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探讨

2019-01-28 22:54马丽丽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内涵人文

马丽丽

甘肃省和政中学 甘肃 临夏 731200

1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的意义

在高中教学中,语文教学其实是需要符合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教学标准的,然而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具有对于语文的工具性进行研究并授教的意识,而忽视以人文性为导向的语文教学。而实际上,如果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那么其教学意义会更大、教学效果也会更好。这是由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意义在于:其一,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人文精神渗透可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引导,引导学生对人文现象产生兴趣和认知,同时使学生体验人文精神的价值,最后使学生自身不断地具备人文这种内在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生活的兴趣和热爱,这会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接受高中的学习生活,同时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其二,帮助学生塑造理想人格。以人文精神为导向的高中语文教学其实更多的是对学生的人性的启迪和培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对人的精神价值的认知、理解、尊重和超越,从而帮助学生在成长期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在文化教育中得到人的精神层面的提升。

2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

2.1 优化教学环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人文精神,教师可以从教学环境的人文精神的渗透入手。目前适应于改善教学环境的方法包括生活化教学方法和情境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这两种方法结合来进行人文精神引导下的教学环境的优化。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课文教学时,针对这篇鲁迅的悼念抒情散文,教师可以以情境重塑的方法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放映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情况,将学生带入到旧时代社会,使学生自发地感受旧时代与如今新时代的差距,这种对比不同时代生活差距的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为了自由、民主、和平而不断反抗的青年革命者的反抗热情和战斗气概。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篇课文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2.2 挖掘教学内容 对于人文精神的高中语文课堂渗透,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不断地进行人文内涵的丰富,使语文教学内容的人文精神得到充分地挖掘。其实单以高中语文教材来看,教材中的文学内容篇篇都是经由历史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因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其实是十分具有文化内涵的,而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深一层次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挖掘。教师通过在教学内容中不断地对人文内涵的提炼,使学生对人文内涵具有更多深刻的了解,如此一来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会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而更加丰富。

例如教师在对《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进行教学时,深入挖掘陶渊明田园诗的人文精神,从(1)陶渊明所处年代现状(东晋末年朝廷上层社会同流合污、世风奢靡、寒门不得志,同时处于南朝宋初政权迭变、战乱未绝的现状。);(2)陶渊明生平(其一,少年家境中落,但饱读儒、道诗书,具有“猛志逸四海”的仕途志向。其二,官场起伏。仕途十年不得志,同时厌倦官宦生活的虚与委蛇,在此期间更出现“不为五斗米折腰”事件表现人生志趣。)两方面深入挖掘作者的隐士情怀形成的原因,从而教师带领学生在课文内容中挖掘作者以辞官归田的方式反抗黑暗的高尚境界,使学生置身于年代背景、人物背景下具有体验性地来挖掘课文内容的人文精神情怀。

2.3 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加强使学生自主地、主动地从语文课堂获取人文精神意识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方法需要进一步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加以挖掘,建议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多组织一些具有能动性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使学生在思考中不仅获得知识价值,还要获得精神价值。例如在《荆轲刺秦王》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组织学生自发地交流讨论并模拟荆轲刺杀秦王的动作、神态、对话以及心理变化等,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活动的引导下来完成对课文的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对荆轲人文精神(反抗强暴、勇于牺牲)的体会更加深刻。

3 结论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师应不断地加强以人文精神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素质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至少应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素质优化,形成将人文精神不断地、持续地、深入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化课堂。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内涵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活出精致内涵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中国传统绘画的人文精神
挖掘习题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