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方法运用

2019-01-28 22:54乔永磊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劳动美术教学方法

乔永磊

甘肃省和政中学 甘肃 临夏 731200

1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作用

首先,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对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不单单是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另外还包括辨析能力、感知能力等等,基于不断的高中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会在美术鉴赏课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综合的素质能力的积累。其次,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学生性情的培养起到了较大的推动的作用,美术鉴赏课所传递的人文精神会不断地影响学生的人性发展,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多方面的人文精神(例如爱国、敬业等)会使学生从中获取或赤城、或求精等人文精神体验,从而对于塑造学生性情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

2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方法运用解析

2.1 情境式教学方法运用 情景式教学方法的作用在于增加学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鉴赏课堂上,美术教师应不断地利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之中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例如在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人教版)美术鉴赏内容中采取的是不同年代的以劳动为题材的作品,那么美术教师就可以以此为情境布设点,带领学生领略不同年代下美术作品对劳动的描述与表现。在教学中,美术教师还原油画《粮食》(雅布隆斯卡娅)的劳动年代,即前苏联时期的集体农庄大丰收劳动场景,教师利用一些小道具(例如油画中女庄园头带的步巾,木锨、扫帚等旧农村收粮食工具)来引导学生进入前苏联打谷场劳动的情境,同时引导学生应用这些道具来体验当时丰收劳作者的动作、表情和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形成有关“劳动”的美术表达,以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进行美术鉴赏学习。

2.2 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运用 在现代美术课堂,更加注重的是基于“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而进行以培养学生能动性为目标的美术教学,因而美术鉴赏课也应以这个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运用一些方法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小组合作式教学就是一个能够在课堂上使学生的交流能力增强、思考能力增强的一个教学方法。在美术鉴赏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其主要在于给予学生更多的合作和交流空间,建议教师在美术鉴赏课堂上,多布设小组合作环节,以小组的模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合作和交流的平台,这不仅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同时更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勇于交流的主观能动地进行美术学习的习惯,例如同样在《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教学中,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5人一组,鼓励每组学生进行情境表演的同时抛出问题,“你在劳动中的体验和联想是什么?”并要求每组学生进行问题讨论,从而使学生在一个合作和交流的平台上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尝试理解别人的想法(同学的想法、作者的想法),从而对作品的构图情节及其表现的情感形成了理解。

2.3 技术手段融入式教学方法运用 目前美术教师已经可以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更有效的课堂教学,例如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课堂教学。首先,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方式已经应用很多年,这里强调的是要以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心理特点为出发点来制作多媒体的内容,这样会更精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美术鉴赏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同样在《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教学中,由于美术鉴赏作品所展现的年代不同,那么教师就要注意学生无疑对于现代生活背景更加感兴趣,那么教师不妨尝试以历史的神秘感为噱头来制作多媒体内容,展现一些现代学生未知内容(例如农作工具怎样一步步变成机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就是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课堂来启发和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和素质,例如教师在课前布置10分钟的网络课堂预习任务,这是通过启发性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即将开课的内容进行认知和了解,给学生提供对其即将要学习的鉴赏主题(劳动)一个预热的过程;或是课后布置10分钟的网络课堂拓展,使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找寻作品并上传鉴赏笔记来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和鉴赏能力。

3 结论

美术鉴赏课所针对的美术作品都是一些名家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能够表现丰富的美术知识,同时也能够表现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因而现代美术鉴赏课应该是面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其在教学方法应用上也应明确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基于学生为主地进行教学,通过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融合来实现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劳动美术教学方法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创意美术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