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视阈下 中职德育课“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探究

2019-01-17 02:06覃燕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双师型现代学徒制

覃燕

【摘 要】本文以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为例,论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德育课“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提出更新理念适应职业教育新形势、崇德修身提高职业精神、积极实践增强育人底气、创新方式方法提升职业能力、加强科研夯实理论功底等建议,打造现代学徒制中的“双师型”教师,为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中职德育课教师 “双师型”教师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B-0086-02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也是中等职业教育提升层次的重要途径。根据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出发点,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在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中,专业课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高度的重视,而包括德育课在内的公共基础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滞后很多。因此,深刻探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中职德育课“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探索德育课“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不仅有利于教师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中职德育课“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中職德育课不同于专业课是锻炼某种职业能力的课程,它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教师自身能力转化成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即提升学生的“软实力”。因此,现代学徒制要求下的德育课“双师型”教师也不应该等同于专业课“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教师资格,更注重专业所属行业的职业资格、技术职称或企业工作经历。德育课的“双师型”应该理解为“双师”素质,即德育课教师除了具备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的能力,还应该具备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理性就业,最终促使其成长为完整社会人的能力。要求德育课教师要能够很好地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较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中职学生提出的要求,具有与时俱进、完备的知识系统的教师素养以及坚定的思想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等。具体要求包括:(1)德育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应是思想政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德育课系列相应职称条件,且要成长为德育课“双师型”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和管理一线锤炼再锤炼,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相应从事德育教学工作年限。(2)德育课教师应根据工作需要,通过自学、培训和进修等途径获得相关的国家承认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者职业资格证书(职业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律师等),或者行业特许的职业资格、专业资格、考评员和技能等级证书等。(3)德育课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时刻牢记“四有”教师标准并身体力行,要有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能力。(4)德育课教师还要了解企业动态和行业需求,培养职业精神,指导学生择业能力,帮助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5)对于在教学实践中表现突出、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德育课教师,可另行破格条件(详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根据以上要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打造德育课“双师型”教师。

二、中职德育课“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

(一)更新理念适应职业教育新形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必然会形成一种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职业教育新形势。理念的更新,一是德育课教师要清醒地认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实施教育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而现代学徒制的育人模式下,两者完全颠倒过来,不仅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减少,而且教学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理论教学以课堂为主,将学生置于“学校人”的情境下开展教学;而现代学徒模式下,课堂教学模式由原来的“理论课堂+实训课堂”转变为“理论课堂+实训课堂+车间课堂”,学生的身份也由单纯的学生转变为“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德育课教师应更新理念,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将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完成社会适应过程,培养学生的职场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其从“学校人”向“社会人”“职业人”“岗位人”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把握德育教学新规律,在新的模式下找好平衡点。由于现代学徒制强调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在客观上就可能出现教育资源向培养专业技能的专业课倾斜,导致实习实训环节增加,而培养综合素质的理论学习环节相应减少的情况。如何实现技能教育与德育的“再平衡”,德育课教师要注重中职德育教学的新规律及其肩负的社会责任,还要充分理解企业和学生的真实诉求,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新规律,掌握学生德育技巧,满足现代学徒制要求下德育课“双师”素质的条件。

(二)崇德修身提高职业精神。德育课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塑造灵魂和人格的主渠道、主阵地。作为承载着培育具有完整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务的德育课教师,应做好学生“三观”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德育课教师不单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率先示范才能带领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因此,德育课教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立德树人,为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要主动加强自身修养,自觉锤炼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以一名优秀的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锤炼自己的品格,爱岗敬业,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做好“立德树人”的典范。

(三)积极实践增强育人底气。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德育课教师要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能力,要有十足的教书育人底气。德育课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从业经历,主动深入学习优秀企业文化,积极实践,了解熟悉行业发展方向,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一是让德育课教师“走出去”,拓展实践经验。利用寒暑假有计划地安排德育课教师到信访局、拆迁办、乡镇街道等急难险重部门挂职锻炼,参加民心党建驻村工作队和讲师团宣讲等工作,联系企业实践挂职锻炼等。通过挂职、跟班、培训等方式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企业文化、行业动态及对员工职业道德要求,不断提升运用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组织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将优秀企业文化融于教学课堂中,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二是积极参与培训或继续教育,根据实际和学校、社会需求,考取与德育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增强“双师型”技能。三是参加校内“兼职”,例如担任班主任、团务工作等,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管理、组织和沟通能力。这些措施都有益于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通过多措并举,提升德育课教师教书育人底气。

(四)创新方式方法提升职业能力。现代学徒制是以技能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做一体化”。德育课如何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做”?显然,新模式对德育课教学的课堂教育要求会更高。为了使学生既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德育课教师应根据学徒的工作岗位,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一是创新德育课教學的课堂模式。德育课教学应该根据专业与行业契合度,以及学生就业岗位与企业需求岗位相适应为核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例如,通过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德育课程,在课堂中融入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内容,企业优秀员工、道德模范直接进课堂等。二是利用信息化资源创新教学手段。现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呈现出全方位、零时间、隐匿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手机、电脑、微信、QQ 等新媒体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德育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移动新媒体工具,开发活泼可爱、内容丰富多彩的德育课微课,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将德育课教学的知识点改编成符合年轻人接受的推送内容,加以有深度、接地气的点评,加强引导和讨论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除此之外,协同革新德育课教学标准、教学内容、创新评价体系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特点,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关键。

(五)加强科研夯实理论功底。德育课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有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有助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以及教育科研素养。现代学徒制在中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行的背景下,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迎来了新的契机,但同时也会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要积极深入科研领域,申报教育部、教育厅、共青团组织等的课题,提高科研水平,深化理论研究,为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德育课教师以课题研究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也是“双师”素质的重要构成要件。

总之,中职德育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认真领会现代学徒制的具体要求,客观分析形势,提出科学合理的改革策略,切实有效地促成德育课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使德育课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Z].桂教师范(2018)32号文

[2]黄小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探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5(6)

[3]杨玳梧.现代学徒制下思想政治理论“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德育课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为例”(GXZZJG2018B103)。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双师型现代学徒制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