例中截取视频,融入消防知识,再拍摄一些学校的安全隐患和破坏消防设施的照片,制作成关于消防安全知识的微课程,在班会课、学生宿舍楼道、学校校园网及微信公众平台上展示,通过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到火灾就在身边,预防无小事。

二、匠心独具——“众人划桨开大船”

微课程下“大德育”显身手。德育是由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三者共同组成的,即大德育。“大德育应该是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教学等多位一体的德育体系。”高效德育应该是大德育的合力,以学校德育为例,新课改的每门课程都制定了相应的三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学校德育中大德育合力的体现。但事实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有的学科尤其是自然学科中落实得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自然学科不像人文学科那么富有人文色彩,另一方面是因为任课教师没有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抓手。美国当代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认为,各学科对德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微课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给学科高效德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以物理学科为例,在学生心目中,物理是一门深奥艱涩难懂的学科,没有什么人文色彩,其实不尽然。物理老师可以截取物理史上有关本课知识点的物理学轶事,以微视频的形式在课堂中播放,把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学习任务中,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让这门课程不再冷酷。

三、与时俱进——“柳暗花明又一村”

自媒体之所以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原因在于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三通两平台”工程的加快建设,数字校园指日可待,学校德育理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工程平台,借助自媒体,开辟学校德育的新路径,开发出具有现代特色符合德育认知论的德育课程,其中德育微课程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以班会课为例,众所周知,学校的主题班会向来都是投入巨大,场面隆重,但由于班会的主题、活动常常与升学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很多学生并不重视,导致班集体的道德教育、学生的人格引导等学校德育功能收效甚微。而在微课程引领下的微班会则不同,用“微”打开了学生的心理市场,得到了他们的普遍认同。

“微班会”是以短视频(10分钟以下)为主要载体的后延性班会,它用一个很短的视频提出主题并作扼要讨论,利用视频后的“学习单”引领学生跟踪主题,延续自主探究,最后形成特殊的教育氛围,以达成班会教育目标。所谓主题,就是微班会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短视频是突出这些中心思想的可视材料,而学习单就是班会后需要学生继续跟踪完成的任务。

宁远中学“润泽教室”通过开发德育微课程,从班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困惑中寻找突破点,紧紧围绕学生当下生活,设计以“学生全部生活”为核心的班本课程,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心灵感受,通过润泽心灵促使学生行为的改变。每天利用晚自习前十分钟就当天发生的或者社会的焦点话题进行德育微课程学习交流。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视频、自媒体交流工具,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全体学生的广泛参与,通过润泽心灵促使学生行为的改变,实现无痕德育,改变从“外”而“内”的育人模式,实现从“内”而“外”的教育愿景,这就是有效德育。

总之,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我们应不断改革和完善德育工作模式,让德育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真正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1] 金陵.课堂是这样“翻转”起来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Z1).

[2] 余宏亮,张雅君.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程教学法建构[J].重庆高教研究,2017(4).

[3] 金陵.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

[4] 胡铁生.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0).

[责任编辑 李 媛]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什么是“好的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