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坚决维护农村食品市场秩序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在全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2019-01-18 01:33马平
四川畜牧兽医 2019年1期
关键词:食品群众农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胡春华副总理两次作出批示,要求强化源头治理,加强日常监管,加大惩治力度,综合施策,切实维护群众健康和合法权益。2018年12月14日,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公安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全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韩长赋部长和其他五个部门领导都作了重要讲话,就推进全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就是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国家六部门要求,动员各级力量,在全省启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工作,落实针对性措施,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确保该项工作尽快取得明显进展,让农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1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抓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

食品安全是重大政治责任,也是重大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要用“四个最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批示,有力彰显了党中央确保食品安全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深厚的为民情怀。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书记、省长作为政治责任亲自抓,实行“党政同责”。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吃得安全、优质、营养、健康已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已趋于“零容忍”。当前四川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确保食品安全,尤其是保障广大农村食品安全,是顺应农民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民生大事,更是检验全面小康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必须抓紧抓实。

近年来,各级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多措并举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与农民群众期盼相比,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还比较突出。表现为个别“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违法生产,使用不真实厂名、“山寨”知名品牌误导消费者,假冒食品、“三无”食品(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生产许可)、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侵害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危及人们身体健康,破坏市场秩序,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对此绝不能熟视无睹,任其泛滥,让农村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承接地”,更不能在“吃”的问题上拖了全面小康的后腿。

对于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监管,法律是明确的,职责是清晰的,当前主要问题是基层执法能力滞后,执法工作尚未完全到位,一些不法分子见利忘义、以身试法。这次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对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作了进一步规范调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各部门分兵把守,坚持零容忍态度,瞄准薄弱环节,以更大的决心、更自觉的行动、更精准的举措,合力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努力构建规范有序的农村食品市场体系,千方百计提升农村食品质量水平,切实保障农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 从严从重打击,坚决打赢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治理硬仗

这次专项治理行动,要以高压严打态势,对农村食品市场开展一次全面“大扫除”,集中力量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打掉一批生产经营“黑窝点”,处理并公布一批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农村食品市场秩序。重点要开展好“四大行动”,坚决打赢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治理这场硬仗,打出大成效,打出好环境。

2.1 要集中开展农村食品执法检查行动,坚决收缴销毁假冒伪劣食品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当务之急要对农村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集市和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等生产经营主体,重点突出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种类,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问题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要全面核查生产经营行为是否规范、索证索票是否到位、进货查验责任是否落实、生产经营记录是否健全。对查处的假冒伪劣食品,坚决收缴、及时销毁,让农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2.2 要集中开展农村食品商标保护行动,坚决查处各类食品商标侵权假冒案件 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大农村食品市场的巡查力度,畅通消费环节投诉举报,严厉打击假冒名牌或者“傍名牌”、恶意抢注模仿高知名度商标、违反商标法禁用条款使用商标、冒充注册商标等违法行为。要对商标侵权食品生产、销售及商标标识印制等环节开展全链条打击,做到查处一个产品、规范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

2.3 要集中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线索追查行动,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 这次专项整治效果如何,一个重要标志是能否打掉非法生产窝点,切断制假售假利益链条,防止其死灰复燃。对每一个涉案线索,都要顺藤摸瓜、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做到查不清源头的决不放过,端不掉“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决不结案。强化行刑衔接,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违法犯罪案件,对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情节严重的,依法实施禁业限制。

2.4 要集中开展农村食品治理工作宣传行动,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这次专项整治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广大农民群众是否积极参与。如果老百姓都能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做到知假辨假不买假,食品经营者都能自觉守法依规经营,制假售假就会无利可图,最终丧失存在的土壤。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诚信经营、安全消费等宣传教育,做到教育培训进村、标语横幅上墙、明白纸入户,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督促落实好食品安全责任,提升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同时,集中曝光一批违法典型案件及处置情况,对不法生产经营者形成震慑。

要针对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特点,在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着力构建农村食品监管长效机制。重点是:强化主体责任,督促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主体备案登记、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货查验记录、批发企业销售记录等制度,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抓紧建立农村食品监管名录和违法违规“黑名单”。完善全过程监管制度,抓紧健全生产控制、监督抽查、追溯管理、案件查处移送等制度,做到生产有规范、监管有标准、惩处有依据。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发挥投诉举报电话12315、12331、12365的作用,全面推行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各方面参与维护农村食品安全,扩大社会监督。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要压实县级食品安全治理责任,强化乡镇和村级责任,推动监管部门下沉力量,探索“职能部门+镇村联动”的多元共管模式,推进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

3 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确保整治行动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流动性强、量大面广,治理难度大,必须下大力气、用真功夫才能取得实效。各地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做到四个“加强”。

3.1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农村市场秩序,主要责任在地方党委政府。各级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调动各方力量,确保整治行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对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指导,及时解决,不留隐患。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成立由农业农村、商务、公安、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等部门及供销合作社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共同推进。

3.2 切实加强责任落实 在专项行动中,各部门要进一步履行好法定职责,积极主动作为。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好统筹协调、牵头抓总作用,强化沟通协调,会同相关部门一道落实好工作任务。希望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强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监管、执法,打击农村食品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商务部门大力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公安部门严肃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犯罪案件;知识产权部门搞好农村食品商标保护;供销合作社建立完善农村食品重要供销渠道。同时,推动各地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对因责任不落实、监管不作为、情况不报告、问题不解决而导致辖区内假冒伪劣食品整治不力的单位和人员,严肃追责问责。总之,大家要加快行动,迅速掀起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高潮。

3.3 切实加强协调配合 各相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密切协作,齐抓共管、无缝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的农村食品信息通报、联合执法、隐患排查、事故处置等协调联动机制,从生产、流通、销售、消费全链条推进专项治理,让违法分子无空可钻、假冒伪劣食品无处可藏。

3.4 切实加强条件保障 各地有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争取财政、发改、税收、信贷等部门支持,加大投入保障。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支持研发适合农村地区特点的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及包装储运等技术,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能。近期要完成以下两项重点工作:

3.4.1 要切实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加强防控处置,坚决防止大范围流行,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2018年12月1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胡春华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部署了下一阶段防控工作。各地要严格落实国务院、农业农村部、省委省政府各项综合防控措施,继续强力推进“禁、查、检、保”和“三大行动”防控措施,千方百计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在元旦春节临近,广大人民群众筹备年货之际,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进一步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抓好全省非洲猪瘟防控期间种猪、育肥猪、仔猪的“点对点”调运工作;引导经营猪肉产品的商贸流通企业、屠宰加工企业、生猪养殖厂(场)等市场主体开展产销对接,加快建立由“调猪”向“调肉”转变;完善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和应急流程图,加强市场价格监测,细化保供举措。

3.4.2 要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 安全监管工作。2019年元旦、春节将至,全省、全国“两会”临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当前,正值全省机构改革的过渡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防止麻痹松懈和推诿卸责思想,时刻紧绷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根弦,绝对不允许出现工作上的“空档期”“减速带”。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出来”“管出来”和“四个最严”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双节”和“两会”期间特殊形势要求,进行精心周密的组织,落实好生产管控、专项整治、监督抽查、值班值守、宣传引导等工作措施,发现问题必须尽快整改,严防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社会舆情,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坚决维护好农村食品市场秩序、保护好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食品群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