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及运用

2019-01-28 02:15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科学性食品评估

□ 杨 端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消费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人们食品消费安全不断强化,加上当前食品安全事故的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一个热门话题。食品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不仅关系着国民身体素质,也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因此,我国要基于食品安全问题,针对食品安全存在的风险,重新审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现状,并采取有效的应对举措。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现状

从总体来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现状质态较好,有效地维护了食品安全,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进一步优化。

覆盖率偏低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缺乏全面的覆盖,食品安全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部门的疏忽都会引发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然而,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主要覆盖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没有实现对一些小规模企业的全面覆盖,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存在一定的盲区,从而使食品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信息不对称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需要足够的信息作为保障,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突出表现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农业产品为例,不少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药物残留情况缺乏有效的了解,不清楚产品中添加剂的具体使用情况等,这就导致消费者与生产者在选择上的不对称性。再加上监管部门监管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就会造成非理性消费现象问题。

权限不独立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实施及运用还存在着权限不独立的问题,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缺乏独立的权限,它与政府存在着依附关系,隶属于政府机构。这种依附关系就导致评估机制在实施评估过程中,往往受到政府主管领导主观思想以及经费因素制约,在权利寻租的负面效应下,也影响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及运用,以及监管部门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公信力。

科研含量低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及运用需要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作为支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国还存在科研水平与评估制度实施与运用不对称现象,从而导致评估过程中缺乏系统性与严密性。此外,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缺乏自主性,不少标准是借鉴西方国家标准,从而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与国情融合度不高,也削弱了评估信息权威性。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及运用应对

基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及运用现状,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切实维护食品安全。

扩大监督主体,提升覆盖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覆盖率,要进一步扩大监督主体,除发挥食品监管部门监管作用外,要积极利用公众与社会团体的渗透力与影响力,鼓励公众、社会团体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中,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并确保参与监管公众与社会团体的隐私。食品监管部门要积极拓展公众参与监管的信息互动渠道,利用传统平台、网络平台等,并借助官网及时发布信息,对食品安全危机作出预警。

完善制度建设,信息透明化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与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需要进一步深入调研,全面把握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现象,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提高透明度,力求消除生产者与消费者信息不畅通现状,建立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

完善职权关系,权限独立化

我国要积极推动行政机构改革,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现手段的多元化,保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独立性,可以尝试引入第三方机构,降低政府主管领导个人意识影响,保证评估的公正性、科学性与权威性,从而赢得社会信任。此外,政府行政部门要通过机制改革,规范领导职权,并完善责任机制,从而提升食品安全评估权威性。

多种措施并举,提高科学性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及运用过程中科技含量低的现状,要采取多种手段:①强化与科研部门互动,不断提升食品安全评估的科学性;②借鉴先进科技成果,要做到与时俱进,利用国际先进的评估成果提升评估科学性;③提高评估程序科学性与规范性,从而使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达到国际化水平。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展望

我国食品安全需求越来越强烈,基于民众食品安全需求的增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越来越完善,食品风险评估技术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新的修订,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实施提供了顶层设计引领,势必会大大提升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制度建设将越来越完善

在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引导下,我国食品安全评估与监管职能部门将依据新《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审视既有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不适应新形势的制度进行改革,从而使之更好地指导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并且根据新的形势建立新的机制,从而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相适应,发挥制度的指导效应,全面提升食品安全评估工作的有效性。

风险评估能力越来越强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不仅是一项法律规制,而且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尽管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建设起步较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工作实践,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贴近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工作的实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加上新《食品安全法》的修订,以及与国际互动加强,我国食品安全评估能力越来越强。

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更强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将更强。它不仅拥有完善的法律作为支持,而且制度建设越来越完善,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价值,加上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趋向成熟,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势必得到有效的提升。

建立起全国风险评估网络

在信息化时代,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必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起全国性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网络。这一网络的建设,将打破单一化的工作机制,建立起多方合作的机制,从而借助互联网将全国食品安全风险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提升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全面性。

结语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及运用现状总体上令人满意,有效地维护了食品安全。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不断提升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权威性,确保其实施及运用效应,保障人们食品消费的安全。

猜你喜欢
科学性食品评估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