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内酯对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及对血Lp-PLA2、NSE、GFAP水平的影响

2019-01-23 10:05雷梅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内酯脂蛋白银杏

雷梅花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第五医院内科(金华 321000)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ICE)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轻型卒中和迅速改善的卒中,部分患者治疗不及时可进展成为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R-NICE)[1]。银杏内酯是由银杏植物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2]。有研究认为,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神经损伤中发挥一定作用[3]。本研究探讨应用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HR-NICE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保护作用,并评估对血Lp-PLA2、NSE、GFAP水平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浙江省金华市第五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HR-NICE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2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并符合HR-NICE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2)颅内出血;(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4分[5];(4)血液疾病;(5)消化性溃疡患者;(6)STAF 评分(score for the targeting of atrid fibrillation,STAF)>5 分心房颤动患者;(7)精神性疾病及严重心、肝、肾等疾病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控制原发疾病,应用降血压、调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神经功能保护药物等,预防脑水肿及其他并发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银杏内酯注射液10m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天1次,2周为1个疗程[6]。

2.2 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疗效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采取患者空腹血10m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批号2015101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批号20160124)、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批号20150617)水平。跟踪两组患者3个月,评估两组3个月内主要终点事件(新发缺血性卒中事件)、次要终点事件(新发TIA、心肌梗死或血管性死亡)。

2.3 疗效标准 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1%~100%;显效:NIHSS评分减少46%~90%;有效:NIHSS评分减少18%~45%;无效:NIHSS评分减少<18%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病例数×100%[7]。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对照组72例中男39例,女 33例,年龄 31~70岁,平均(60.74±10.23)岁;病程1~7天,平均(2.93±0.42)天。治疗组 72例中男 38例,女 34例,年龄 33~70岁,平均(60.90±9.84)岁;病程 1~7天;平均(2.76±0.40)天。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 两组临床疗效、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基本痊愈25例,显效37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6.1%;对照组基本痊愈21例,显效33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P<0.05);治疗组终点事件总发生4例(主要终点事件3例,次要终点事件1例),总发生为5.56%,对照组为11例(主要终点事件7例,次要终点事件4例),总发生15.2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6,P<0.05)。

3.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清Lp-PLA2、NSE、GFAP比较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清Lp-PLA2、NSE、GFA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清Lp-PLA2、NSE、GFAP 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清Lp-PLA2、NSE、GFAP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清Lp-PLA2、NSE、GFAP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NIHSS 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Lp-PLA2:脂蛋白磷脂酶;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GFA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银杏内酯治疗

?

4 讨论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R-NICE)是目前脑血管病最为重要的、最佳的防控窗口人群,以预防其进行性加重而最终致残。HR-NICE人群基数巨大,尽管HR-NICE患者经短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但寻找有效药物防治HR-NICE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银杏内酯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包含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B、C及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内酯等生物活性物质,可改善心脑血管和末梢循环、神经功能[8]。本研究结果显示,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HR-NICE患者,疗效显著,神经功能显著改善。HR-NICE患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缺氧引发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的各种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神经损伤。银杏内酯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细胞的损伤和神经凋亡,保护缺氧受损的神经细胞,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9]。有研究证实,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DGMI)能够增强缺血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物(SOD)活力,降低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等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10]。银杏内酯是较强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尤其银杏内酯B,通过抑制PAF活性,拮抗PAF引起的血小板异常聚集和血栓形成,有效降低血浆黏度,增加神经血液循环[11]。

Lp-PLA2属于磷脂酶A2超家族,是非钙离子依赖性的活性磷脂酶,血浆的Lp-PLA2大多与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相结合,水解体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形成溶血卵磷脂和氧化性游离脂肪酸等一系列的促炎介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形成。NSE特异性定位于神经元内,在脑实质及脱髓鞘发生病变时,大量NSE从神经元胞内被释放进入脑脊液及血液,可反映脑组织损伤程度。GFAP主要分布于星形胶质细胞,是胞浆内特有的骨架蛋白,神经组织受损后,星形胶质细胞破坏而释放[12]。本研究结果显示,银杏内酯注射液能够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改善神经功能。银杏内酯能够有效抑制氧化型低密度酯蛋白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减少Lp-PLA2的生成。银杏内酯注射液中的白果内酯及银杏内酯能够有效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对线粒体呼吸链功能有效提升,增加高能磷酸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和释放,降低缺血、缺氧对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损伤,减少NSE、GFAP的释放。银杏内酯还可调控钙超载-超氧化反应-神经元凋亡通路,还能够多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髓鞘轴突的再生和星型胶质细胞的恢复,多靶点保护神经血管单元、脑组织[13]。

综上所述,应用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HR-NICE患者疗效显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预后显著改善,血Lp-PLA2、NSE和GFAP水平下降。

猜你喜欢
内酯脂蛋白银杏
活化石——银杏
内酯类物质在食品中的贡献及形成机制
内酯类化合物在食品中的风味贡献及形成机制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银杏玫瑰花束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银杏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低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