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职教体育课堂活动的实践探讨

2019-01-17 02:06黄武弟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堂活动职教新课标

【摘 要】本文从职教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影响职教体育课堂活动开展的因素,指出职教体育教学中的改革重点与发展方向,从目标设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完善四方面论述有效开展职教体育课堂活动的做法。

【关键词】新课标 职教 体育 课堂活动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B-0163-02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出发,做好专业教育指导工作,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基于此,要从体育教学出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将学生带入体育课堂活动中,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课堂活动的作用。

一、影响职业教育体育课堂活动开展的因素

(一)经费不足

想要发挥课堂活动的作用,就要做好体育场馆设施与器材等建设,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满足新课标下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是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体育场地、器材等难以满足体育课堂活动要求,一些学校并没有进行大型室内体育馆建设,以致天气恶劣时影响课堂活动的开展,甚至还出现体育课堂活动取消等情况;二是在课堂活动中,学生所使用的器材主要以學校建设初期安设的,在维护与保养上存在不足,且学校并没有结合体育课堂活动内容进行补充与完善,造成所具备的场地与器材等只能满足基本的教学活动要求,而想要开展深层次的课堂活动则难以实现;三是部分学校管理者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没有安排专项经费来改进教学条件,虽然招生规模明显扩大,但并没有保证场地的充足性,最终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影响职业教育体育课堂活动的开展。

(二)师资跟不上

一是职业教育教师结构不合理,其根本原因是受到工作年限、学历资质以及自身科研水平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体育教师在职称结构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难以及时晋升;二是由于部分学校对教师进修学习不够重视,造成体育教师专业性难以及时提升,进而限制了教育的先进性。对此,学校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与业务培训与学习,提升教师的知识层次与业务能力,打造专业化的体育教师团队。

(三)学校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是随着职业教育生源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师资短缺。二是学校过度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得体育教学在学时上只能单纯地满足教育大纲中的要求,难以满足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个性化需求。三是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在教学中难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四是在体育课堂活动中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关联不足,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重要性,造成体育课堂活动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

二、有效开展职业教育体育课堂活动的措施

(一)做好目标设定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动机能够直接反映学生在运动方面的需求,且由于学生个性特点与能力水平不同,所表现出的运动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塑造学生形体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首先,学生面对体育课堂活动的态度更加倾向于提升自身体能,并希望通过课堂活动能够掌握运动、健身的方法,对此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就要从学习运动技术动作出发,借助体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转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其次,职业教育要从合作教育出发,利用体育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在课堂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完成学习后适应社会变化。最后,要从学生的职业发展出发,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做好教育思想贯彻工作,真正将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上,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活动掌握运动技术与技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支持,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基于以上分析,将体育课堂目标设定为:第一,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阶段,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以提升学生体质为目标,做好耐力素质训练。第二,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这一阶段学生在心智发展上处于不健全的状态,而在完成学业后往往面临着许多压力,并产生一定的消极心理,体育课堂活动要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综合学生的心理表现与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不同的体育锻炼,帮助学生缓解压力。第三,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体育课堂活动要从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做好职业设计工作,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活动中得到放松;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要从具体项目出发,将运动技术与技能展示出来,在做好强化教育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第四,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堂活动要从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入手,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确保学生能够融入社会生活中。为此,要加强社会与课堂活动的结合度,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第五,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体育课堂活动要从就业指向出发,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与技巧,确保学生在课余也能够积极参与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体育课堂活动要从教育目标出发,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做好学生教育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要清楚认识到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积极开展体育教师培训,最大限度地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素养,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满足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第一,相关部门要加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结合教师具体情况,制订完善的教师培养计划,构建完整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第二,创造有利条件,组织体育教师参与培训,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鼓励教师借助不同方式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满足青年教师的成长需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第三,从不同学科入手,保证教育层次的合理性,组织教师之间开展科研活动,从而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确保教师能够掌握完善的知识体系与先进的理论,做好学生课堂活动指导工作。

(三)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要想提高职业教育体育课堂活动的质量,就要从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出发,做好为学生职业发展的服务工作,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从教学内容入手,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确保教育的合理性。虽然目前的体育教学内容有多样性的特点,但是在教学中依然以体育运动技能为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主动观察学生,结合学生的特点,确保课堂活动的准确性,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比赛中,借助比赛来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第一,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通过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好运动项目分类工作,结合学生的职业特点,在做好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发挥课堂活动的作用。第二,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通过开展体育课堂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专业化的体育知识,同时也可以在课堂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第三,保证教学内容的导向性。通过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与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四,保证教育内容的时效性。由于体育课堂活动有着长期性的特点,所以要从学生的运动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技能,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实现教育目标。

(四)完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要确保所开展的体育教学能够适应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在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与规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框架,激发学生的學习主动性。因此,要从教学活动各要素出发,做好各个环节的协调工作,确保教育的有序性与可操作性。通过完善教学过程结构,不仅可以展现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同时也可以结合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活动框架来组织学生学习。在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下,教育模式研究已经成为教育中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活动的丰富性与生动性。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应明确的是,根据教学模式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展现教育重点,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在综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保证教学方法的合理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还要做好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要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出发,结合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引入过程评价、激励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保证评价的全面性,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发展下职业教育体育教学要从课堂活动内容出发,做好教育研究工作,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与水平,以做好课堂活动调整工作,确保学生能够养成健康的身体,为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参考文献】

[1]任 进.新课标下职教体育课堂活动的实践探讨[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7(4)

[2]朱志明.新课标下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3]彭 毅.浅谈新课标下体育课堂教学新境界[J].神州,2010(10)

[4]陈荣华.张建兵.诠释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实效性[J].运动,2014(20)

[5]赵金华.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教学[J].西藏教育,2008(4)

[6]闫二平.浅析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创新[J].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适用,2009(12)

[7]周 薇.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教学[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

【作者简介】黄武弟(1979— ),男,壮族,广西靖西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任职于百色靖西市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研组长,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动职教新课标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小学初级汉语课堂活动设计思考与实践
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