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高年级语文课

2019-01-28 22:54杨晓梅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笔者课文情境

杨晓梅

海原县高崖乡团结小学 宁夏 中卫 75520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逐步深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进入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全新的教学任务和更高的教学要求,即教师要转变过去单方面传输的教学倾向,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结构和策略,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体验的优化和学习兴趣的充分激发,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不难看出,上好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所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必须要把握新课程改革的脉搏,以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不断地改进、优化并革新教学方法,从而真正地为学生上好语文课。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具备科学、先进的教学观念才能指引正确、高效教学行为的产生和开展。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通常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致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几乎没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小学高年级教师的当务之急是要切实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加自由和广阔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和质疑,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之中。

例如,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注重对知识的传输,往往会忽视学生们学习体验,所以,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转变了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参与机会,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质疑,针对学生们的疑惑,笔者展开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们解决疑惑。久而久之,学生们在课堂中感受到了平等的待遇,逐渐的消除了对语文学习的恐惧。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巧设课堂提问,调动学生思考动机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基础环节,不仅可以凝聚学生注意力,还能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促进学生主体探究进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所以,要想上好语文课,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并优化课堂提问的环节。首先,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语文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来巧妙设置出具有启发意义的课堂问题;其次,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向学生提问,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进而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触发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主动对问题展开思考、分析与探究,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授《白鹅》这篇课文时,为了调动学生们的思考动机,笔者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们设置了一些问题,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们可以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理解。问题如下:文章写了白鹅的哪些方面? 课文中的白鹅是一只怎样的白鹅?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了解到了白鹅的高傲,那么白鹅的高傲体现在了哪里? 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围绕课文展开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课文再次阅读,边阅读边寻找问题的答案,经过学生们一段时间的思考,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巧设课堂提问,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知识理解

过去,小学语文教师常常利用单纯说教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而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很难对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语文知识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图像、动画、短片等形式呈现和展示出来,让知识变得更加鲜活,从而创设出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感知认识,优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桂林山水的奇特景色,作者通过一些精妙的手法,将桂林山水的特点描写的栩栩如生,所以,为了优化学生们的知识理解,增强学生们直观感知,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开了教学。首先,笔者想让学生们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熟悉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们初步认识到桂林山水的特点,然后,在学生们阅读课文结束后,笔者再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一些与桂林山水相关的图片,通过图片的直观呈现,加深学生们对桂林山水的认识。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四、开展小组合作,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下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按照科学的标准和特定原则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科学地划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再鼓励、组织和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着同个问题或者任务,展开组间的沟通、讨论、互动与交流,实现思维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学生的相互启发,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学习深度,最终在合作中达成共识,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搭石》这篇课文时,为了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们进行了分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确定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如下: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作者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搭石画面的美呢? 任务下发后,小组成员立即围绕任务展开了讨论,在经过学生们的激烈讨论后,各小组最终得出了结论。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

五、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和最终的归宿,语文知识也是如此,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将这种联系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创设出生活情境,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积极拓展教学的思路与范围,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注意观察、发现、挖掘并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模型与素材,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现实生活中真生发生的情境,促使学生体验和感悟语文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时,为了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笔者为学生们创设了生活情境。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大自然给予的馈赠? 这时,学生们便会根据生活经验对此进行判断,进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改革推进和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要想真正上好小学语文课,不仅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还需要改造并创新教学的方式,通过巧设课堂提问、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组合作和创设生活情境等策略的运用,来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体验,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最终才能达到上好小学语文课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笔者课文情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背课文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