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技能新英雄

2019-01-19 06:08王成
职业·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竞赛大赛学院

王成

11月22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翟培明、郭海朝、皇甫志远三位来自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的老师以装配钳工(教师组)全国第一的成绩,站上了“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代表河南高高捧起了奖杯。郑州商业技师学院院长刘岳也上台接受了“冠军选手单位”荣誉奖。这一刻,终于实现了河南此项大赛零夺冠的突破,对河南来说是含金量最高的一个奖项,也意味着河南步入了全国智能制造竞技的第一阵营。

夺冠不易

本届大赛装配钳工(教师组)赛项,有41支队伍参加决赛,派出的都是各路顶尖高手,不乏广东、山东、北京、江苏等传统热门强队。“国家一类大赛一届一个新变化,体现着新与变的特点,因为比赛标准要与行业发展同步,也在一定程度上要引领技能人才培养方向,想拿冠军实属不易。”教学副院长李顺发在谈到竞赛难度时如是说。

智能制造大赛是三人一组的团队赛,要求选手同时掌握数控铣、数控车和机电一体化等多种技能。相较传统的单项技能比拼,一方面技术更前沿,比如在线检测探头、智能制造控制软件MES、西门子1200PLC均属于比较前卫的技术,是平时教学中接触不到的。另一方面涉及知识面、技能面更广,包含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PLC编程、数控车床编程及加工、加工中心编程及加工、智能制造控制软件MES操作等,三人需要跨专业密切配合,默契度直接决定能否成功完成任务。

参赛组长翟培明说,“人越多,不确定性也越多,上千个变量的正确性、程序的准确度,机器人点位的准确程度、加工中的走刀等等,正负0.01毫米的精准度是最大的考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个小小误差都会在后面的环节中放大,造成任务失败。”

“竞赛7个任务,从训练开始的8、9个小时到决赛时的4个半小时,是竞赛团队用拼搏和汗水换来的。”刘永明用几个数字道出成绩的来之不易。

团结备赛

智能制造大赛是团队能力的比拼,学院便是团队能力的体现。曾参加过第一届全国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的翟培明、皇甫志远,因当时缺乏经验和训练设备,只拿到了三等奖。这一届大赛学院及早动手,先要解决设备难题。领导班子于6月便多方协调,暑假就安排参赛团队赴设备提供厂家学习,后期又专门租借竞赛设备回学校,同时邀请专家来校指导训练,设备和专家的到位确保了训练效果。

刘永明教练仔细研究竞赛文件和规则,制定出基础模块、专门化模块、综合模块、模拟比赛模块等训练计划,科学组织,有序推进,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训练科目让选手们受益匪浅。

在线检测系统在竞赛中有三个任务都要用到,需要掌握几十个程序编制方法。翟培明请教多名工程师也未能很好解决。他不认怂,一个方法一个方法地试、一个程序一个程序地调,失败,找原因,改;再失败,再找原因,再改。功夫不负有心人,重复产生力量,他们渐渐开悟,最终拨开迷雾走了出来。

三伏天里,他们驻扎在设备厂家,顶着车间高温训练,每天要换两次工作服。“咱们又湿身了”成为他们打趣加油的嘴边话。午间吃饭在开空调的餐厅待会儿,是当时最惬意的事儿。从市赛到省赛,从省赛到全国决赛,参赛团队在4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奋战,反复打磨,象钉钉子一样,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苦不苦?郭海朝说,钻进去了,想到的就是再精确一点、再速度一点。

累不累?刘永明说,大家天天在一起,上千次的演练,搞定一个又一个难题,不累是不可能的。想想学院,想想家人,就一定要堅持。

是的,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优秀的女人。夜以继日的训练,家庭给了他们无言的支持。一次,接连几天没着家的翟培明,回家发现空无一人,给爱人打电话才知道,1岁多的孩子生病住院已经3天了。原来,为了不影响他,爱人一直瞒着他。见到消瘦的孩子,翟培明潸然泪下。

如果让他们发表获奖感言,感谢家人一定是最动情的话。

不忘来时的路

此次夺取冠军的三名选手,全部来自农村,都在而立之年成为技能世界的“收获者”。他们共同表示,学院给了自己成长成功的平台,推崇技能的新时代给了自己人生出彩的机会。

皇甫志远在这次大赛开幕式上作为选手代表庄严宣誓,深深感到了“技能人”“商院人”的光荣。他说,2009年高考结束时,自己放弃了大专录取通知书,放弃了复读,从焦作博爱的农村走出来,走进了郑州商业技师学院这片技能天地,是一次无比正确的选择。从学院毕业留校任教,也是一次无比正确的选择。

翟培明来自林州农村,血脉里流淌着“红旗渠精神”。他说如果不是选择了技能,可能会在工地里拉沙搬砖,做梦也不会想到成为“翟培明数控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 的领办人。

同样来自林州农村的郭海朝,从小就喜欢拆卸小电器。他说,选择机电、选择兴趣,能一直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幸福。他爱技能,技能也回报了他。在2017年央视《中国大能手》第三季中,他登上电气装置项目全国总冠军,并被授予“中国大能手”称号的那一刻,是他最难忘的时刻。

技能带来的获得感,赋予他们超越自我的力量。

锻造技能新英雄

“明星效应”对技能人才培养推动力巨大。“通过竞赛,让技能英雄、竞赛英雄脱颖而出,对他们加以表彰奖励,可以吸引更多学子投身技能成才行列,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会更浓。” 院长刘岳把竞赛作为赢得职业教育新发展的关键一招。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学院坚持“竞赛引领,培优带动”,搭建起“技能节、市赛、省赛、国赛、世赛”的竞赛平台,近3年来,承办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竞赛70余场,1000余名师生获得各类竞赛奖励。翟培明3人组合正是从竞赛中百炼成钢,锻造出的竞赛英雄。

为了让技能与世界先进看齐,学院联合德国建立库卡工业机器人学院,与意大利合作开展“中国制冷维修良好操作项目”培训,德国职业资格培训考核认证体系的全面引入加快推进。翟培明、郭海朝、皇甫志远都曾被派往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等地参加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方向)、数控技术以及“双元制”教学模式等学习培训,成为国际合作技能进步的受益者。

夺冠,收获了成长,收获了信心。走下领奖台,又是新起点。冲击46届世赛,技能英雄“翟培明们”正心怀梦想,厉兵秣马,全力备战,剑指上海,向着技能之巅进发!

(作者单位:郑州商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竞赛大赛学院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初等教育学院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看竞赛
学院掠影
说谎大赛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