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化瘀通痹汤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19-01-23 10:05黄安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腰腿痛气滞熏蒸

杨 琛 彭 奇 黄安宇

作者单位:1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中医骨伤科(宁波 315800);2浙江海宁市中医院骨科(海宁 3144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机制为腰椎间盘各部分(纤维环和髓核)出现退行性改变,当遭受外力作用后,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则由破裂的纤维环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刺激或压迫临近脊神经根,从而引起腰腿痛、下肢麻木或放射性疼痛、腰部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目前,LDH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守和手术治疗,研究显示,约有80%的患者经过正规系统的非手术保守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2]。本研究观察自拟化瘀通痹汤熏蒸对气滞血瘀型LDH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收治的LDH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西医诊断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8版)》[3]中关于LDH的诊断标准,且经过腰椎CT/MRI检查证实。(2)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相关标准,属于“气滞血瘀型”,表现为腰腿疼痛、痛处拒按、下肢放射痛、静卧痛不减、局限性压痛点、转侧不利,舌质紫暗、舌边可见瘀斑、脉涩或弦紧。(3)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5]均为>1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6]≤24分。排除标准:(1)急性腰扭伤、脊椎压缩性骨折、骨性椎管狭窄、脊髓马尾肿瘤、结核、脊柱炎症性病变,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2)脑梗死或脑出血,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不全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平躺平板床,治疗期间不做弯腰持物动作;腰腿痛明显者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51138,规格 75mg/片),75mg/次,一天一次。给予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2片(上海信谊九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50908,规格25μg/片),2片/次,1天2次;甲钴胺片(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 151023,规格 0.5mg/片),1 片/次,一天三次。同时给予患者仰卧位上下肢伸直位牵引治疗,牵引重量约为患者体质量的1/8~1/7,每次牵引时间20min,每天牵引2次,疗程6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化瘀通痹汤熏洗治疗,方剂组成:丹参 20g,桃仁 15g,川芎、香附各 12g,青皮、川楝子各10g,延胡索 12g,陈皮 9g,桑寄生、当归各 10g,白芥子6g,制草乌9g,狗脊6g。中药饮片购于浙江翔生医药有限公司,将以上组方装入布袋加入300mL清水煎煮,去渣过滤后放置于中药熏蒸仪中利用其生成的蒸汽熏蒸病变部位,每次熏蒸30min,熏蒸温度维持在38~42℃,一天一次,疗程6周。

2.2 观察指标 (1)腰腿疼痛评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腰腿痛,VAS评分范围为0~10分,0分=无疼痛;1分~3分为轻度疼痛;4分~6分为中度疼痛;7分~10分重度疼痛,分值越高则表示疼痛程度越重[5];(2)采用日本光电医疗公司生产的MEB-9200K型肌电图诱发电位测量仪检测下肢肌电图,记录股神经、腓神经、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动作电位的潜伏期。(3)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6],该评分包括主观症状(9分)、临床体征(6分)和日常生活能力(14分)共3个内容,总分为29分,分值越高表示腰椎功能越好。

2.3 临床疗效评定 治疗6周后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相关标准制定疗效,(1)痊愈:腰腿疼痛缓解,直腿抬高>70°,腰部活动时无不适感,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恢复正常;(2)显效:腰腿疼痛显著缓解,直腿抬高>50°,腰部活动时无明显不适感,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有显著改善;(3)有效:腰腿疼痛有所缓解,直腿抬高>30°,腰部活动时有一定不适感,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有一定改善;(4)无效:腰腿疼痛未能缓解,直腿抬高<30°,腰部仍无法活动或活动后有不适感,患者日常工作生活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治疗总人数×100%。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处理;单项有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法),计数资料以率或者构成比表示,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26~64岁,平均(43.5±9.3)岁,病程 3个月~11年,平均(2.6±0.5)年;椎间盘病变部位L3/L4 6例、L4/L5 30例、L5/S1 14例;对照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8~65岁,平均(43.9±10.4)岁,病程 5个月~13年,平均(2.9±0.7)年;椎间盘病变部位 L3/L4 7 例、L4/L5 29例、L5/S1 12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3.2 两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6周进行疗效评定,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3 两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腰腿痛VAS评分分级、平均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VAS分级、平均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分级、平均分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分级低于对照组(Z=2.163,P=0.031),观察组治疗后平均 VAS 分值低于对照组(t=14.310,P<0.01)。见表 2。

表2 两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VA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VAS评分比较(

注:VAS:视觉模拟评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钴铵片+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化瘀通痹汤熏洗治疗

?

表3 两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比较(

表3 两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1;S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钴铵片+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化瘀通痹汤熏洗治疗

?

3.4 两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治疗前股神经、腓神经、胫神经SCV、MCV、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股神经、腓神经、胫神经SCV、MCV均显著增高,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动作电位潜伏期低于对照组,股神经、胫神经、腓神经SCV、M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3。

3.5 两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前后JOA腰椎功能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JOA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生活能力和总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4。

表4 两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JOA腰椎功能评分比较(

表4 两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JOA腰椎功能评分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1;JOA:日本骨科协会;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钴铵片+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化瘀通痹汤熏洗治疗

?

4 讨论

相关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成年人中LDH发病率约为5%~10%,约占临床腰腿痛患者的一半以上[7]。该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伴有下肢放射性痛或麻木,同时伴有腰椎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目前保守治疗仍是LDH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既往多采用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抗炎消除局部水肿,辅以腰椎牵引等,但综合疗效仍不甚满意,近年中医疗法在该病的治疗中,获得较好临床疗效[8]。

腰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中医“腰腿痛”、“痿症”、“痹症”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病病机为肝肾亏损,气机不畅,当腰部外伤或劳损后,风、寒、湿等诸邪乘虚侵袭,引起气血瘀滞、经脉痹阻,腰府失濡养,不通则痛[9]。跌仆闪挫或风寒湿邪为该病的发病诱因,而气滞血瘀和经脉痹阻是该病发病的关键[10]。本研究自拟化瘀通痹汤方中川楝子、陈皮、香附、青皮行气理气,使气行则血行;川芎祛风止痛、行气开郁、活血祛瘀;丹参、桃仁、延胡索、当归活血祛瘀,舒经通络;制草乌则能提升督脉和背部足太阳经之阳气,发挥温经止痛、祛风除湿之功效;白芥子通络止痛,利气豁痰,温中散寒;桑寄生、狗脊则能够强筋健骨、补益肝肾。全方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主,兼顾扶正祛邪(寒、风、湿),坚持了标本同治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本研究采用的中药熏蒸方式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方法,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汽能够使皮肤温度升高,不仅扩张皮肤毛细血管,还能加快淋巴液和血液循环[11]。此外,中药经过熏蒸可分解出诸多生物碱、挥发油等,具有镇痛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改善椎间盘局部微循环,促进炎性水肿吸收,缓解椎旁肌纤维痉挛,并具有保护神经纤维包膜等功能[12]。熏蒸治疗中药物与熏蒸的热能可相互促进,发挥协同和增效效应,以达到消除腰腿痛和下肢麻木,改善腰椎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腰腿疼痛VAS评分、肌电图检测结果、JOA腰椎功能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自拟化瘀通痹汤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LDH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疼痛,促进下肢神经功能恢复,并提高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猜你喜欢
腰腿痛气滞熏蒸
关于粮食熏蒸安全距离问题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熏艾草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只有做手术才能缓解腰腿痛吗
甲醇和乙醇熏蒸法对直喷柴油机气体和颗粒排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