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土鸡地理标志品牌的保护机制

2019-01-18 01:33张炳武李杰艾忠岩
四川畜牧兽医 2019年1期
关键词:南江县巴山土鸡

张炳武 ,李杰 ,艾忠岩

(1.四川省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四川 南江 636611;2.四川省巴中市巴山土鸡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 南江 636611)

巴山土鸡1989年入选《秦巴山区家畜家禽及经济动物品种志》。2012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随后多年的农业经济生产发展历程中,巴山土鸡的地域性、独特性、传承性等天然特性发生了渐变。

1 鸡种形成与原产地

1.1 文化历史 据有关史料证明,巴山土鸡约有两千年历史,从秦岭——大巴山地区(以下简称“秦巴山区”)的旬阳县、南郑县等出土汉代陶鸡中,有与如今巴山土鸡相似的体型外貌特征。从清代至建国后六、七十年代,秦巴山区经济落后、道运不畅、信息闭塞,未曾引进外来鸡种,主要以农户散养方式饲养巴山土鸡。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社会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结构,但对地处边远的农村山区影响程度甚小。因此,在欠发达地区依然传承了饲养巴山土鸡的传统,而城镇及城市近郊的乡、镇,商品肉鸡及其产品颠覆性地成为市场消费主体。

1.2 原产地与分布 巴山土鸡,起始称为“秦巴鸡”,原产于川东北山区和陕西南部的秦岭腹地山区,主要分布在川东北巴中市南江县和通江县、广元市朝天区和旺苍县、陕西安康市的旬阳县和石泉县及陕西汉中市的汉阴、西乡、商洛三县。自2013年底,普查发现巴山土鸡种质资源分布的核心区位于巴中市南江县域内,尤其在南江县沙坝乡、汇滩乡、红岩乡等10个乡镇区域,数量分布较多,占调查区饲养总量的58.41%。也有学者提出,南江县杨坝镇、北极乡和通江县的胜利乡、板桥乡、沙溪乡、板凳乡的巴山土鸡品种较为纯正。

1.3 种群变化 自2013年以来,巴山土鸡养殖规模不断增加,以土杂鸡数量居多,但品质较差,群体退化严重,纯正原始基因流失明显,纯度很低。在养殖群体中,以红羽、黑羽类型为主,数量近3万只,白羽和星羽迅速被市场淘汰,现存养殖数量较少。

2 巴山土鸡产业现状分析

2.1 优质群体数量少,保种选育工作难度较大巴山土鸡作为古老地方鸡种群,因品种认定尚未进行,更未经过系统选育研究,对其种质资源的优劣无从鉴定、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更为科学可靠的结论。仅2014年巴中巴山土鸡产业技术研究院对巴山土鸡开展了初步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表明巴山土鸡群体数量小、分散地域广、性状不稳定、后代品质退化明显等,都是这一原始家禽物种的缺陷。在广元朝天区和旺苍县,达州万源、巴中平昌和南江均有巴山土鸡养殖场(户),养殖规模多在150~1 000只不等,但羽色混杂、品质较低,关键是缺失巴山土鸡种鸡核心扩繁的群体,也未开展系统化的分群饲养选育,展开初步的淘汰、筛选,这是保种选育工作现阶段最大的困难。

2.2 生产主体转变,缺乏遗传物质基础 巴山土鸡来源于秦巴山区深处的千家万户,但由于落后的经济制约因素,让传统巴山土鸡养殖业极度缩减,原来的生产主体纷纷进城务工,从而引发了产业结构的彻底改变。农民由原来的巴山土鸡生产者转变为城镇消费者,后来由于市场化推动,巴山土鸡传统养殖经济效益严重下降,巴山土鸡规模化发展失去了基础性条件,失去了基础遗传资源和养殖业群体,这一现象成为组建核心群体、开展提纯复壮的软肋。

2.3 市场主导优势渐显,产业内生发展动力不足近年,巴山土鸡作为“生态、绿色”食品的代表,走向更多秦巴山区乃至都市百姓的餐桌,逐步得到消费市场认可,促进了巴山土鸡肉品和蛋品价格的稳定,带动了部分农户发展巴山土鸡产业的积极性。在市场需求大幅度提升和巴山土鸡优质种鸡供给缺乏的现实下,市场中流通的巴山土鸡优良品质就难以保证,加之巴山土鸡体型外貌特征的判断标准未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共识,消费者对“什么是巴山土鸡”和“巴山土鸡的标准特征”概念模糊,市场中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干扰了市场常态化运行。致使近两年内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均未取得长足进展,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3 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3.1 完善保种选育机制,加大群体保护力度 在当下面临群体数量递减、品种形成难度大、遗传资源混杂、生物资源即将消亡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存优质的地方土鸡遗传基因。首先,应争取政府主导和政策倾向支持,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建立跨省保种选育机构,组建川陕土鸡资源保护联盟,由巴中巴山土鸡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具体任务实施主体,发起“巴山土鸡地方种质资源保护”行动,在巴山土鸡种质资源分布集中的优势区域,建设核心种群基地和科研选育中心,在生态优势区和自然资源优势区,形成巴山土鸡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群体扩繁区,在地缘优势区建立集生产、加工、转运、销售等系统化基地群,实现产业发展、经济盈利、社会增福的多元化利益共享链接机制。

3.2 推进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竭力打造地域品牌 一是依靠政府推动地域品牌建设为突破口,立足山、水、空气等自然要素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生产要素,做好产品开发设计,找准产品稀缺性定位,树立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培育。二是保证巴山土鸡品质,以“品质第一”的金字招牌立足市场,加强地理标志维护和管理,实现品牌保护。三是加大品牌宣传,提升产品影响力,提高市场消费重要途径,发挥品牌效应,拓宽宣传推介渠道和营销平台。在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塑造基础上,提升产品身价,是企业及其他经营主体增收的关键因素,更是经营主体生存、产业发展的内生驱动力。

3.3 着力培育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强化产业发展驱动力 就生产方式而言,巴山土鸡的工厂化养殖违背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客观生产要素,必须依赖独具地方优势的山、水、空气及林下生物资源,在偏远农村山区的资源优势区,发展适度规模的林下放牧喂养循环经济,避免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其中增加的运输和销售成本,制约着经营主体的成长壮大,因此,选好经营主体和发展模式至关重要。首先应立足农村、涉足市场,对接龙头企业作为经营主体,提高农业部门、行业协会的科技服务能力和技术指导能力,联合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辐射带动散养户发展,建立良性的利益联结机制,塑造培育多级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多方位产品推介功能。

猜你喜欢
南江县巴山土鸡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巴山送红军
山楂园套养土鸡模式的应用效果
巴山背二哥
南江县近50年(a)降水年变化特征分析
土鸡
巴山背二哥
巴山背儿哥
南江县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繁育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