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9-01-23 10:05林爱莲蔡彬彬陈浩波谢一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压豆绝经期耳穴

林爱莲 蔡彬彬 陈浩波 谢一红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妇科(温州 325000)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e syndromes,PMS)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等,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1]。现代中医将其归属于“绝经前后诸证”范畴。该病是女性特定阶段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近年来该病有发病年龄提早、发病率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1]。更年方是根据国家级名中医何子淮主任医师治疗PMS经验方创制而成,以滋补心肾、除烦安神为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根本大法。本研究选取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更年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PMS的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在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三组,更年方+耳穴组、耳穴组和空白组各50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华妇产科学》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诊断学》心肾不交的辨证要点[3],以月经紊乱或绝经,潮热汗出,失眠,骨关节痛等为主要表现;(2)排除卵巢、子宫及其他妇科器质性病变者、子宫及双侧卵巢切除1年以上者、近3个月服用过激素类药物或近2个月服用中药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3)自愿接受临床观察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剔除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更年方+耳穴组给予更年方口服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更年方组成:淮小麦30g,酸枣仁10g,合欢皮 6g,天冬 10g,牡蛎 30g,百合 10g,制首乌15g,山萸肉 10g,山药 15g,葛根 20g,刺五加 10g(杭州华东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中药水煎口服,1天1剂,早晚分服,疗程3个月。耳穴压豆:取交感、卵巢、神门、肾、脾、胃、内分泌为主穴,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头痛加肝、皮质下、肾上腺、内耳,失眠烦躁、潮热出汗加心、肺、三焦。用耳穴探针找准穴位进行压豆。春夏季压豆保留2~3天,秋冬季保留3~5天,双侧耳穴压豆交替进行,疗程3个月。耳穴组给予单纯耳穴压豆治疗,方法同更年方+耳穴组。空白组在所选耳穴区贴敷同样外观的无磁珠胶布给予安慰治疗。各组在治疗3个月后复查。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1)血清性激素水平:治疗前后采用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检测时间:已绝经者任何时期;未绝经有规律月经者月经第3~5天。(2)PMS症状评分标准: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改良Kupperman评分[2]。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三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更年方+耳穴组 50例,年龄 40~49岁,平均(43.84±2.01)岁,平均病程(15.21±6.83)个月;耳穴组 50 例,年龄42~53 岁,平均(43.36±2.46)岁,平均病程(14.01±3.92)个月;空白组50例,年龄42~55岁,平均(43.28±2.39)岁,平均病程(15.66±5.30)个月。三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2 三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E2、LH、F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空白组比较,更年方+耳穴组血清雌二醇、LH、FSH水平均有改善(P<0.05),耳穴组雌二醇、LH 水平改善(P<0.05)。更年方+耳穴组与耳穴组比较,雌二醇、LH、F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三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

表1 三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空白组治疗后比较,△P<0.05;LH:促黄体生成素;FSH:促卵泡生成素;更年方+耳穴压豆组给予更年方及耳穴压豆;耳穴组给予单纯耳穴压豆治疗;空白组给予无磁珠胶布安慰治疗

?

3.3 三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PMS症状评分比较 三组患者干预前改良Kupperman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更年方+耳穴组、耳穴组Kupperman评分均有改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更年方+耳穴组与耳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4 讨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年老血崩”、“脏躁”、“百合病”等范畴[1]。《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指出:“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又指出:“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3]中医认为,此病以肾为主要病变,肾阴阳失调,影响心、肝、脾脏。“杭州何氏妇科”认为,肾阴虚衰为该病发病之先导,在临床上以“心主血脉,心主神明”功能失常多见,如烘热、汗出、心悸失眠、心烦忧郁等,以心肾不交证型多见。

表2 三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分

表2 三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分

注:与空白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耳穴组治疗后比较,▲P<0.05;更年方+耳穴压豆组给予更年方及耳穴压豆;耳穴组给予单纯耳穴压豆治疗;空白组给予无磁珠胶布安慰治疗

?

本研究以更年方作为治疗PMS的基础方,方中淮小麦除热止渴,养心安神,益肾敛汗,为君药;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止汗;制首乌、山萸肉、天冬补肝肾,益精血;山药、葛根补脾养胃,刺五加补肾安神,合欢皮安神解郁。全方既治肾衰癸水不足之本,又补后天脾胃之源,交通心肾,宁心安神。现代研究表明,淮小麦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所含的维生素E能养心益肾,其所含的胆碱,卵磷脂,精氨酸等,可增强记忆,具有镇静作用[4]。药理研究表明,酸枣仁中的酸枣仁皂普、黄酮化合物以及酸枣仁油等具有催眠镇静作用,主要对中枢神经起到抑制作用,同时通过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对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等,起到抗抑郁作用[5]。葛根的有效成分主要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素等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降血脂和血糖、保护脑神经、及抗氧化等作用[6-7]。

耳穴压豆是中医的特色的外治疗法,近年来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确切的疗效[8-10]。《灵枢·口问》[11]指出,“耳者,为宗脉之所聚”,表明耳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报道耳穴压豆可调节机体垂体-性腺轴以及内啡肽、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调节内分泌功能,调整阴阳的失衡,有效的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12-14]。交感穴可加强植物神经功能调节,从而缓解出汗及烦热等症状;卵巢、肾穴,可增强卵巢及肾的功能,缓解因卵巢及肾的功能减退导致的各种紊乱及不适;内分泌是调节内分泌系统机能的经验穴,可减轻因月经紊乱所致的各种不适症状;神门、皮质下能够镇静安神,缓解心悸失眠等症。脾、胃调整对应脏腑功能。诸穴配合,心肾相济,阴平阳秘。

本研究结果显示,更年方联合耳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能显著改善PMS症状,提高雌激素水平,降低FSH水平(P<0.05);单纯耳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能改善PMS症状,效果不及中药联合耳穴,耳穴对FSH水平的影响和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耳穴改善PMS症状不完全通过性腺轴刺激、影响激素而改善症状。

综上所述,更年方联合耳穴治疗能有效缓解心肾不交型PMS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性激素水平,单纯耳穴能明显改善心肾不型PMS患者症状,安全性高,简、便、廉、验、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压豆绝经期耳穴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亮丙瑞林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