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鼓改良与创新探究
——以南乌·孔雀鼓为例

2019-01-21 09:30刘潇遥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 2018年6期
关键词:鼓面孔雀云南

■刘潇遥(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云南的鼓,在中国鼓文化中独树一帜,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理会授权整理编写的《中国乐器》 (《新世界音乐史》附卷之一)中可以知晓,我国少数民族鼓类乐器多达上百种,而云南就占据了几十种。然而,随着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壁垒不断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处在巨大的变化之中,许多少数民族乐器也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渐没落。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以象脚鼓为原型进行改良加工进而创新制作得到的一种新型民族打击乐器南乌·孔雀鼓。其在短短的几年发展中,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并在2017年获得了乐器改良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如今更是进入了教育体系,与云南省范围内多个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有合作。笔者以为,应该对这样的民族乐器创新例子进行探究和分析,然后针对云南民族音乐文化以及物质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问题做出补充性思考。

■南乌·孔雀鼓的历史溯源

(一)南乌·孔雀鼓的产生之源——象脚鼓

南乌·孔雀鼓源自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象脚鼓,而后借鉴了德宏地区以及临沧地区的象脚鼓,融合了不同的特点创新而得。作为云南代表性的击奏膜鸣乐器,象脚鼓广泛流行于我国云南省南部的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如傣族、景颇、阿昌、德昂、布朗、佤族、拉祜、哈尼等。我国最早对于象脚鼓的文献记载是在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云南通志·百夷传》:“车里乐者,车里人所作,以羊皮为三五尺鼓,以手拍之,间以铜铙、铜鼓、拍板,与中国僧道之乐无异。”“车里”即现在的景洪。这是明代初年,李思聪到边疆亲历其境下辖的真实事物,其中“三五尺鼓”即象脚鼓。事实上,象脚鼓本不是当地民族对这种乐器的称谓,而是汉人在当时语言不同的状况下,根据其形似大象的脚而予以其“象脚鼓”的名字,这个美丽的误会使得象脚鼓这个名称广泛沿用至今。

传统的象脚鼓制作要求繁复,制作工艺颇为讲究。例如云南临沧的傣族象脚鼓制作,其手工制作的历史可追溯到500多年以前,可谓历史悠久。制作象脚鼓,从选木料开始就极为讲究,不同地区的傣族都是就地择木,木料选择并不一致,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需选择不易开裂、不易虫蛀,适于雕刻的木材,例如椿树、云槐树、攀枝花树等。接下来是鼓的内部镂空打磨,外部凿刻打磨,雕刻吉祥物,蒙制鼓面,彩绘装饰等工艺。传统的象脚鼓制作一只通常需要3~4个月才能完成。

(二) 南乌·孔雀鼓的研发历程

1.南乌·孔雀鼓研发背景

据南乌·孔雀鼓参与制作的技术员姜金祚说,2014年11月公司接到西双版纳州文化馆关于来年西双版纳州泼水节《百人象脚鼓》节目中象脚鼓的生产订单,总数量为200只(长鼓,1米鼓)。在当时这样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为此他们也寻求多地加工作坊或民间作坊协助生产,可还是难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生产。事后他们总结了原因有:(1)传统的象脚鼓制作过程是神圣且讲究的,拜山砍树、树木风干、开树刨形、鼓面处理都有着一定的礼数。因此传统的象脚鼓制作周期较长(一般为15个月一批次);(2)原材料的局限,产量较小。由于森林保护,过度的砍伐,可作为象脚鼓鼓腔木材越来越少。鼓皮也不是随时能买到,所以产量较小(以临沧象脚鼓制作传人奉传诗为列,一年最多可做10只左右);(3)生产工艺的局限,产量较小,精度低。“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我们做出了反省,传统的制鼓效率和工艺水平是很难满足现在的需求。”小姜说道。为此,公司便萌发了改良象脚鼓的想法。在经过数月的推敲和策划下,2015年8月南乌·孔雀鼓项目正式启动。

2.南乌·孔雀鼓1.0版面世

2015年10月,带着木质及腔体共鸣的诸多问题拜访了西双版纳州基诺山竹琴、木鼓制作大师张大爷(全名未寻)的家。张大爷年少时期就跟随父亲制作乐器,有“笛子(傣毕)”、“二胡(傣玎)”以及竹琴。张大爷说:“竹琴不像傣毕(笛子)、傣玎(二胡)要气息、嘴唇、手法那样讲究。你只要敲敲打打它就能出声,如果有点感觉它还能敲出音乐,敲敲打打的乐器男女老少都可以用,简单让人快乐。”张大爷拿起南乌·孔雀鼓(实验样品)说:“外形可以,就是这木材不好!”张大爷当过护林员,了解基诺山的一草一木。他说最适合做乐器的木材是椿木、杧果木、水冬瓜木这几种。如果是共鸣空间大的就用水冬瓜木和椿木、如果共鸣空间小就用杧果木,这样声音会更好。后期经过反复试验,杧果木成为南乌·孔雀鼓的首选木材。

2016年3月1.0版南乌·孔雀鼓投产面市,其形状与西双版纳地区象脚鼓几乎没有太多不同,但增大了音量。2017年7月在“昆明文化创意博览会”上进行了首发,在会上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也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德宏葫芦丝王子倪开宏也到馆参观,彼此就“葫芦丝最适合的打击乐器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倪开宏说到:“葫芦丝是云南的符号,更是我们的骄傲。随着葫芦丝教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葫芦丝的演奏技法和编曲等要求也不断提高。葫芦丝加上鼓乐,或许效果会很好,但对鼓的声音就具有一定的要求了。”高音要亮,低音要沉,具有现代时尚的感觉,又不乏传统的韵味。因此,南乌·孔雀鼓有了进一步改良的目标。

3.南乌·孔雀鼓2.0版面世

2016年8月2.0版南乌·孔雀鼓正式面市。2.0版的鼓为了拓宽传统象脚鼓的音域,借鉴了其他民族的手鼓制作方式,增加了高音。2017年4月在第20届西双版纳边境交易会上,2.0版凭借出色的音色在边境会上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然而在原有的制鼓技艺里,低音和高音的体现是冲突的,当高音越高,低音的效果被削弱得就越大。因此当来自非洲安哥拉的鼓手说,这是变了形的非洲鼓,看着外观有所区别,但是音色却和非洲鼓一样时,南乌·孔雀鼓的制作者们认为偏离了传统改良的方向,应该重新审视孔雀鼓并回归传统再进行学习。

同年,针对上述问题,孔雀鼓研发人员拜访了西双版纳州象脚鼓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刀大爷,他说:“做象脚鼓要守木,木头风干不能开裂,开裂了就会影响共鸣的效果,声音就死了!木头的水分关系最大,水分干的太透,不好刨空。水分太多,见风就裂。”之后经反复推敲实验,木头水分在5%左右是最适合的。

带着腔体的共鸣效果和结构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研究人员又赶往勐腊县芒砀山拜访了当地的老艺人。老波头从小学习和制作象脚鼓,也是章哈演唱的传人。他说:“(象脚鼓的)声音要好不单要响,而且要拖得长;好的鼓打一下声音能在头上转三圈。他说声音要延的长,鼓身的比例也要对。”随手他拿起了一根柱条当尺子,在南乌·孔雀鼓上比量。南乌·孔雀鼓的腔体生产比例:1(鼓面)∶1(上腔体)∶2(放音口径至放音口鼓脚)同象脚鼓一致。但2.0版的声音并不是最好的状态,老波头说:“这和腔体的厚度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接着,老波头带着他们又去拜访了象脚鼓舞传承人波罕丙,学习象脚鼓舞、探讨象脚鼓和南乌·孔雀鼓的制作。历经反复对传统象脚鼓的研究和改良,南乌·孔雀鼓研发出来的腔体可以使得高音与低音达到一定平衡,也因此2017年5月南乌·孔雀鼓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同年11月3.0版投产面市。

■“南乌·孔雀鼓”的特色

出于严谨的制鼓态度和尊重传统少数民族文化的理念,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被广泛大众所接受,南乌·孔雀鼓不仅仅是改良后的象脚鼓,同时加以了多方面的创新。因此,不再沿用其传统名称“象脚鼓”,而是重新命名为南乌·孔雀鼓。乌,意为太阳,是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共同信仰;孔雀为人间圣鸟,也是云南的代表符号;乌(呜声),做神鸟叫声;乌,也为云南少数民族神圣颜色;乌,其鼓低音做乌声、其面为乌皮、其体为乌色,故作南乌·孔雀鼓。

(一) 南乌·孔雀鼓的改良与创新

南乌孔雀鼓就是在对传统象脚鼓的不断改良中产生的,历经3次改良创新,得到了目前较为稳定的第3代产品。因此,笔者将云南具有代表性的3个地域的象脚鼓与第3代南乌·孔雀鼓进行了对比。

1.选材

图1 南乌·孔雀鼓与云南三地象脚鼓的选材对比

原始象脚鼓是以羊皮为鼓面,且分为不同的尺寸。但现在由于制鼓工艺失传和制鼓原材料局限,目前的象脚鼓大多以牛皮为鼓面。由于牛皮较厚,手、拳头、掌等敲击震动回弹不足,且牛皮油脂含量过高,难以通过竖拉绳调音方式将鼓面拉紧调至较好音色,易受天气和空气自然湿度影响程度较大,虽民间艺人巧用糯米糊及米酒喷洒于鼓面,其水分脱干可起到收紧鼓面作用,但效果却不明显。

南乌·孔雀鼓腔体采用杧果木和攀枝花木两种材质。鼓面采用优质乌山羊皮,一部分产于云南本土,另一部分产于非洲安哥拉地区。乌山羊皮,皮色为乌黑色具有皮薄、且韧性较强的特点,加之选择以脊背为中线优质区域,可以极大满足音高音色调节要求;另外山羊皮油脂含量低,作为鼓面材料音色、音高稳定极佳。

2.声腔(共鸣腔)结构

图2 南乌·孔雀鼓与云南三地象脚鼓的共鸣腔结构对比

南乌·孔雀鼓调音方式同传统象脚鼓一样为垂直拉绳调音方式。南乌·孔雀鼓借鉴世界其他民族较成熟的手敲皮膜打击乐的调音方式,选用高强度拉力绳作为调音绳,在满足不同音高、音色需求的同时又大大提升了音高、音色的稳定性和可调性。南乌·孔雀鼓在形制上基本保持了传统象脚鼓的外形,增大了其传统音色的音量并延长了象脚鼓特色音质的共鸣时长,同时在音域上有所创新,在象脚鼓的基础上增加了高音的效果。

3.功用与受众

“象脚鼓”作为南传佛教文化圈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不仅深受云南多个少数民族的喜爱,同时也是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的民族乐器。象脚鼓具有宗教功能,从其制作到使用都与傣族的宗教信仰息息相关。例如,在临沧地区象脚鼓的制作前后都需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隆重的开工以及竣工仪式。开工前进行祭竜树、祭天官、祭水官、祭寨心、祭叫魂神、祭佛祖等一系列祭祀活动。制作完成的象脚鼓还要在佛塔前、古老的缅树下、佛寺里进行祭拜后,方能交与鼓手使用。同时,象脚鼓还具有娱乐功能。傣族人民会在宗教活动、过年过节、时令节气以及婚丧喜庆场合表演象脚鼓(舞),它表达一种文化认同,是当地人民抒情达意的载体。其次,象脚鼓还有武术的功能。笔者认为这种将傣族、拳与象脚鼓舞的运用达到了表演以及强身健体的目的。据初步云的《“象脚鼓”乐器名称考》一文中可知,之所以将傣族拳法与象脚鼓舞结合,是因为在傣族传统文化中,象脚鼓一般只由男性可以敲击,并且在佛寺中习得。学习敲鼓技巧的同时,寺里年长的僧人还会传授弟子傣拳。学成之后,便会举行斗鼓的表演。当然,如今的象脚鼓被大多数人认知的是其表演功能,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相关文化表演者之外,象脚鼓的实际受众远比想象的要少得多。

南乌·孔雀鼓是以傣族原始“象脚鼓”为基础发掘、整理而进行改良的一种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新型打击乐器。在最大程度继承了象脚鼓造型风格的同时,通过现代工艺从鼓腔内壁、共鸣腔到整个音响系统做到极大的精细和改良。所以,南乌·孔雀鼓不仅仅只属于某一个少数民族,而是一个创新的改良乐器,同时,它更是一个具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用于传承与传播云南鼓文化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新载体。相对于传统的象脚鼓,南乌·孔雀鼓面向的是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换句话说,它虽源于“传统”,但却跳出了“传统”,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云南五彩斑斓的鼓文化魅力。因此,它有传播云南民族鼓文化的功能。其次,南乌·孔雀鼓在音质、音域、音量以及外形上都较能满足于现代人们的需求。既可以与传统的民族乐器相契合,也能与现代流行的音乐相结合。因此,南乌·孔雀鼓同样具有娱乐功能。再者,南乌·孔雀鼓还具有教育功能。目前,南乌·孔雀鼓在以昆明为首的多个云南地区开展了体验式教学,合作学校有幼儿园、中小学、高校以及众多培训机构,满足不同年龄的学习,以“唱家乡的歌,打家乡的鼓,跳家乡的舞”为主题,进入教学体系,获得了广泛好评。

■结 语

笔者认为,南乌·孔雀鼓在传统民族乐器上做出了改良创新的突破性尝试,其在生产、传播、发展的方面也有别于传统的创新性尝试,这些创新运用为云南民族鼓文化传播、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以及民族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南乌·孔雀鼓的发展模式是否能成为云南民族乐器改良与创新发展的典型模式?改良与创新的根本界限标准如何判定?南乌·孔雀鼓进入学校体系对于传播与传承云南民族音乐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的长远影响是什么?这些问题也伴随着南乌·孔雀鼓的不断发展而浮现出来。笔者认为,这正是未来民族乐器在改良与创新上应该深入探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鼓面孔雀云南
你真的认识孔雀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寂静(外一首)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孔雀1
孔雀
胡椒会“跳舞”声音有秘密
巧搭实验脚手架,帮助学生把学习化抽象为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