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穴指针治疗老年痰气交阻型胃食管反流病39例*

2019-01-18 06:06陆廷信潘小凤韦月梅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反流医药食管

陆廷信,潘小凤,韦月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中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199)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胃灼热等症状[1]。由于老年人下食管括约肌压力较正常人偏低,胃酸分泌功能低下,食道动力差等特点,导致老年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易复发,因此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在中壮医外治法的运用过程,笔者发现利用中壮医药外治特色治疗老年痰气交阻型胃食管反流病,能够明显改善老年痰气交阻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肠道症状,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8例患者全部为我院脾胃科住院患者,符合《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中制定的诊断标准。治疗组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龄63岁~81岁,平均(71.00±6.47)岁;病程1.5 a~3 a,平均(3.45±1.34)a。对照组39例,男14例,女25例;年龄61岁~83岁,平均(69.38±6.87)岁;病程1.2 a~4.2 a,平均(3.21±0.99)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专家组制定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中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①有典型的胃灼热和反流症状,且无幽门梗阻或消化道梗阻的证据,排除可能引起胃灼热症状的其他疾病;②内镜下可能有GERD的表现。

1.3 中医证候分类标准

根据《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3]中制定的痰气交阻型诊断标准评定。嗳气或反流;舌苔白腻,脉弦滑。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者;②近6个月来曾经服用或目前正在服用抑酸药物者,或影响胃动力药物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壮药药液组成及配制方法:八角20 g,两面针50 g,金不换20 g,丁香20 g,茶辣10 g,玉桂10 g,过江龙10 g,良姜芋20 g,土木香10 g,大良姜10 g(学名:艳山姜)。把上述药物粉碎后用陶瓷瓶装,加入45°白酒4 000 mL,浸制1周后过滤取出药液备用。治疗操作者每次沾少许药液涂敷患者天突、膻中、中脘、上脘、关元,双天枢穴及双侧肝俞、胃俞、脾俞穴位上,接着对上述穴位采用手指点按、揉、摩法进行操作,每次操作男性25 min,女性30 min,每日1次,2周为1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2次/d;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3次/d。两组治疗期间忌生冷、油腻、煎炸,避免过度劳累。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观察反酸、胃灼热、胸骨后烧灼感、饱胀等症状,按症状轻、中、重度分为4级,分别评为1分、2分、3分、4分,统计积分,观察疗效。

3.2 疗效标准

主要症状综合疗效评定标准按改善百分率判定。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痊愈:疗效指数≥90 %;临床显效:80 %≤疗效指数<90 %;临床有效:40 %≤疗效指数<80 %;无效:疗效指数<40 %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表1显示:壮医药穴指针治疗组对主要肠道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肠道症状改善评分比较

4 讨 论

胃食管反流病在古代文献“吞酸”“反胃”“呃逆”等范畴中都可找到相关内容的描述。病位在脾胃,病机为胃失和降,浊气上逆,其发病多与肝郁、胆逆关系密切。壮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多与“痧”有关,属壮医谷道病范畴,壮医药的治疗原则是通畅谷道,降逆和胃;壮医药穴指疗法是传统壮医药的发展,它能够疏通水道、气道、谷道三道,调节人体气血,平衡人体阴阳盈亏,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4]。通过壮医药穴指针作用于膻中、中脘、上脘、关元、双天枢穴及双侧肝俞、胃俞、脾俞等穴位,具有调节谷道、降逆消痞、降气和胃的作用。

本研究中壮医药穴指针治疗具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反酸、胃灼热、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痰气交阻型胃食管反流病不适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猜你喜欢
反流医药食管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云南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古代医药文化大众传播方式概述
我国蒙医药法律保护的意义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胃袖状切除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防治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胃食管反流病腔内治疗进展
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间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