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测量方法所得直肠腺癌肿块ADC值与其病理学特征的对照研究

2019-01-18 06:57张宏江吴昆华
肿瘤影像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病理学肿块分化

郑 欣,张宏江,赵 英,吴昆华

1.云南省景洪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 景洪 666100;

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磁共振科,云南 昆明 650032

直肠癌在中国是一种常见肿瘤。2015年《结直肠癌诊疗规范》显示,中国居民2011年结直肠癌发病率为23.3/10万,死亡率达11.1/10万[1]。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一种能反映活体组织内水分子微观运动的影像学方法,临床上广泛用于直肠癌的术前诊断与分期、评价放化疗效果及术后观察。近年来,研究多集中于测量直肠癌肿块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评价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2-3]。这是因为直肠癌不同病理学分化程度对其预后评判有意义[4],导致治疗方案也有差异。鉴于不同测量方法所得ADC值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3种测量方法测量直肠腺癌ADC值,探讨其与病理学分化程度的相关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直肠腺癌的患者44例,术前均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其中男性22例,女性22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7岁。入组标准:① 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及化疗;② 患者术前1周内行MRI检查,有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③ 患者配合检查,图像质量满足诊断。排除标准:① 患者术前曾接受过放化疗;②有MRI检查禁忌者;③ 患者无病理学诊断资料;④ MRI图像上肉眼无法辨识病灶者。本研究已通过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MRI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3.0 T HDXT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体部相控阵线圈。所有患者检查前均清洁灌肠。扫描序列采用矢状位、冠状位及肿块横轴位(垂直于矢状位的肿瘤长轴进行定位)T2WI,动态增强扫描(LAVA序列,扫描5期)及肿块横轴位DWI序列。利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采用团注法分别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及0.9%NaCl溶液,注射流率为2 mL/s。按照造影剂注射剂量(mmol)=患者体质量(kg)×0.1 mmol/kg计算注射剂量。DWI采用的b值为0和800 s/mm2。参数详见表1。

表1 MRI扫描序列参数

1.3 ADC值测量方法及病理学分析

将扫描所得图像传送至GE ADW4.4工作站,利用Functool软件重建ADC图。由1名主治医师和1名副主任医师在不知道病理学检查结果的情况下,共同在ADC图上勾勒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部位及范围,有异议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由第三者测量ADC值。方法Ⅰ:选择增强序列强化最明显的部位作为ROI,使用工作站的自由笔功能在ADC图相应区域勾勒强化区范围并测量ADC值。方法Ⅱ:沿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xponential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eADC)图直肠癌病灶内信号最明亮处边缘勾勒其范围,测量ADC值,eADC是ADC的指数形式,病变表现在eADC图与ADC图上一致。方法Ⅲ:在ADC图上选择肿瘤最大层面,沿病灶边缘手工勾勒出不规则形ROI,测量ADC值,测量时尽量包括该层面整个瘤体。每种方法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3种方法所确定的ROI范围均不小于20 mm2。最终结果以术后病理报告为准。根据《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版)》的组织学分级标准,将入组病例分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本研究入组病例中,高分化组4例,中分化组32例,低分化组8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对3种方法所得ADC值分别进行正态分布Shapiro-Wilk及方差齐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采用LSD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评价ADC值与肿瘤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比较3种测量方法所得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111,P=0.000,表2)。

表2 3种测量方法所得ADC值

方法Ⅰ所得ADC值与病理结果有相关性(r=0.718,P=0.000);方法Ⅱ所得ADC值与病理结果有相关性(r=0.637,P=0.000);方法Ⅲ所得ADC值与病理结果有相关性(r=0.643,P =0.000)。其中,方法Ⅰ所得ADC值与术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最好。结果见表3~5,图1。

表3 方法Ⅰ所得ADC值与病理结果的比较

表4 方法Ⅱ所得ADC值与病理结果的比较

表5 方法Ⅲ所得ADC值与病理结果的比较

结果显示,对于不同分化程度的直肠癌肿块,采用同种方法所得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1例44岁低分化腺癌女性患者的诊断图像

3 讨 论

DWI已广泛用于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寇如刚等[5]发现,直肠癌的ADC值越低,其预后越差。目前,对ADC值与直肠癌分化程度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但探讨不同测量方法所得肿块ADC值及其与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国内很少。肿瘤增生活跃,导致细胞密度增高,水分子扩散受限,ADC值明显降低,即理论上随着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降低,ADC值随之降低[6]。有研究表明,组织细胞密度与其ADC值具有相关性。Bäuerle等[7]的研究表明,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与正常肠壁组织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直肠癌的病理学类型大多为腺癌[8],本组研究对象也是经病理学确诊的直肠腺癌患者。直肠腺癌的分级标准是根据肿瘤组织内的腺管含量确定的[1]。一般情况下,高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率较低,预后较好;中分化腺癌发病率高,其预后与肿瘤分期有关;低分化腺癌预后较差,易发生侵犯及远处转移。病理上,随着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腺管组织含量减少,肿瘤实性癌巢含量增加,同时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故ADC值降低。因肿瘤的演进(progression)及异质性,同一肿块内可含有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细胞,肿块内不同区域肿瘤细胞特性也不同,导致不同区域ADC值有差异;此外,肿瘤细胞分化及生长速度的不同也可导致肿瘤组织血供有差异。

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设计了3种ADC值测量方法。方法Ⅰ中肿瘤内强化最明显的部位反映了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高、微血管通透性较高及血液灌注速率高的区域,其所得ADC值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最好。同时证实直肠癌强化最明显区域的ADC值较低,间接证明新生血管在直肠癌恶性程度与预后评估中有一定价值[9]。Hong等[10]提出,直肠癌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最大上升斜率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显著,能为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学者发现,毛细血管壁通透性[11]和微血管密度[12]与肿瘤微环境中水分子扩散特征呈负相关,表明强化明显区域病灶内的水分子扩散受限,ADC值降低,肿瘤分级也降低。

方法Ⅱ所得ADC值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在3种方法中最差。其测量eADC图上信号最明亮的区域,代表了肿瘤细胞增殖活跃、细胞器致密及细胞外间隙较小的区域,反映了肿瘤组织内恶性程度较高的部位,测量结果受坏死和容积效应影响的可能性较小。该方法简单,易推广,目前主要用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因为直肠癌肿块内可含有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组织,该方法仅反映了肿瘤组织内分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无法反映肿瘤的整体特征,预测直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有一定局限性。

方法Ⅲ虽然测量了肿块整体ADC值,但所得ADC值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不如方法Ⅰ。其测量时虽然尽量避免了肠腔内气体的干扰,但难以避免瘤体内微小液化和坏死的影响,瘤体内不同分化的肿瘤细胞ADC值也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测量结果。林东升等[13]发现,平均ADC值与直肠癌的N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相关。该方法测量肿块最大层面ADC值,反映了肿瘤组织的平均ADC值,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组织的特性,但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该方法多用于评估和预测肿瘤放化疗的效果。在ADC图及eADC图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分界较明确,可避免主观原因造成的肿瘤边界误判。

本研究利用不同方法,对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组直肠癌肿块ADC值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随着病理分化程度降低,直肠腺癌的ADC值逐渐降低,即ADC值较低时低分化腺癌的可能性较大,表明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与其ADC值呈正相关,与部分研究结果[14]相似。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可通过测量ADC值预测肿瘤的分化程度,从而为临床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3种测量ADC值方法的侧重点不同,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本研究发现,测量增强扫描强化最明显区域所得ADC值与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最好。但由于样本较少,尤其是高分化组样本数过少,难免造成误差,期望今后工作中扩大样本量以继续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病理学肿块分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