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师评学”探究

2019-01-29 16:09朱天宇侯建成来永巍郑中华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体系信息化

朱天宇,侯建成,来永巍,黄 鑫,郑中华

吉林医药学院教学督导与评价处, 吉林 吉林 132013

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使我们认识到,传统的、单方向的教学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医学院校的持续发展需求,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评学”评价体系。而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医学院校“教师评学”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便捷化提供了可实现的路径,必须加以重视和深入研究。

1 医学院校建立和完善“教师评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1.1 “教师评学”概念

“教师评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视角,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效率等情况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的行为[1]。“教师评学”评价体系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等教学评价形式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2],对于高校加强和推动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

1.2 医学院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评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1.2.1丰富教学评价形式:变单向为双向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医学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模式等都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医学院校课堂教学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模式,正在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正在从注重传授向注重指导转变[4];在教学评价中也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等[5]。要想推动这些转变的顺利实现,只依靠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考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察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对待学习。树立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新时代对医学院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在“学生评教”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教师评学”评价体系,不仅及时掌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也要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变单向为双向,共同发力,促进教与学的双方实现共同发展[6],为我国医学健康事业培育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1.2.2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教师评学”是对学生的课堂交流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巩固复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它贯彻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是一种过程性评价[7]。教师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增加了交流的频次、增进了感情,推动学生实现以下两方面的转变:

一是转变学习态度。医学院校对学生传统的评学方式是以考试分数为准,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是为了迎合考试,考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学;课堂学不学不重要,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是否具备多方面能力不重要,反正在考试中体现不出来。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8]。而“教师评学”通过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与能力展示进行关注,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为考试而学到为实现自我而学的价值转变。

二是转变学习方法。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体系与普通院校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护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都需要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结论的得出也需要大量的实验做为支撑,实验性、实践性内容所占比重大:因此,更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9]。“教师评学”通过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内容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并以评价为导向,通过查阅文献、开展调查、讨论交流、参观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和能力结构[10]。

1.2.3提升教学质量:变普适为精准“教师评学”的结果是制定和完善教师教学方案、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内容的重要依据,也反映着相应内容是否得到了贯彻落实,直接体现着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11]。一是评学结果虽然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但是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个结果,调整教学方案、教学思路、教学内容等,使自己的课程能够充分适应学生需求,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12]。二是不同教师、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其评学结果存在差异,通过对这种差异的比较分析,学校可以掌握学生特点、能力以及课程接受度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就可以据此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培养计划,既兼顾普遍又注重特色[13]。同时,辅以多种教学方式(比如翻转课堂、PBL等)、多种教学途径(如互联网、客户端、信息库等),既开发了教学资源,又能满足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学生需求。

1.2.4增强沟通交流:变单一为综合“教师评学”活动一是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分析,增进了情感与了解,改变了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敌对状态[14]。二是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评学结果的反馈,学生管理部门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动态,以配合教师共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学风、校风建设,达到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效率的目的[15]。三是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同科目、不同班级之间的教师通过“教师评学”活动,寻找共同问题、研究解决措施,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成本[16]。

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医学院校建立和完善“教师评学”评价体系探究

2.1 医学院校构建“教师评学”指标体系应当遵循的原则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评学”在推动教育观念转变、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高校在建立“教师评学”指标体系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①诊断性原则。高校建立的“教师评学”指标体系必须具备可分析性、可运用性,能够使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诊断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②促进性原则。高校建立的“教师评学”指标体系要既能反映学生的发展劣势,也能反映学生的发展优势。通过教师对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改正自身不足的同时,不断强化自身优势。

③客观性原则。高校建立的“教师评学”指标体系必须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④丰富性原则。高校建立的“教师评学”指标体系对学生状况的反映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除了学风、学纪外,还应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逻辑能力等方面有所体现,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意志品质、强化多种能力。

2.2 我国医学院校 “教师评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评学”评价体系建立的不够完善、发展速度较慢。通过对吉林省的医学院校调查研究了解到,有些学校“教师评学”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即便是有相应制度,也没有充分结合医学院校自身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特点[17]。

②对于“教师评学”评价体系运行不到位。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医学院校对于评学还是采用纸质表格手段,效率较低,缺乏科学的分析统计方式,导致结果运用不够充分,没有起到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

③以班级为主体的“教师评学”体系,不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行为,评价与指导存在形式化、片面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受限于采集手段与采集渠道。

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采集、分析、运用“教师评学”结果提供了重要的设备与技术支撑,从而实现更为精准的评价和更为精准的指导,必须加以充分的利用。

3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医学院校建立和完善“教师评学”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与实现路径分析

3.1 立足教育信息化,对医学院校建立和完善“教师评学”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教育信息化的进步与发展,为医学院校“教师评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与机遇[18]。首先,教育信息化为医学院校“教师评学”结果搜集提供了必要的设备,也为结果分析运用提供大数据分析等必要的技术支撑。其次,教育信息化为医学院校“教师评学”的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之间的融合评价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与实践基础。第三,教育信息化为医学院校“教师评学”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引导以及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信息设备等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兴趣,也可以利用微课堂、VR教学、建立网络互动讨论组等方式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3.2 聚焦教育信息化,对医学院校建立和完善“教师评学”评价体系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

3.2.1利用教育信息化设备与技术,推动医学院校“教师评学”数据收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渠道,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还可以通过医学网站、论坛、专业学习软件等辅助学习。因此,医学院校“教师评学”只关注课堂教学的方式,就无法实现更加客观与全面的学生学习行为评价。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专门的“教师评学”系统,一方面实现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比如:出勤纪律、创新发现、逻辑表达、协调配合、考试作业等情况,省去传统纸质表格评价对资源以及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对医学院校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等进行学习交流的情况进行搜集,例如:网络作业完成情况、浏览下载资料次数、在线学习时长、学生与教师交流讨论情况等,作为“教师评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升评学结果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利用教育信息化设备与技术,推动医学院校“教师评学”结果分析应用首先,各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获取,并利用多种数据模式,深入挖掘潜在信息。对学生课堂以及课后多种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建成内容明确、可操作性强、逻辑清晰的可视化图表,教师能够通过图表所展示的内容,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规律,并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给予学生指导意见。其次,医学院校“教师评学”的过程性,可以充分依靠教育信息化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技术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转化为具体而明确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为“教师评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且经过信息化技术加工分析后的数据,相较于传统方式而言,结果更为精准,更能发挥评学的导向性作用。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体系信息化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逻辑起点——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有感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