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国家高等教育演进机理及启示

2019-01-26 07:12郑立
中国国情国力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东国家中东政府

◎郑立

高等教育在中东国家社会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为中东民族解放运动及现代化进程的开启提供了有生力量;另一方面,为中东各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科技和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还激发了中东文明的内在活力,使得该地区更易于融入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发展是多方作用的结果,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重因素均参与其中,但是,中东地区不同国家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所呈现出的互动关系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各国高等教育的演进机理也各具特色。

政治与高等教育关系的多元化发展

在中东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政治因素一直是主导因素之一。中东政治与高等教育的互动关系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埃及为代表的强政府形态,即政府控制模式;二是以黎巴嫩、以色列为代表的弱政府形态,即政府监督模式。由于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这两类国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及社会参与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1.强政府形态下的中东政治与高等教育

在强政府形态下,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由政府扶持发展的,政府全面负责高等教育各项事务的开展及政策的制定。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扮演第一利益相关者角色,政府是高等教育的出资者、支持者与管理者,高等教育则以契合政府发展需要为主要目标。埃及、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多数中东国家均为强政府形态,这主要基于四方面的原因:一是中东地区多属于“后发外生型”国家,其现代化进程是由国家机器牵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不是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积累所形成的自然而然的变革,中东各国独立后亟需发展高等教育以满足国家现代化对于人才及技术的需求,而政府主导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可有效集中国家资源快速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所以在发展中,他们往往会采用强政府形态集中力量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培养社会改革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二是中东国家多为“集权主义或半集权主义执政体制”[1],高等教育作为影响国家思想走向的重要因素,必然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以确保集权主义的稳定发展。三是中东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性较大,现代高等教育以西方文化为基础,在中东发展中存在许多的不适应性。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引入严重削弱了传统宗教教育的地位,引起了宗教保守势力的不满。许多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发展都经历了反复的过程。但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是国家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都由政府强力推行,这就导致高等教育不得不依靠政府生存。四是受伊斯兰传统思想的影响,中东国家强调教育平等,多数国家推行免费高等教育政策,这就使得高校须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但也从根本上导致了高等教育对政府的依赖性,从而促进了强政府形态的形成。这种模式下的政府与高等教育不是对等关系,而是主导与依附的关系。

强政府形态虽有利于集中资源快速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但是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过多干预,往往会限制高等教育的内在活力,从而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无论是埃及还是土耳其,亦或伊朗,采取强政府形态的中东国家高等教育发展都遇到了高校质量提升缓慢、科研水平不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因此,在日后的发展中,如何有效解决集权式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激发高校研究活力,促进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是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弱政府形态下的中东政治与高等教育

从理论层面而言,“弱政府形态”并不意味着政府本身的权威性不够,而是指政府在处理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时,更多地以监督者而非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到高等教育机构的运行当中,弱化自身角色,从而为高等教育的自主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形成政府监督模式。弱政府形态下的政府监督模式是西方国家较常采用的一种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在中东地区,仅有黎巴嫩、以色列两个国家为“弱政府形态”。

黎巴嫩和以色列是中东国家中仅有的两个非穆斯林国家,黎巴嫩国内人口以基督徒与穆斯林为主,而以色列则以犹太人为主,两国文化本身具有西方文化的天然基因,因此黎巴嫩、以色列具备形成政府监督模式的先决条件。两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尊重大学自治,保证了高等教育享有充分的自治权,但是,两国的弱政府形态本质又有所不同。黎巴嫩政府的弱政府形态主要是基于政府本身的权威性不够,且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以私立高等教育为主,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力度及管理力度有限,从而导致了弱政府形态的出现。以色列的大学体系以公立大学为主,政府资金是以色列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为了保证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活力,以色列政府通过立法确立了大学的自治地位,从而形成了政府监督模式。政府监督模式有效保证了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治空间,符合高等教育运行的基本规律,因此这一模式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相对较高。同时,政府参与程度的不同会导致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不同。

经济与高等教育的互动关系

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东国家经济与高等教育互动关系也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一是以埃及、以色列和土耳其等多数中东国家为代表,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适应现代化改革需要的人才,本质是通过支持高等教育发展促进人口质量提升,从而增加人力资本,促进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二是以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地区的产油国为代表,其高等教育是在石油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原有公民素质无法支撑当前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不得不发展高等教育以提升人口素质。这两种模式一个是发展高等教育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个是发展高等教育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基于中东国家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其互动关系呈现出两方面特点:

1.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教学质量增长不成正比

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教育的扩展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东各国的教育投资力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65-2003年,中东地区的教育平均投入几近国内生产总值的5%,高出东亚及拉丁美洲的3%[2]。相应的,其高等教育投入也相对较大,至2009年埃及高等教育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叙利亚为1.04%[3]。在经费的大力支持下,中东各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有了显著提升,高等院校数量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但是各国高等教育经费的高投入并没有带来高等教育质量的高增长。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仅有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进入排行榜前200名,为154位,下一所高校为黎巴嫩的贝鲁特美国大学,为237位。大学排名虽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东国家高等教育在国际上并不具有竞争力,其质量提升乏力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人口的迅速增加致使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快。快速的规模扩张占据了中东各国大量的高等教育经费,致使投入到学生及科学研究领域的经费相对较少,从而导致高等教育质量增长缓慢。

2.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

中东国家普遍存在重文轻理现象,学生更愿意选择文科类专业,从而忽视了理工科专业的发展。根据世界银行2011年调查发现,一个国家若想大力推进科技发展必须有至少1/3以上的高校学生学习理工类专业,中东地区学习理工类专业的高校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8%[4],远不能满足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而这又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大量大学生毕业后无法有效进入到劳动力市场,从而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在叙利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失业人口占到总失业人口的9.1%,约旦为15.5%,在埃及则达到27.7%。高等院校培养人才过剩不仅浪费了国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扰乱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依托与促进

就中东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而言,社会与高等教育的互动关系可以从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依托作用及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两方面进行理解。就中东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整体而言,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呈现出两个趋势:

1.社会力量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公立教育体系不断扩大,日渐增加的高等教育开支使得各国政府不堪重负,随之出现的是数量有限的公立院校已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东各国逐渐开放了高等教育市场,引入社会力量开办私立高等院校。目前中东各国均建立了私立教育体系,一方面有效缓解了政府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教育机构选择,尤其是远程大学的兴起有效降低了教育成本,提高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同时,海外分校的引入也为中东高等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虽然目前私立高等教育只占中东国家总体招生人数的一小部分,但是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却与日俱增。

2.发展高等教育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世俗化进程

世俗化改革一直是中东现代化改革的重要主题。世俗化一般是指“宗教的约束力和作用不断‘衰退’的过程”[5],主要表现在“宗教与政治相分离,宗教与法律相分离,宗教与民众教育相分离”。现代高等教育本身以西方文化为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其对西方现代理念的传播极大提升了中东国家的世俗化水平。尤其是以现代高等教育为主体的一元制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促使宗教与高等教育相剥离,为世俗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在传统的伊斯兰社会,女性社会地位极低,受教育程度也相应较低。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东女性受教育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尤其在海湾地区,大学生中女性人数已高达62%,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世俗化的发展。

就目前发展态势而言,中东国家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互动日益增多。但是,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高等教育建设,可能会加大社会阶层的分化,容易引起高等教育领域的混乱。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中东政府应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引导,建立高等教育与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机制。

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1.由“强政府”向“弱政府”过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黎巴嫩、以色列高等教育发展坚持的“弱政府”形态,即政府监督模式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大学的自治权,从而促使其高等教育质量一直位居中东地区前列。尤其是以色列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保证了政府权力适当介入高等教育体系之中,以确保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不悖于国家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又保证了大学享有一定程度的学术自由,从而实现教授治校,提升了高校的学术活力。目前,中东地区采取政府主导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国家也纷纷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以削弱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过度干预与控制。可见,由“强政府”向“弱政府”过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诗写丹枫 贾云龙/摄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一直采用政府主导模式。与中东多数国家相同,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也遇到了高校创新能力不足、质量提升缓慢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建议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现代化,推动政府角色由“管理者”向“监督者”转变,切实简政放权,扩大大学自主权,调动大学内在活力。

2.加强高等教育与市场的互动关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东多数国家高等教育在发展中缺乏与市场的良性互动,高等教育更多地体现政府的意志,而非市场的需求。这就导致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建议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应尽力避免中东国家出现的这一问题,加强高等教育与市场的互动,促进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的多元化、社会化,切实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3.加强民办院校扶持力度

中东国家高等教育在发展中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通过引入私立高等教育体系,扩大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手段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多元化的方法,以缓解政府的财务压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目前,许多私立院校已成长为中东地区的顶尖高校之一,从中东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不难看出,私立高等教育体系发展是当前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仅仅依靠政府支持的公立院校,是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需求的。而目前我国的现状是民办院校质量低下,人们认可程度较低,公立院校则资源紧张。在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建议加大民办院校的扶持力度,建设高水平民办院校,使其成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

猜你喜欢
中东国家中东政府
深化传统友谊共谋安全合作创新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探究
中东国家政治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及未来前景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
拉登攻击奥巴马中东行
聂中东艺术欣赏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