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针刺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40例

2019-01-18 06:06张秋阳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阴陵泉太溪压豆

张秋阳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和节奏的不断提高,混合痔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采用手术治疗以减轻痛苦。但手术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便。尿潴留为混合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发生率比较高,但通过对患者身心整体护理,积极配合治疗,则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自行排尿。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笔者采用耳穴压豆联合针刺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临床中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混合痔(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外剥内扎术术式)术后尿潴留患者均经相关辅助检查排除尿道感染、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或小便产生障碍等病理性原因所导致的尿潴留。笔者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2岁~65岁,平均(45.5±0.6)岁。对照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0岁~63岁,平均(44.6±0.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湿毛巾热敷小腹法预防术后尿潴留治疗。治疗组采用术后1 h耳穴压豆,术后4 h针刺联合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患者体位:去枕平卧位,暴露一侧耳郭,用探针寻找穴位。②选取穴位:神门、皮质下、交感、大肠、小肠、肛门、肾、膀胱等穴位,将王不留行籽粘贴在胶布上备用。③具体操作:操作者用75 %酒精常规消毒耳郭,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在所选穴位上。④按压方法:自患者感觉有尿意时开始指导患者自己用拇指和食指按压耳穴,每个穴位按压10次~20次,每次按压可持续1 min~3 min,每隔10 min可重复按压1次,按压手法由轻到重,直到按压局部产生酸、胀、麻、痛、热的感觉。同时给予针刺疗法:根据经络学说进行针灸,调节骶神经紊乱,恢复排尿功能。常用穴位有三阴交、太溪、阴陵泉等,均双侧取穴以滋阴清热利尿,配合取穴针刺,取得良好疗效。针刺15 min~30 min 可以排尿。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观察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满意度、患者排尿情况(排尿通畅:患者自行排尿,无不适;欠通畅:能自行排尿,但费时费力,有淋漓不尽感,伴或不伴尿道涩痛;不畅:不能自行排尿,尿意频急,小腹胀痛,拒按,经检查膀胱有残余尿液,需行导尿)[1]。

3.2 统计学方法

3.3 治疗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及满意度分析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排尿情况比较 例

4 典型病例

张××,女,52岁,因“肛内肿物脱出伴便鲜血2 a余”于2017年9月8日入院。入院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1 h给予耳穴压豆,术后4 h针刺治疗尿潴留。给予三阴交、太溪、阴陵泉双侧取穴刺入得气后留针20 min后小便排出。

5 讨 论

混合痔术后出现尿潴留或排尿困难比例较高,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创面恢复。耳穴是分布在耳上的腧穴,也是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变化在耳上的反应点[2]。人体十二经络与耳穴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刺激耳穴能引起相应经络传感,调节脏腑功能,使其功能趋于平衡[3],因此耳穴贴压具有疏通经络、解痉止痛平衡阴阳之功效。耳穴贴压于神门、皮质下、交感、大肠、小肠、肛门、肾、膀胱等穴位,能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有镇静、镇痛,刺激尿道、膀胱、肾等穴位以补肾通利水道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术后排尿障碍为膀胱经气不利所致,根据经络学说进行针刺,调节骶神经紊乱,恢复排尿功能。常用穴位有三阴交、太溪、阴陵泉等,均双侧取穴以达疏通经络、解痉滋阴利尿之功效。临床实践证明,耳穴压豆联合针刺应用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极大地预防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疗效可靠,效果满意,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阴陵泉太溪压豆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脏腑图点穴法》中“阴陵泉”的定位探析*
“四按”是指按摩4个特效穴位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温暖手脚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