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2019-01-22 07:42赵珈艺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态分析建设

赵珈艺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四平 136000)

引言

卫星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三者的综合使用不仅能够大幅度减轻生态环境的建设难度,还能够从根本上决策生态环境的整改方式以及区域,并构建适合我国的整体情况的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

1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为什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因为太多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座的各位也许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逛街时少用一个塑料袋、每天勤关灯、节约用水,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的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化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也以地区省份为单位相继展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和生态环境优势,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经济体系;坚持底线思维是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的基本前提。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科学认识和全面确定本区域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并通过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加以固化形成硬约束。伴随着保护工作的展开,我国的生态环境水平终于得到有效的修复。

2 什么是生态技术

生态技术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节约资源和能源,又能保护环境的一切手段和方法,与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概念比较,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生态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初衷都是为了从根本上避免或者是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生态技术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节约资源和能源,又能保护环境的一切手段和方法,与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概念比较,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本文将详细的介绍以卫星遥感(RS)为主要信息源、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三种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3 生态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3.1 坡改梯设计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农村,所以土地耕种的质量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够及时、全面的了解不同地区的耕地数据,并快速掌握适度规模的坡改梯耕地块在地形和行政区域上的分布状况,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但是生态技术的应用,却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全球定位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以及8个机时,就能够完成了沿河县、乡、村三级的耕地坡度分级数据,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将坡改梯适度规划图斑快速的分析出来,并将规模图斑层与地形图或乡(村)界图叠加,直观的反映出相应斑在山头或行政区域上的分布,之后将规模图斑图层挂载入数据库,就更够非常清楚地将各图斑的地质、地貌、土壤养分情况等相关数据显示在计算机终端上,颠覆传统的地形调查情况,大大减少了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难度。

3.2 退耕还林工程设计

我国是全世界人口大国,耕地面积需求量较大,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忽视导致耕地面积和森林面积之间的比例较为不合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意识到森林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所以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要。利用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卫星遥感技术对需要治理的地区进行模型构建,再加上对于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虚拟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建立富含所有地理信息的生态模型,之后专业的环境保护人员,综合的分析生态模型之后,就可以确定退耕还林的面积以及区域分布,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的绿地面积。

3.3 小流域治理规模规划化

小河流域是在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等因子共同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环境综合体,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环境,也是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利用生态环境技术将小流域切割成独立分析的模块,然后展开多元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之间的相关分析、流域范围、面积分布等查询分析、有关坡度与旱地二维相关分析、规划、投资分析以及项目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模拟土地整治、植物适宜性评价布局分析等。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建设“生态之城”,必须有“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的韧劲,构建良好的生态体系,营造美好家园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政府不仅要提高对于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还要积极探索和开发新的生态环境建设技术。

猜你喜欢
生态分析建设
“生态养生”娱晚年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