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中以《关山月》为题的边塞诗对比研究

2019-01-28 07:15江南大学人文学院214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关山月思妇宋诗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214000)

据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记载,《关山月》应是魏晋以后新兴的横吹八曲之一。诗乐分流之后,《关山月》作为诗题,不再受到音乐的束缚,也不规定诗歌的具体篇幅和体制,而只限定诗歌的主题内容。题目由“关”、“山”、“月”三个意象组成,在地理上直接指向边塞。唐代吴兢《乐府解题》中说:“《关山月》,伤离别也。”自南朝以来,以之为题的诗歌绝大多数即是以边塞为主要书写内容,描写边关月色之景与征人思妇伤别离之情。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文学自身的演变,不同时期的《关山月》诗歌作品又具有不同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现存最早的《关山月》诗歌是梁元帝萧绎的作品。关于这一诗题出现的时间下限,据河北师范大学阎福玲教授考证,“《关山月》应出现在南朝刘宋末年(公元477年)以前。”南北朝时期许多文人甚至皇帝都有写作《关山月》,如徐陵、王褒、陈叔宝等人。这些作品的内容主要是描写边塞月色、抒发征人羁旅之情、表达思妇怀人之愁等,可见在这一题目的最初创作阶段,大多是在“关山月”的统摄之下,按“伤别离”的传统基调进行铺陈发挥。这时期《关山月》诗歌的主要描写对象仍是“月”,且部分作品在边塞诗的主题内容之下仍显示出南朝宫体诗的浮艳文风。此后,到了唐宋时期,时代特点与文学风格发展变化,以《关山月》为题的诗歌也开始出现多方面的新变,整体而言,可以说是在不改变边塞诗方向的前提下,对传统“伤别离”主题进行继承与发展。

一、唐诗中的《关山月》

《乐府诗集》与《全唐诗》中共收录了二十一首以《关山月》为题的唐诗。其中霍总的《关山月》完全偏离边塞诗题材;皎然的《关山月》又名《山月行》,从全诗内容上看应更接近于后者所要表现的意味,情调闲适。此外的十九首《关山月》,均是明显的边塞诗题材,在对“关”“山”“月”的具体描绘与情感表达之中,既有不同的创作风格与情感指向,又共同表现了唐诗的时代色彩。

初唐时期的《关山月》诗歌作品有三首,作者分别是卢照邻、崔融和沈佺期。这三首诗延续南朝咏月怀人传统,又显示出一些新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内容上开始脱离南朝浮艳的咏物写法,由主要描写月色转变为描写更加宏远阔大的边塞景象,显示出硬朗劲健的风格,如崔融的诗作,采用仄韵,运用“西海”等阔大的意象,又写胡汉双方战情对比,显得视角宏阔,大气磅礴;另一方面在诗歌的结构布局上,南朝《关山月》大多开篇即写关山月色,带有明显的赋题写作意味,而初唐则开始不再拘泥于这种模式,诗歌结构更加自由,如卢照邻的诗作共八句,直到第四句才引出“月”的意象,第五六句才正面描写月影与月光,从中可见诗人已开始尝试削弱咏物诗的意味,对这一诗题的把握与自由书写能力有所提高。总体而言,初唐《关山月》虽仍未除去南朝遗风,但已在酝酿新变,实际上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预示着唐诗将推陈出新,向前发展。

盛唐时期的《关山月》作品现在可见的仅有两首,作者分别是李白和储光羲,其中储光羲的诗作五言四句,未直接写及关山月色,但仍是边塞诗的格调与情思;而李白的《关山月》五言十二句,开篇四句即描写“关”、“山”、“月”三个主要意象,中间四句用用典的手法写出胡汉双方战争情况,结尾四句引入高楼思妇的形象,回归到“伤别离”的主题,可以说在内容与情感上都十分切题,是《关山月》诗歌的典型作品。时至盛唐,边塞诗创作繁荣,但以《关山月》为题的却并不多见,或许是因其伤别离的情感基调偏于内敛,不符合盛唐边塞诗高歌豪迈的整体指向。

中唐时期,《关山月》诗歌的创作风格有所转变。首先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的大历时期,此时有四首《关山月》,作者分别是戴叔伦、李端、耿和司空曙,这四首诗显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即“大历诗风”的清冷孤寂。它们的风格与写法都比较类似,开篇第一句即直接描写月亮,继而通过其他萧瑟寒冷意象的运用,引出所要表现的征人思乡思妇怀人之情,带有明显的凄清苍凉意味,其实是回到了《关山月》的最初创作手法。大历之后的中唐时期,还有三首《关山月》,作者分别是鲍君徽、翁绶和长孙佐辅。内容上仍是写月伤别,而体裁上产生新变,如长孙佐辅之作五言二十四句,是唐诗《关山月》中篇幅最长的;翁绶之作是第一次用七言律诗写作《关山月》。这些形式上的开拓与创新,既体现了文学体裁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特点,也为后代诗人创新《关山月》体裁提供了范例。

晚唐时期的《关山月》共有七首,作者分别是杨巨源、徐九皋、李咸用、顾非熊、陈陶、张籍、王建。这七首诗呈现出两种创作方向:一种是沿用传统的伤别离模式,包括杨巨源、徐九皋、李咸用、顾非熊之作,或直接或间接地描写月色,表达月下征人思乡厌战之情;另一种则带有更明显的晚唐时代色彩,包括陈陶、张籍、王建之作,这三首诗整体格调有较大转变,内容上更加直接地描写正面战场,突出作战双方的尖锐对立,也更加着重于表现战争的艰难和残酷,开始引入“青冢”、“战骨”等直指死亡的意象,如王建诗中“冻轮当碛光悠悠,照见三堆两堆骨”的萧瑟之景,说明晚唐诗人已不再局限于伤别离的传统情感抒发,而是对战争本身存在更多的关注与更深的思考,从中也可见晚唐时边塞战况更加严峻和凄惨,由此产生时代末的悲声。此外,这三首诗体裁上也更加不拘一格,陈陶诗七言十二句,张籍诗七言十四句,王建诗三七杂言,形式更加自由,所包含的容量更多,也更便于传达情绪,已经初露唐诗向宋诗过渡的端倪。

整体来看,唐诗《关山月》在描写边塞的内容中,诗人的情感指向仍是厌战,但具体内容随时代的演变而有所变化发展,如前期厌战多是因征人思乡怀人,是通过伤别离的传统主题进行抒发;晚唐时期的厌战情绪则更多源自客观因素与理性思考,通过对战争本身的艰难悲惨书写进行抒发,也使后期诗歌中在厌战之外又间有盼望战争胜利的诉求。对比其他厌战主题的唐代边塞诗,这一情感转向是大致相似的,可见《关山月》的情感内涵是应时而变的,它在脱离音乐的束缚之后,也在逐渐试图冲破“伤别离”的主题束缚。形式方面,唐诗《关山月》由五言发展到出现七言和杂言,并逐渐趋于合律,也是应和了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宋诗《关山月》便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宋诗中的《关山月》

《全宋诗》中共收了十七首以《关山月》为题的诗歌。其中刘克庄和林希逸的作品又名《笛里关山月》,是从音乐角度描写笛曲《关山月》的,虽也有边塞内容,但起兴之物是笛曲而非月亮,与传统的《关山月》写法有所不同。此外的十五首《关山月》,大多仍是按照之前的写法,描写边塞月色与征人伤别离之情,部分诗歌在其中又加入了新的时代内容与艺术创新,其中以陆游的作品最为著名。

北宋时期共有三首《关山月》,作者分别是张舜民、宋构、文彦博。这三人都有亲临战场的经历:张舜民曾随高遵裕西征灵夏;宋构曾以边备官员身份直接参与对西夏的战争;文彦博更是出将入相,还曾提出裁军八万的主张,对军事状况的了解较前代诗人而言更为深入。但在这样的人生经历与思想背景下,他们的诗作却并不直接描写战场的残酷,而是将抒情的着眼点回复到征人思妇相思之情上,写得十分真切感人,虽不脱离伤别离的旧主题,但文字真实质朴,以平易口语的形式传达深沉的情绪,言近旨远,富有余味。三首诗的结句分别是“锦字佳人怨不归,开帏更感飞萤入”、“冰轮桂魄圆时少,应似人间离别多”、“相思不相见,明月下关山”,都写得平静温和又萦绕愁思,是宋代边塞诗中少有的柔情之作。

另有两位诗人王铚和冯时行,一生经历北宋南宋两朝,其《关山月》的具体创作时间未有明确记载。王铚诗七言十四句,在写伤别离之外,另有对当时战争战况的描述,如“一时北阙贺书多,万古西戎终不灭”等,可见随着边塞力量对比的变化,诗人开始更加关注战争本身,在横向的战况对比与纵向的今昔对比之中,思考与抒情的范围均有扩大。而冯时行一生力主抗金,有着极其明确的军事主张,反映在诗作中,就表现为对战场的正面描写与气势汹涌澎湃的直接抒情,如“天兵乘障驱貔貅,宝剑欲斩单于头”等,全诗直显杀气,与北宋三首《关山月》的温和基调是完全不同的,此时的诗作中已有明显表达诗人自己杀敌报国意愿的情感指向,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开始由征人转向诗人自己,开始冲破传统的厌战主题,而具有了主战的情绪表达。

南宋时期共有十首《关山月》,作者分别是曹勋、陆游、王炎、邹登龙、严羽、郑起、释文珦、汪元量、邓林、李龏。其中仍有沿袭传统写法写征人思妇伤别离的,如曹勋、严羽等人的作品,但更多的是紧合时代背景,写国土陷落的悲慨与杀敌报国的壮志,如邹登龙诗中“月明照我长枕戈,胡儿未灭将奈何”、王炎诗中“捐躯许国丈夫事,莫恨不如霜月圆”、汪元量诗中“爷娘妻子顾不得,努力戎行当报国”等。可见时至南宋,国土陷落,战情吃紧,以《关山月》为题的诗歌已不再局限于征人思妇伤别离的主题,而是融入边塞诗的整体表达,借题抒发诗人自己的内心感受与主观意愿。在形式方面,五言诗数量明显减少,七言诗与杂言诗数量明显增多,也正是应和了诗歌形式随时代发展的整体潮流。其中尤以陆游的诗作最为优秀,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上都代表了时代的最高水平。

陆游诗七言十二句,每四句一换韵,也同时转变书写视角:开头四句写将军不战,中间四句写征人白发,结尾四句写遗民垂泪,而造成这一切的,是第一句中的“和戎诏”。可见诗人是对和戎诏持反对态度的,诗人主张积极作战收复失地,继承了宋代以来由反战到主战的情感转向。此外,在人物选取上,陆游不写思妇而改写遗民,也是由个人的伤别离上升到个人与国家的伤别离,是对“伤别离”传统主题的延伸与升华。全诗中有多次今昔对比的描写,但均是实写而不用典,与前代诗人喜好用典抒情的习惯不同,陆游此诗更注重直接的抒情与议论。

宋诗《关山月》作品前后差别较大,主题指向不同,是由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思想所决定的。而其中一以贯之的,是边塞诗的总主题与对人的关怀之情。国家不幸诗家幸,动荡不安的边塞形势为诗人们带来了思想与情感上的震荡,宋代的诗人们视野更加开阔,自我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更喜用议论入诗,诗的篇幅也有所增加,形成了宋诗《关山月》不同于前代诗作的独特风貌。

三、宋诗《关山月》与唐诗《关山月》对比

在分别梳理了《关山月》诗歌在唐宋两代的大致创作情况之后,根据其变化过程,可以看出两代同题诗歌的不同之处,也可以总结出这一诗题随时代发展的方向脉络。变化之处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月”意象主体性的削弱

《关山月》诗题自魏晋以后产生以来,先是以咏物为主要写法的,关山之地的月与月色是全诗主要描写的对象,开篇即写,也占据更多的篇幅,征人思妇伤别离之情大多在诗歌结尾处才出现,这种由题目中的意象赋题而作的写法一直到唐宋两代都有诗人沿用。同时,唐代诗人中已有人开始逐渐摆脱这一写作手法,将征人思妇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而月的意象退为背景。宋代诗人则再进一步,诗中“月”意象的主体性进一步被削弱,更多地采用“人望月”模式取代之前的“月照人”模式,这样就使“月”的地位由主动转为被动,而月下之人成为诗歌的主体。即便少部分延续传统“月照人”模式的诗作,也在遣词用字上有意削弱月的主体性,如陆游诗中“沙头空照征人骨”一句,一个“空”字,其中的徒劳与无奈之情所显示的正是月亮主动性的丧失与地位的降低。“月”主体性的削弱与“人”主体性的提升是同步发展、互为因果的。

(二)写景减少,抒情增多

由于“月”意象主体性的削弱,诗歌的描写重点也从关山月色转移到月下征人,写景的成分减少,而抒情的成分增加。唐诗《关山月》中还有一些沿用南朝咏物诗写法的作品,时至宋代则明显减少。随着时代的发展,诗人们逐渐摆脱赋题写作的传统模式,不再被诗题所限制,而是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借诗题的背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可见诗人主体能动性的提升。唐诗《关山月》中的抒情成分较少,且大多是借景抒情模式,如顾非熊诗中“深闺此宵梦,带月过辽西”;而宋诗《关山月》则更多采用直接抒情,如邓林诗中“思妇高楼上,遥心万里县”,与前述顾非熊诗表达的都是思妇想念远方征人的情感,但抒情的内容已经摆脱了景色的引导,抒情的成分更加独立。虽则唐诗《关山月》中也有直接抒情的诗句,宋诗《关山月》中也有借景抒情的作品,但都只占少数。整体而言,写景减少与抒情增多是《关山月》诗歌内容随时代变化的趋势。

两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唐诗《关山月》多写“怨战”,而宋诗《关山月》则不尽然,出现了“怨不战”的时代新声。唐代版图辽阔,国力强盛,边塞战事对人民而言是苦事;而宋代屡被外族侵袭,大片国土沦陷,人民成为落魄的遗民,需要朝廷的拯救,此时积极进行边塞战争才是民心所向,于是这种情感的转变表现在诗作中,就产生了“怨不战”的情感抒发,一些诗人敏锐地察觉到了现行边塞政策的不合适,一方面表达杀敌报国的壮志雄心,另一方面也对朝廷消极避战的态度进行了批判。

(三)叙事减少,说理增多

宋诗好发议论,在《关山月》诗歌中也如此,而议论的部分在唐诗《关山月》中是极少出现的。唐诗《关山月》更偏好叙事,如张籍诗共十四句,前十二句皆是写景与叙事,只在最后两句“可怜万国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中带有诗人的主观情感表达;而宋诗《关山月》中叙事的成分则较多让位于对具体问题的议论,此时的议论也不再只是征人想法的代言,而扩展到其他群体尤其是诗人自己。如陆游诗中“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一句,既是代遗民感慨,更是诗人自己的心声;又如王炎诗中“捐躯许国丈夫事,莫恨不如霜月圆”一句,既是紧接上一句中思妇的内容,用“丈夫”的实指义,写思妇对自己丈夫出征边关的理解,又用了“丈夫”的双关语义,写从军报国乃大丈夫所为的大事业,是诗人自己的议论。宋诗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由此也可见一斑。

(四)用典减少,写实增多

唐代国力强盛,国威远播,整体国情近似于汉代,因此后人常将“汉唐”并举。唐代诗人们对这种相似之处也有所感知,表现在文学上,就是喜用汉代典故自比,或与之构成今昔对比。在唐诗《关山月》中,诗人们就尤其喜用汉朝典故与当时边情对举,既含古今之义,又写敌我之别。如李白诗中“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一句是用汉高祖被围困白登山的典故、陈陶诗中“昔年嫖姚护羌月,今照嫖姚双鬓雪”一句中是用“嫖姚”指汉代霍去病的典故等。十九首唐诗《关山月》中共有六首使用了汉代典故,十五首宋诗《关山月》中则只有两首使用了汉代典故。大多数宋代诗人们不再喜欢使用汉代典故,甚至不再喜欢用典的手法,而是直接写当时的现实状况,或直接写古今对比。如陆游诗中“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一句,同是写边塞战情,已不需要再借助典故,便可以直接表现历史的纵深感,其所体现的本质仍是宋代诗人注重实际与理趣的写作倾向。

(五)五言减少,七言、杂言增多;句数增多

唐诗《关山月》中写边塞的共有十九首,其中十五首五言诗,三首七言诗,一首杂言诗;宋诗《关山月》中写边塞的共有十五首,其中五首五言诗,四首七言诗,六首杂言诗。可见同题之中五言诗的占比显著减少,而七言诗和杂言诗的占比均有提升。此外,唐诗《关山月》中八句最多,还有三首只写四句;而宋诗《关山月》中有超过一半的诗作都比八句更多,篇幅体制也呈扩大趋势。每句字数与全篇句数的增多,表明宋诗《关山月》在篇幅容量上明显大于唐代同题诗,这是宋诗重议论所要求的。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与议论的内容增多,诗作自然就会写得更长。这也体现了其作为同题诗发展的自由化趋向,许多乐府旧题在后代诗人的写作中,都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诗人的主观意愿的投入与对诗歌的创新,既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形式上。

四、结语

唐宋两代,时代背景与文学风格有所不同,在同题诗中尤其能够得到具体鲜明的体现。通过对唐宋两代《关山月》诗歌的整理分析和对比研究,可以略一窥见唐宋诗间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如宋诗以文为诗、更重理趣等。此外,这一诗题作为乐府旧题,在南朝形成了咏月怀人的传统模式后,唐宋的诗人们逐渐为其注入了新的内容,再之后的历代也都有诗人继续写作这一诗题,不断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许多其他的乐府旧题同样在相对固定的文化符号统摄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产生新的内涵。由此可见,无论是采用时代视角还是同题视角进行观照,既延续传统又因时而变,都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原则。

猜你喜欢
关山月思妇宋诗
画家关山月的信仰
画家关山月的信仰
唐表宋里:论《红楼梦》诗词摘句中的宋诗学特质
苏轼和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比
送别
同一叙事模式下的不同意蕴
关山月夫妇:执手相携,共闻花香
论宋诗中的金明池
我会等你回来
《全宋诗》校读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