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方法

2019-01-28 08:09武政宇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东盟黄冈中学
消费导刊 2019年47期
关键词:施暴者暴力行为暴力

武政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东盟黄冈中学

引言:新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但校园暴力问题也日渐突出、严重。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阶段,美好的校园生活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校园暴力问题会造成青少年身体或是心理上的损伤,甚至导致青少年心理扭曲,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校园暴力问题亟待得到社会的进一步关注。然而,校园暴力的解决不仅要预防,还需要一个成熟的体系去约束治理。

一、校园暴力的概述

(一)校园暴力的定义及特点

对于校园暴力的定义一直以来,专家学者们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不过,对于校园暴力的定义大概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说明。首先,校园暴力涉及的主体主要是学校、教师、学生、校外人士这四类;其次,校园暴力遭受侵害的对象不限于学生,学校老师也可能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再者,校园暴力大多是突发性事件不易被预见,且多发生在校园附近人少的公共场所。[1]最后,校园暴力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身心伤害,而且会对社会道德和思想作风产生不良影响。

近年来,校园暴力出现了新的特点,即一部分施暴者受到社会奢靡风气的影响,财物成为他们实施暴力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部分施暴者在自身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会选择以强迫他人的形式获取财物,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就造成了典型的、以索取财物为目的的校园暴力。而受侵害者通常会心存恐惧,不敢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导致再次或多次遭受财物类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另一个特点是,校园暴力具有不可预料性和危害巨大性。青少年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情绪管理能力欠缺,易产生暴怒情绪,这导致了校园暴力具有不可预料的特点。校园暴力往往从口角矛盾到肢体冲突,只是一念的功夫,而使偏激思想产生到进行发生暴力行为往往只是几秒时间。原因在于施暴者大多不善且不愿与父母沟通,认为父母不了解他们,喜欢与赞同支持自己的同学朋友相处,在外界影响下常会结伴以共同实施暴力行为。如若受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出现组织或是小团体的施暴方,那么危害将会是巨大的。

(二)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如校园打架斗殴、校园故意杀人、校园敲诈勒索、校园性侵害、校园惊吓、校园谩骂和校园欺凌等,大致可分为外显暴力行为及内隐暴力行为。[1]其中,校园故意杀人事件虽不常发生,但其造成的影响却是极其恶劣的,校园暴力的发生,往往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引发社会舆论。

由于多数青少年受网络游戏影响,对现实环境产生错误认识,认为暴力打杀是解决问题的直接方法,产生以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的观念。在校园暴力发生时,施暴者往往意识不到其带来的危害后果。其中,在诸多施暴者中有一部分是高年级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因熟悉校园又是高年级学生,又因学习不好,常受家长、老师训斥,心中易有怨气堆积,在人与人交往中也常会比较敏感,所以在有矛盾时或遭受歧视时,会选择暴力手段来掩饰内心的自卑,在施暴后,内心得到满足,在盲目中常会选择再次施暴,将内心对家长或是对老师的不满发泄至比自己弱小的同学身上,以获取自我认同。这也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扭曲,甚至上升至犯罪,对受害者造成身心双重伤害。同时,校园暴力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理,有可能上升到以暴制暴的层面,甚至会升级成大规模、团体性甚至循环性的斗殴事件,对双方甚至社会造成恶性影响。不仅如此,校园暴力的出现使学校、老师、家长形成了一股有形的压力,对学校的声誉、老师的教学、以及参与双方的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影响和负担。

二、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

(一)学校方面的因素

学校方面的因素是造成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也是直接原因。无论是施暴学生还是受害学生,他们的生活或是与他人的关系主要都发生在学校。学校方面主要有三部分的原因:一是学生间交流问题。校园暴力发生冲突的原因,一般来自交流沟通上的不畅导致的冲突矛盾。如果交流产生的矛盾不能及时解决,那么很可能会使语言上的冲突上升到语言暴力或是行为暴力。无论哪种,都是严重的暴力问题。二是教师群体的态度。校园暴力单靠学生间是不易解决的,需要一个第三方介入,教师作为一个心理健全的成人主体,又对学生有所了解,所以教师对校园暴力的介入是可以促进矛盾缓和的有力力量,这是考虑到教师对校园暴力的危害及影响的认识度,老师的不正确、不重视态度,会导致校园暴力蔓延发展。[2]三是学校对校园暴力现象的治理制度,大多数学校的处罚制度相对较轻,大多为不痛不痒的警告或是记过。这种处罚并不会对学生造成多大的影响,也并不能实现它应有的功能,更不能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往往学校这种处罚态度是造成学生无视学校规则,实施校园暴力的因素之一。

(二)家庭方面的因素

家庭方面的因素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本原因、间接原因。校园暴力中一部分施暴者具有轻微甚至严重的暴力倾向,而这种暴力倾向的萌生对青少年而言,主要是来自于家庭方面,大多施暴者家庭状况不大好,留守儿童很多,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约束少且缺少父母的爱,容易受不良风气影响极易走上歧途,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纠正、疏导很可能出现心理扭曲,导致其在处事方面出现极端心理、偏激心理。另一部分施暴者家庭条件优渥,比较容易骄傲自大,加之从小可能受到家长溺爱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一旦与同学的冲突产生往往认识不到自身的错误,将错误归结到他人身上进而采取偏激的方式解决冲突。

(三)社会方面的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的价值观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其中利益观也越来越显著,与他人的交往也越来越复杂。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不再仅仅是由单纯的价值观构成,而是有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比如,友谊、利益等,其中金钱的影响也在逐渐扩大,一部分校园暴力是由零用钱问题引发的,比如,家庭条件较好且弱小的学生往往成为施暴者施暴行为的对象。除了社会经济原因引发的校园暴力以外,社会中一些不正的风气也影响着校园暴力的发生。[3]

三、校园暴力的治理方法

(一)学校制度革新完善方面

校园生活在学生成长中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在面对校园暴力方面要从预防、治理、开解学生三部分进行。在预防方面,学校要营造和谐友善的校园生活环境,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可以对学生的不良心理进行教化,同时,要在校内宣传校园暴力的危害及影响,告诫学生不要以暴力当作解决问题的第一或是唯一办法,还要开设心理咨询室,请专业的心理老师对有潜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开解辅导,及时帮助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学校要定期要求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使老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存在问题的学生对其进行抚慰,预防其产生不良心理。老师要负起责任,绝不能对一些语言暴力放松警惕,要对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校园暴力事件都给予重视,在暴力事件发生前及时遏制。

学校还要在制度上进行改革,严惩校园暴力,用校规校纪警示学生不要走上违法犯罪道路。[4]学校要明确监护责任,积极开展防止暴力教育,对暴力行为采取绝不容忍,坚决严惩的政策,对受伤害的学生也要及时开导,对其多加看护,发现异常后及时询问,使受害者尽快走出心理阴影,避免造成心理上不可逆的伤害。

(二)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行为准则往往决定了青少年心中为人处世的标准。父母要做好榜样,肩负起应尽的责任,明确抚养义务,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行自我约束。比如,一部分施暴学生出自条件较差的留守家庭,留守家庭中,父母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在家,不能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给予关爱,对孩子在成长中的问题无法纠正解决。这一类青少年从小和家中老人生活,老人与青少年有代沟,在教育中不能尽到父母的责任。这也导致了留守家庭的青少年从小就与社会接触,由于心智不健全,不能辨别是非,易受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易加入所谓的社会不良团体以追赶时髦。这种盲目的行为可能使得其不能明辨暴力行为的界限,在糊涂中越过法律的界线,实施暴力行为,成为校园暴力中的施暴者。

(三)网络信息监管方面

目前,互联网时代迅速发展,几乎人迹所到处,就有网络,各种App层出不穷,许多游戏应用都在广泛传播,进入大众视野。各色网吧、网咖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处处扎根发芽。青少年时期,自控能力差,易受诱惑,而且逆反心理严重,在种种条件下,青少年很容易踏进网络陷阱,钱财、信誉甚至健康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尤其是财物方面中,一部分青少年会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钱财,如从弱小者手中掳取财物。所以在诱惑下,校园暴力抢夺他人财物的行为一次或多次发生。不单单如此,当今武力游戏最受欢迎,在三观不正的游戏中,青少年很轻易就会迷失自己,形成扭曲的世界观,在与人争辩时,会将武力作为解决纠纷的方法,往往在一念之间实施暴力行为。所以,在网络信息监管方面,要加强监督力度,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脚踏实地地做好工作,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四)法律方面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相关法律的制定是有效约束不良行为最为有效的方法。在面对校园暴力防治问题的研究中,我国法律已做出明确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是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第39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是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5]我国现有法律对有关学校管理方面的规定,意在促使学校或是教育机构负起责任,对校园暴力事件做好防治工作。此外,学生间因矛盾而发生的斗殴,辱骂等行为,还可能会触犯刑法的规定,其中涉及到的罪名有: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重伤罪、侮辱罪、聚众斗殴罪等。法律对校园暴力的约束以制定和修订的法律、法规内容体现。但是,想要形成一套完善的有关校园暴力防治工作的法律体系,还需进一步努力,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创新与修订。

(五)相关政府部门监管方面

对校园暴力的监管只凭学校、老师是不够的,建立专门负责监管校园暴力的相关政府部门,以制度去约束不法势力及社会不良风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参与和挑唆。规范、倡导良好的社会和谐风气,保障美丽校园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社会中进行普法宣传,打击小团体或是黑恶组织,既要宣传校园暴力的不良影响,又要具备坚定的严治态度。

结语:总而言之,校园暴力是新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重要社会问题,校园暴力的成因是由多种条件影响下而形成的。同样,针对解决校园暴力问题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以达到遏制校园暴力的目的。为构建和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美丽校园而努力。

猜你喜欢
施暴者暴力行为暴力
反性别暴力
小编有话说
——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暴力”女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暴力云与送子鹳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向暴力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