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导入四味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2019-01-18 06:06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肢端麻木空腹

徐 波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医医院 内分泌科,广西 玉林 537000)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疾病,可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其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于2016年5月~2017年6月,笔者应用离子导入四味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同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对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糖尿病病例均为并发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1]均有8分以上,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9.5岁~70岁,平均61岁;患糖尿病病程5.5 a~14 a;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个月~6.5 a;空腹血糖 7.8~14.2 mmol/L。对照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51岁~72岁,平均60.5岁;患糖尿病病程6.5 a~15 a;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程2个月~6 a;空腹血糖7.9~15.5 mmol/L。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明确有多年糖尿病病史,诊断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标准:①有肢体远端异样感觉,呈肢端对称性麻木、蚁走感、发冷等,或呈闪电样疼痛;②踝反射(或膝反射)、针刺痛觉、温度觉、震动觉、压力觉检测有一项异常;③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1.3 排除标准

①颈腰椎病变所导致;②慢性酒精中毒,药物中毒或其他有毒物接触的因素;③脑血管后遗症;④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或严重疾病,如肿瘤等;⑤其他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如格林巴利;⑥病变皮肤有破溃创面。如并发以上任意一项者即予排除。

2 治疗方法

进入观察的全部病例均采取积极的血糖管理,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基础上,给予注射胰岛素或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控制空腹血糖在4.4~7.0 mmol/L,餐后2 h血糖在6.5~10.0 mmol/L。

2.1 对照组

予静滴前列地尔注射液100 μg,1 d 1次,硫辛酸注射液0.45 g,1 d 1次,口服甲钴胺胶囊0.5 mg,1 d 3次。

2.2 治疗组

给予相同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在周围神经病变部位的皮肤离子导入四味通痹汤液进行治疗。四味通痹汤由延胡索15 g、白芥子15 g、透骨草20 g、水蛭10 g组成,应用中药煎药机煎成200 mL药液,分装成每袋100 mL予以备用。操作时使用NPD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南京炮苑电子技术研究所生产),取备用的四味通痹汤液100 mL加温后(温度在40 ℃左右),浸透治疗仪电极衬垫,置于病变部位,接阳极、阴极对置导入,每次20 min,每天1次。

以上两组20 d为1疗程,治疗完成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情况。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依据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TCSS评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治愈:治疗后评分降为0分;显效:降低5分以上;有效:降低3~5分;无效:降低2分(包括2分)以下。

3.2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典型病例

赵×,男,61岁,主诉:双下肢肢端麻木不适1个月余。有2型糖尿病病史10 a,无系统控制血糖治疗史,平时血糖控制不佳。近1个月来出现双下肢肢端麻木不适,痛温觉下降,伴有乏力,无腰痛、肢体偏瘫等症,舌质暗,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0.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 %,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评分:9分。住院后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空腹血糖在5~6.5 mmol/L,餐后2 h血糖6~9 mmol/L。予静滴前列地尔注射液100 μg,1 d 1次,硫辛酸注射液0.45 g,1 d 1次;口服甲钴胺胶囊0.5 mg,1 d 3次,同时给予双下肢肢端麻木的皮肤离子导入四味通痹汤液进行治疗,每次20 min,每天1次,治疗20 d,患者下肢肢端麻木症状消除,痛温觉明显好转,复测TCSS评分为2分。

5 讨 论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而周围神经病变为其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生和发展与代谢异常、神经血液供应障碍有关,在糖尿病早期以代谢异常改变为主,后期以血管障碍因素为主[2]。中医学认为,神经病变属“消渴痹病”范畴,是因消渴日久,气阴耗伤,阴阳亏虚,气血虚损,以致血行瘀滞,脉络痹阻,其主要病机是以气血、阴阳亏虚失充为本,痰瘀阻络为标[3]。病症多见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中医治疗拟内外同治,整体与局部同治,内服治其本,顾及整体,外治治其标,考虑局部。选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之功效;白芥子性善走散,能豁痰涎,利气机,通经络;透骨草有祛风散寒胜湿之功,《本草纲目》记载其有“治筋骨一切风湿疼痛挛缩”;水蛭善于破血逐瘀,药性峻猛。四药合用,达到活血散瘀、豁痰逐瘀、理气止痛之功效,作用于局部,外治其标。

现代医学实验表明,稳定的电场强度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皮肤的显微结构,而且可以作为药物经皮转运的推动力,促进药物的经皮转运[4]。中药离子导入正是根据此原理,药物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在局部形成“离子堆”,渗透到病变部位,促进释放组胺和血管活性胺,从而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流速度,加速组织的新陈代谢,达到消除局部的无菌性炎症、水肿等[5]。由此四味通痹汤配合中药离子导入,使药物更好地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功效更佳。通过临床观察,离子导入四味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肢端麻木空腹
麻木
肢端肥大症并发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彩超表现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肢端肥大症并发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相关指标分析
缘结推拿献此生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浮生一记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