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日语中的非语言交际研究

2019-01-28 07:46赵冬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210044
大众文艺 2019年13期
关键词:商务活动名片商务

赵冬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 210044)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和封闭的,总要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人类交际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商务交际活动中,人们如果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忽略了非语言方面的交际,可能会导致误解、发生冲突。因此,了解和掌握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知识可以有效避免文化冲突,有助于商务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非语言交际的手段

商务日语的应用,既有语言方面的特色,同时又具有反映企业文化的非语言方面的功能。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中日两国虽为近邻,但相同的手势、姿势却代表不同的含义,商务交流时对空间距离的要求、对体距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此外,商务交流时两国在衣着方面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果在教学当中有意识地将语言和非语言教学两个侧面结合起来,无论是对语言本身的习得还是对异国文化的习得都具有很大作用。借鉴西方学者比较统一的认识,本文将非语言交际整合为三大类,即环境语、客体语和身势语。

二、环境语

环境语主要指空间信息,本文拟从“近体语”和“座位语”两个侧面探讨中日两国环境语的异同之处。

(一)近体语

在交际中,人们考虑到周围具体环境对自由动作的影响,减少拘束感,谈话人之间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就是近体语。近体语的标准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鞠躬是日本人见面打招呼的传统礼节,鞠躬比握手和拥抱这种交际礼节相比需要更大的空间,所以在实际的交际中,相对中国人而言,日本人的近体距离要大一些,一般是一米左右。在商务活动中如果距离太近会让人感到不适应,可能招致误解。

(二)座位语

中日两国在吃饭、商务谈判或会议当中的座位有一定的讲究。两国将座次常常都分为“上座”和“下座”。一般来说离房门最远的座位是上座,靠近房门的位置是下座。级别高者坐上座,级别低者坐下座。当然上座的位置根据不同的场合也会发生变化。在接待室一般双座沙发为上座。但如果是六人以上的单座沙发则离入口远的中间位置为上座,其左右分别次之。在会议室,座位的主次遵循以下原则,即主席位在离入口最远处,离主席位越近同时离入口越远的越为上座。乘车时,乘坐的位置也有主次之分。当员工和上司或客户一同外出乘坐的是出租车或配有专职司机的轿车,后排右座是上座,前排助手席后的座位次之,助手席最后。当然,如果是客户或者上司亲自开车的话,那么前排助手席就升为上座,而后排的三人位当中中间座次最后。当出行工具为飞机或火车时,通常靠窗位置是上座。可见,在对日商务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客人正确就坐。

以上这些小的礼仪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在商务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非语言交际的要素的正确与否,有时可能直接影响商务沟通能否达到理想的目的。

三、客体语

通常所说的客体语是指一些装饰用品,例如着装、衣饰及化妆品等。在商务活动中,客体语具有实用性和交际性的双重功能。 从交际的视角来看,这些物品可以展示使用者的文化特征及其个人特征,传递非语言信息。所以,我们说客体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媒介之一,是非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提倡“清凉商务装”后,日企员工男士不必穿西装外套,也不必打领带,提倡穿短袖衬衫搭配面料轻薄的长裤,来替换厚实的西装。女士可以穿裙装、凉鞋、九分裤、七分裤等。但在商务活动等正式场合男士通常穿西装、打领带,女士穿长度过膝的西服套裙、穿不系带的高跟鞋。颜色方面,受自然观等因素的影响,日本人追求黑、白等朴素的颜色。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当及时了解注意不同的文化习俗,尊重颜色差异。

四、身势语

身势语即体态语、目视行为、面部表情等。

(一)体态语

西方人见面时喜欢拥抱,中国人见面喜欢握手,而鞠躬是日本人见面打招呼、告别、表示谢意和歉意时的常见动作。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鞠躬角度也不同。鞠躬角度越大,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郑重。鞠躬时手里不能拿东西,要脱帽。如果对方先向你鞠躬,你也要向对方鞠躬,并且深度应与对方相当或者稍微深一些——因为鞠躬的深度标志着你与对方在地位上的差别以及对对方的尊敬程度。

鞠躬之后通常都要相互交换名片。交换时要注意递呈名片时的基本动作等。递呈名片时应该以便于对方阅读的朝向双手递上,也用双手接名片。如果你和对方同时递呈名片时,应该用右手拿出自己的名片递出,用左手接对方名片边缘,且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一旦右手空出,宜马上双手一起接过对方的名片。并且接到名片后要目不转睛地仔细看。在许多外国人眼里,日本人看名片那一瞬间的面目表情简直是难以形容的。接到名片后不要在上面写字或弄脏,可以在桌面上放置片刻后,把它当成非常贵重的东西收好。

同日本人交流期间会发现日本人不住地点头。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点头表示同意或赞成。但日本人有时即便不同意也点头。其实日本人是想通过点头这一行为来表达在认真听对方讲话的意思。面对可能的冲突,日本人选择沉默或把头侧向一边的动作行为来传达他们不同意或不赞成的信息。

(二)目视行为

目视行为在非语言交际中最能传递微妙的感情差别。日本人认为盯着对方看是粗鲁、威慑和不尊重,所以日本人在商务沟通时一般不与对方的目光相遇,但也不能左顾右盼,表情懒散。而是自然地将视线投向对方的头部至颈部之间,来达到避免同对方视线的直接接触。与此相反,在中国人看来,看着对方眼睛说话是对对方的一种尊敬。

(三)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感情的集中体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其面部表情不同,而且含义也不一样。“笑”可谓日本人最为常见的面部表情。日本人的笑闻名国内外,因为它的感染力,更因为它的神秘性。日本人的笑容会让人如沐春风,但也经常有笑容似乎不合时宜而让人不解,甚至误会。日本人对于笑很慎重, 同样的笑容在不同场合所代表的含义也各不相同,或指心情愉快,或表示友好,或用来隐藏负面情感。也就是说,日本人无论喜怒哀乐,无论谈话内容是否发生改变,总是对人微笑相迎。这一点对于未长期受过日本文化熏陶的人很难正确体察和理解。因为日本人强调控制感情,所以同样对于感情外漏非常的反感。日本人的“笑”与日本的和文化密切相关,是一种克制自我,寻求和谐的心理体现。

五、非语言交际教学法

笔者认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是对语言教学的必要补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必须注重加强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首先、采用对比教学法。讲解单词、课文以及练习时,将遇到的非语言文化知识对比我国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异同之处,加深学生的印象。

其次,采用交际教学法。即,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交际情境,通过接触、模仿范例练习和自由表达思想等步骤来组织教学,使教学过程交际化。让学生通过表演,身临其境,生动地演绎教学内容,变灌输为主动吸收,变刻板为形象生动,切身体验非语言文化交际活动。

再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例如通过幻灯片、电影等手段,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非语言交际的魅力,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自然得体地使用非语言交际手段。

六、结语

综上,非语言交际手段是语言交际的补充和延伸。与日本人进行商务活动时要想到达理想的交流目的,避免遭遇文化冲击,有必要在学习日语这门语言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日本的文化,注重非语言要素在交际中的作用,控制自己非语言方面的暗示并及时准确了解对方发出的信号中所蕴含的真实信息。所以,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语言和非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猜你喜欢
商务活动名片商务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务服务板块
——FESCO国际商务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商务英语合同翻译技巧的相关探究
电子商务发展的民商法保障初探
衬衫潮百搭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
会展名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