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重大风险是个大课题

2019-01-28 02:17时光
中国石油企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决策主体

□ 文/本刊特约评论员 时光

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们进入了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在经济稳中向好、社会总体稳定的同时,各种风险挑战也不断显现。其中,既有显性风险又有隐性风险,既有来自内部的风险又有来自外部的风险,既有一般风险又有重大风险,而且这些风险挑战呈现出交织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是新时期中央企业必须直接面对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伴随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进一步发展难度持续加大,内部员工与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望、要求越来越高,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利益诉求越来越强烈,这使得现有发展思路、模式面临诸多考验,重大事项的推进实施也愈加承载巨大社会风险。在此背景下,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作为一项具有前瞻性的风险管理制度安排,是立足企业发展实际,基于利益相关者期盼,回应社会实践要求的重大制度性创新。

近几年,在国资委层面多次强调,央企“三重一大”、高风险业务、重大改革,以及重大海外投资并购等重要事项应建立专项风险评估制度,在提交决策机构审议的重要事项议案中,必须附有充分揭示风险和应对措施的专项风险评估报告。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在防范风险、扭亏脱困、分离移交三大攻坚战中,也把防范风险放在了首位。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将一般程序中的含有风险评估内容就视同为风险评估,导致风险评估程序徒有其名;二是缩小重大决策范围,引入第三方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和调研论证,加大了风险评估和决策成本。

而中原油田则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重大课题,聚焦重要领域和重要决策事项,有效识别、控制和削减各种风险。他们根据油田风险管理目标及各层面职能定位,结合专业管理实际,严格落实风险管理责任,确保风险管理适应管理需要。在评估主体设定上,建立相关利益主体广泛参与的风险评估机制,即在企业主导基础上,组成有关政府部门、利益相关群体、专业机构等共同参加的评估工作机构。有机结合调研论证、前置评估、决策前评估三个层次,明确评估主体设定和风险管理目标,确保各种风险的“在控、可控、可承受”。在评估流程认定上,他们立足国内有益实践,组建组织机构,确认评估对象及责任主体;联合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深入调查研究,收集多方信息数据;综合运用科学工具方法,初步预测风险等级,做出分析研判;组织专业人员评审,完善评估报告及应急预案;履行层级报送程序,确认评估实施结论。他们还创新性健全党委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运行机制,做到源头参与、深度介入、调研论证、集体研究。在评估责任界定上,他们准确界定责任归属,确立问责制度。其责任认定涵盖评估实施责任、评估审核责任、评估督办责任等主体,其中评估实施主体承担主要责任,审核、督办方承担必要连带责任。

正是构建了一套专业风险评估与综合风险评估相结合的多维度分析评价模式,让该油田安全环保和质量节能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未出现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纠纷诉讼案件数量同比下降33%,重大法律风险得以规避,有效防范了各种风险。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项重大课题。风险评估作为我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必须立足企业实际并不断创新。实践表明,单一“闭门”工具范式无法回避风险评估失真弊端,只有把现代社会风险监测工具、科学评审技术同一整套群众工作方法紧密结合,才能在企业与公众互动实践中创新适合央企重大风险评估的模式和路径。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决策主体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何谓“主体间性”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