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的英雄情怀及其时代意义

2019-01-19 22:19张春梅
探求 2019年3期
关键词:情怀英雄中华民族

□张春梅 刘 硕

英雄者,乃胆识过人,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为人民利益英勇奋斗,令人敬佩之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从未间断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头顶正义、肩扛民族、手托国家,展现了大无畏的英雄精神。英雄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精神武器。英雄情怀正是自然地发轫于这片英雄精神的沃土,是人们内心深处崇敬英雄、崇尚英雄精神的特殊情绪反应和铭记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鼓励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发扬英雄精神的良好社会风气,彰显了其浓厚的英雄情怀。认真感悟、学习习近平英雄情怀,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源泉。

一、习近平英雄情怀的构成要素

英雄是时代的辉煌、历史的记忆,英雄是国家的荣耀、民族的偶像,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崇尚英雄,敬重英雄,热爱英雄,喜欢讲英雄故事,高度赞扬英雄精神,这正是他英雄情怀的体现。

(一)民族英雄情怀

回望历史,在中华大地上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冒着侵略者的炮火,顶着侵略者的屠刀,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展现了不畏强暴、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中华民族虽然经历了重重磨难,但是中华民族没有屈服、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团结一致奋起反抗、前赴后继血战到底,用血肉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这些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孕育了习近平的英雄情怀,筑起了引领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的时代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1]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的烈士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参加纪念仪式,向我们的民族英雄致敬。2014 年2 月27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正式确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并举行隆重纪念活动。这不仅是为了让中国人民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更是要让中国人民饮水思源、身体力行,带领全国人民敬畏历史、追思英雄。

(二)英雄模范情怀

在民族生死攸关,百姓家破人亡之际,英雄们挺身而出、浴血奋战,拯救国家和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和平年代,我们不再受到侵略和压迫,我们不再经历战争和磨难,我们不再为居无定所、缺衣少食而担忧,那么英雄和英雄的故事是否离我们远去了呢?马克思认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2]因此,和平建设时期依然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戎装和勋章并不是英雄唯一的代名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3]在和平建设年代,崇高的目标和伟大的事业依旧需要英雄精神的引领。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雄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不求任何回报的雷锋;是夙兴夜寐就算拼了命也要拿下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是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县委书记焦裕禄;是两袖清风廉政爱民的领导干部郑培民;是为了祖国的两弹事业,历经重重险阻毅然回国的爱国主义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英雄是洪水泛滥时用身躯筑起保护墙的人民子弟兵;是“非典”肆虐时期冲锋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是发生特大地震时,用自己的生命抢救他人生命的搜救人员;是保家卫国的边防解放军战士;是铮铮铁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公安英雄;是隐姓埋名几十年,将一等功的奖章压在箱底,只为保守国家机密的退伍老兵;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两院院士。在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征程中,需要扬起前进的风帆,举起前进的大旗的革命英雄,也需要“‘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4]和平建设时期的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为习近平英雄情怀注入内生动力,丰富了习近平英雄情怀的内涵。

(三)人民英雄情怀

新时代,中国正在发生举世瞩目的变化,这正是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勠力同心的结果。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习近平的英雄情怀不断加入时代赋予的新属性。把英雄精神转化为每一个人的精神内核,坚定信仰、心怀大志、奋勇拼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助力。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5]新时代,每一个挥洒汗水的奋斗者都是英雄。他们是将有限生命谱写在无限苍穹上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为国防科技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和张超;守卫开山岛32 年的王继才;为保护试验台而壮烈牺牲的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的廖俊波;将科技报国作为毕生追求的黄大年;崇法尚德、“敢啃硬骨头的”邹碧华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6]中国人民具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改革开放40 年来,我们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13 亿多人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真正的英雄,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拼搏奋斗而来的。今天,我们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国际上风云变幻,中国面临着维护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继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巨大挑战。与此同时,我们自身也面临着攻破核心技术、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以及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挑战。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学习英雄精神,学习英雄群体对党忠诚、坚定信念的精神;学习英雄群体政治觉悟过硬、不忘初心的优秀品质;学习英雄群体有担当有责任,率先垂范的先锋本色。英雄并不是站在云端和神坛上可望不可及的人,英雄是将使命牢记于心,将责任勇扛肩上,建功新时代的排头兵。英雄是有血有肉、有家国情怀、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的“普通人”。新时代,习近平英雄情怀并不只是对英雄、英雄精神的崇拜与崇敬之情,更是一份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谋和谐、为国家谋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二、习近平英雄情怀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英雄情怀是以身许国、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是面对民族危难团结一致、身先士卒投身于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之中的爱国行动,是艰苦奋斗、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习近平英雄情怀是中国特定国情与历史相结合发展而成的产物,具有新时代的新特征。

(一)习近平英雄情怀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对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进行了批判,同时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7]马克思群众史观彻底颠覆了以往消极地看待群众的观点,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及其根本作用。与此同时,马克思并没有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指出起到关键作用的并不在于杰出人物个人的意志,归根结底是因为顺应和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追求。这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群众观与英雄观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同样指出,英雄来自人民。只要将“工匠精神”发扬到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那么平凡的工作岗位就能孕育出伟大的英雄精神。因此,习近平英雄情怀是对马克思主义“英雄来自群众”的继承和发展,是21 世纪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英雄观。习近平英雄情怀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它辩证地将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各自的作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中,而且推动形成党的坚强领导集体,坚决维护党的核心领导地位,进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习近平英雄情怀是发展的而不是停滞的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指出:“历史不是作为‘源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而告终的,而是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物质结果。”[8]也就是说,英雄人物是时代的产物,是群众的产物,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是群众创造英雄而不是英雄创造群众。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习近平英雄情怀正是在革命斗争实践中,结合新时代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发展的,是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因此,英雄精神不能只停留在前人的贡献上,英雄精神不是一劳永逸的,更不能停滞不前。我们要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创造无愧于时代、人民和先辈的业绩,这是我们对英雄烈士最好的纪念。我们要把先烈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心中有责、敢于担当的敬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要让英雄精神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中,让其激发我们不断前行。英雄的故事永远不会完结,英雄非凡的精神将会体现在无数个平凡的岗位上。党的十九大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硕成果,勾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因此,我们要顺应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英雄模范为榜样,以崭新的姿态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三)习近平英雄情怀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9]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创新的主体,需要通过不断地创新和超越自身来推动历史前进。习近平英雄情怀将我国国情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相结合,是中国在伟大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创新的产物。当前,在面对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进程中,面对西方国家提出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我们唯一的方式就是正面面对、迎接挑战。许多西方国家妄图利用文化解构的策略来代替中国原有的社会价值观,甚至想让中国放弃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他们一方面主张解构历史和重构历史,否定中国的民族英雄、侵蚀中国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标榜“价值中立”,打着解放思想、学术创新的旗号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不能闭关锁国,我们需要的是一份不忘初心的坚守,一份敢为人先的创新。我们需要通过弘扬英雄精神来传承中国的历史文化、展现我国形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国特色。习近平英雄情怀紧紧抓住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不放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习近平英雄情怀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中国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1]英雄是民族之财富;英雄精神是民族之魂。革命战争时期,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换来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平建设时期,他们又努力创新、默默奉献,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新时代,英雄是在普通工作岗位上鞠躬尽瘁,是平凡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习近平的英雄情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鲜明的导向价值和教育意义。学习习近平英雄情怀,崇尚英雄、关爱英雄、铭记英雄,铸就民族形象,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一)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高度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眼点。英雄模范是在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富有蓬勃的时代气息、做出先进感人事迹、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供学习并引导人们做出正确道德选择的先进典型。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那么何为“时代新人”?是革命战争年代,不畏流血牺牲、用血肉之躯实现中华民族解放的革命者;是新中国成立后,勤勤恳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是新时代,勇于担当历史责任、勇于迎接挑战,扛起了民族复兴大旗的奋斗者。他们都是不同时代的英雄,他们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展现出了中华文明和中华精神的魅力和风采。因此,习近平英雄情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弘扬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有利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引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尖锐地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10]习近平英雄情怀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否定、对英雄的否定给予了有力地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经常打着“反思历史”的旗号来否定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及新中国的历史。历史虚无主义者污蔑、诋毁民族英雄,从质疑黄继光,贬低邱少云,到制造谣言丑化刘胡兰等,将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污名化。他们还把党史和共和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加上“左”的罪名,否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他们颠倒是非、散布社会主义失败论、他们罔顾事实、忘本忘祖,冲击社会共识、挑战正义良知、扭曲价值判断。他们通过用丑化民族英雄这样的伎俩,妄图摧毁几代人的民族记忆,妄图瓦解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妄图削弱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甚至妄图歪曲人们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必然性的认知。习近平英雄情怀就是要自觉坚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捍卫我们的光辉历史、捍卫我们的精神家园。

(三)有利于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习近平英雄情怀为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助力。“科学地认识英雄模范精神的塑造教育价值,对于用英雄模范精神教育人培养人有着重要意义。”[1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1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思想道德是社会的空气,学习榜样需要营造浓厚的氛围。要以学习、宣传道德模范为契机,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生态。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形成“人人学习道德模范、个个争当道德模范”的优良风尚。习近平英雄情怀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一个英雄模范就是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真人真事,让他们的感人事迹传遍大街小巷,让人们切实学习领悟到他们壮举的精神实质,这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最有效的道德塑造是个人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将社会主流的道德观念内化为个人价值观念,从而起到规范个人行为的作用。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实现新突破,同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绩。成绩固然可喜,可是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也接踵而至。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以宣传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为切入点,宣扬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上掀起了一阵崇洋媚外的不正之风,这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面对这些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情怀,并提出追思英雄事迹,呼唤亿万人民群众缅怀先烈,勿忘历史,勿忘英雄。这不仅仅是为了追忆苦难,更是为了弘扬英雄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人心力量。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一代代中华儿女扎根在自己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岗位上,需要英雄精神一路同行。

猜你喜欢
情怀英雄中华民族
英雄犬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