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60度评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9-01-30 04:08应振华张贝江王倩倩吴春艳张大宏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

应振华,张贝江,王 莹,杨 瑾,王倩倩,吴春艳,张大宏

(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310014)

一、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60度评估体系的背景

(一)考核评估方式单一。

目前的出科、年度考核、结业考核都很重要且不可或缺,但都属于以住院医师为主要唯一对象的业务能力考核,而对参与和影响这一培训结果的关键因素——带教老师与责任护士的考核都没有参与到考核过程中。此评估系统,以六大核心能力为评估标准,对住院医师在医学知识、专业素养、看病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评价内容和要求,强调住院医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主体积极性不强。

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水平的质量是系统工程,除了制度严格、机制有力、支撑条件等基础建设扎实,基地评估、师资培训、过程管理和出科考核等工作落实到位外,关键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基地这一培训平台中带教老师和住院医师这两个教学主体的积极性。而要持续高效地发挥好、维护好积极性,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科学得力的全方位考核评价体系。

(三)借鉴方法成熟。

美国已率先推出本评估体系并得到了业内的普遍认可,其最大的优越之处,就是包括了带教老师对住院医师的评估、住院医师对带教老师的评估、责任护士对住院医师的评估这三大内容,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多维度评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向参与,结果更能准确反映出带教老师、住院医的全面情况,从而使评价对象能处于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之中。

(四)标准及要求符合。

在政策上,此评价体系从细从实从严落实国家住培制度与标准要求,全面落实以住院医师为中心、以培训质量为核心的培训要求,准确及时和纠正地发现从各培训基地到各位带教老师及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必将发挥其他考核所做不到的重大作用。

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60度评估体系的主要内容

360度评估体系的内容体现了对住院医师、带教老师、培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本文仅对带教老师对住院医师的评估、住院医师对带教老师的评估、责任护士对住院医师的评估三个主要内容进行说明。

带教老师对住院医师的评估对住院医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都有了更多内容和要求,不断地推动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中提升自身的能力。

住院医师对带教老师的评估如实反馈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不断地激励着带教老师提升教学能力,提升带教的积极性。

责任护士对住院医师的评估会对住院医师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从而在工作中照顾对护理人员的态度和保持工作良好的沟通,而这种对护理人员尊重的态度和有效的沟通又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住院医师的评价也会相应的得到提升,最终使整个工作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1]。

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60度评估体系的特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60度评估系统在保证数据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力求简洁易操作,以期能对带教老师、住院医师和住培基地规培工作都能起到有效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一)背靠背制度。

背靠背制度,即带教老师、规培住院医师、护士之间的评价是匿名制的,这样可以保证公平性,减少感性的因素,更能确保该评价的正确度和有效性。相对“面对面”调查,住院医师、带教老师、责任护士评价人员也不用担心得罪被评价而违心做出好的评价,而是更客观、更实际的做出评价。

(二)真实性。

真实性,即要求评价人员如实的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评价,这点与“背靠背”相呼应,使评价的人不用顾忌被评价人的身份,可以理性判断,使评价人的参与权、监督权和评价权真正落到实处,让评价人表达真实意愿,并且与被评价人的职业发展相挂钩。

(三)简洁性。

简洁性,一方面即所设置的问题简介明了,避免浪费评价人阅读问题的时间,从而减少评价人评价的总体时间;另一方面即评估应用系统的操作简便,使得住院医师、带教老师、责任护士人人都会使用该评价系统给相关人员进行评价。

(四)PDCA机制。

PDCA机制,360度评估系统就像是一面镜子[2],对提升教学质量很有意义。住院医师、带教老师在看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反馈后,会激励被评价人本身,同时也会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提供启示,从而不断的完善和提升。

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60度评估体系在浙人医的实施情况

(一)浙人医实施方案调整。

美国华人执业医师协会(SCAPE)住培评估写作组13位华人专家结合浙江省人民医院(简称为浙人医)住培工作的实际现状,一致建议带教老师对专业基地和培训基地的评价、住院医师对培训基地的评价、住院医师互评建议暂时不做。本试点暂时先对住院医师评价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评价住院医师、责任护士评价住院医师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在试行成熟后再将其余评估方案在全院全面推开。

(二)浙人医具体实施方法。

基地提供住院医师、带教老师、护理人员匹配关系表信息并导入系统,评估与被评估者登录毕业后医学教育网,下载数字住培APP,可直接根据登录进界面操作,带教老师、住院医师、护理人员在APP中完成评价,系统会推送通知提醒评价人,身份验证后进行评价,对所有评价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泄露。

专业基地负责人可随时查看本专业基地已经填写完成的评价,可收到本专业基地带教老师的年度评价报告,若这三类评价中分数在1-2分的指标,系统会自动提醒基地主任。

1.带教老师评价住院医师。

住院医师每年或每半年收到评价报告,可以查看本人半年内的各项指标平均分以及同专业住院医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平均分。

带教医师应该根据住院医师:医学知识水平、临床工作能力、学习和工作态度、沟通交流能力、团队精神、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评估。填报说明:(1)出科时对住院医进行评价,自动分配或由科秘分配(有多名带教时);(2)不能查看住院医师对本人的评价详情;(3)每年或每半年可以收到住院医师对本人的评价报告,可以查看该年度有多少住院医师进行了评价,每项指标的平均分多少。

2.护理人员评价住院医师。

每月护士负责人员应该对当月轮转过的住院医师的合作精神,职业素养,专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评估。

3.住院医评价带教老师。

其评估结果在每半年以后由基地汇总后交给带教老师,所有分数都为平均分。住院医师应该根据带教医师:教学热情、教学时间投入、临床教学能力、医患交流技巧、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临床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填报说明:(1)在出科时进行评价,各基地可自行设定在出科前后的多长时间段内进行评价;(2)在对带教老师评价完成之前,不能看到带教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完成后可以看到详情。

(三)实施效果。

相对以往的单一式能力考核,360度评估实施效果良好,但是360度评估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考评体系,应用本身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在应用无法将每月的轮转安排直接导入进系统,需要人工手动输入信息才能在APP应用上进行评价,因涉及的科室较广,人数较多,每月匹配信息工作量极大且繁琐。

另外信息化评估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了全面、简洁、匿名的同时,管理部门的介入就较难把握,很难避免发生相互包庇的现象,难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的评价。

评估的内容缺少住院医师和带教老师对基地层面的评估。应该将对专业基地的评价进一步推进,同时统计住院医师、带教老师对专业基地评估的完成率和培训基地年度评价完成率,以评价基地360度评价工作达标情况。

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60度评估体系的提升建议

(一)保证同质化。

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培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首先要保证培训的同质性,以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无论学员在省级、市级或是区县级医疗机构基地,都能以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培训的效果。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力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举办带教师资培训班,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等等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给带教师资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提升了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带教师资的带教积极性,以便带教老师认识自身欠缺而加以改善。

(三)健全监管力度。

一是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并明确职责。加大培训质量过程的监管力度,专人组织协调培训等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信息化监管。一方面,因此评估系统采用匿名的形式就难免出现一些住院医师可能会故意的对自

己的带教老师进行负面评价;另一方面,一些带教老师也可能会唆使住院医师对自己做出积极的评价,如若不然,甚至会威胁住院医师对其进行惩罚。360度评估的得分影响者住院医师和带教老师的职业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就会相对变得复杂,因此加强信息化监管变得尤为重要[3]。

(四)加快完善360度电子评估系统应用。

360度电子评估系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应完善现有360度电子评估系统自身的建设,改善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培训基地扩大试点,以便更好地向全国各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推广,促进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60度评估体系不断的提升和完善。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我的基地我的连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