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对开设实践课程的认知研究

2019-01-30 04:08李月欢孙长颢吴群红郭银梅张立新田国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本科生技能

康 正,李月欢,孙长颢*,吴群红,郭银梅,张立新,田国梅

(1.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6)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以培养熟练掌握管理学知识与技能、熟悉卫生事业运行规律与特点、懂得基本医学知识与技能,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解决卫生事业管理实际问题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公众健康的人才为目标[1-2]。卫生事业管理工作要求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拥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将自身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现实中解决具体问题,实现知识向社会价值的转变[3-4]。因此本研究针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实践课程的认知进行调查,以期为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一、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2014级(大三)、2015级(大二)和2016级(大一)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6份,回收问卷112份,回收率88.9%;回收的112份问卷中1份无效,问卷有效率为99.1%。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资料整理分析。

二、结 果

本研究共收集样本111份,其中大一学生35人,占31.5%;大二学生35人,占31.5%;大三学生41人,占37.0%。女生78人,占70.3%;男生33人,占29.7%。文科生49人,占45.8%;理科生58人,占54.2%。生源为城市的学生58人,占55.8%;生源为县及乡村的学生46人,占44.2%。

1.实践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否有必要开设实践课程这个问题,有91.3%本科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实践课程;仅有8.7%的本科生认为没有必要。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实践课程。

2.理论与实践重要性的认知。

对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应各占多少课时的问题,学生们认为理论课程平均课时量应占50.55%,实践课程平均课时量应占49.45%。对于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程度,50.9%的本科生认为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13.5%的本科生认为理论学习比实践重要;35.6%的本科生认为实践锻炼比理论学习重要。

3.实践课程的开设时间与开设频率。

对于何时开设实践课程这个问题,14.5%的本科生认为应该从大一开始开设;52.7%认为应该在大二开设;26.4%认为应在大三开设;6.4%认为应在大四开设,大多数本科生选择在大二或大三开设实践课程。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访谈发现,本科生认为,在大一入学时,学生对本专业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且没有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盲目地开设实践课程并不能有一个好的效果,可能会事倍功半;大二或大三时,学生会对本专业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开设实践课程能够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目的的同时也能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对于开设实践课程的频率,14.5%的学生认为只需开设一学期;47.3%的学生认为应开设两学期以上;38.2%的认为应每学期都开设。因此,大多数学生认为应开设一学期以上,这与本科生对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量安排的认知是一致的。

4.实践课程的开设形式。

针对于实践课程的开设形式,83.5%的学生选择到卫生事业相关机构(如医院、卫生行政部门等)参加工作实践;7.8%认为应该在卫生事业相关机构(如医院、卫生行政部门等)参观学习;2.9%认为应由授课教师设计情景,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与演练;5.8%认为应组织卫生事业管理类实践竞赛,由学生针对管理实践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大多数学生认为到卫生事业相关机构参加工作实践是开设实践课程的理想形式。

对于是否有必要邀请有卫生事业管理实践经验的人员(如医院管理人员、卫生行政人员、卫生监督人员或者疾病预防控制实践人员等)担任授课老师这个问题,47.3%认为非常有必要;42.7%认为有必要;8.2%认为还可以;1.8%认为有点必要,没有人认为没必要。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必要邀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授课教师。

三、讨论与建议

朱熹在《朱子语类》曾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大意是说理论理解得越清楚,实践就越扎实;实践越扎实,理论认识就会更加清晰。知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及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育是本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内容。调查研究也显示,卫生事业管理本科生也普遍认识到开展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根据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目标,在开展实践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

1.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为导向,注重实践教学质量。

不管何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最终都是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为根本目的。但是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其具有操作性、综合性、灵活性等特点,教学难度大且对教师及学生要求都较高,如何把控实践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教学单位不能仅关注实践教学的过程和形式,更要动态评估实践教学的实际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整体设计、内容设计上下功夫,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探索适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真正提高本科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2.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主动学习”。

学习是个体将外部知识内化的过程,最终体现为个体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核心,是实现“外部知识内化”的关键。因此,实践教学要改革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变为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深刻体会所学知识、技能,真正学有所获,这就要求教学单位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教学法改革,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和潜力。

3.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途径,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在于培养卫生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运用本专业知识、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实际工作能力。理论学习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学习的应用及再升华。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正如本研究结果所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教学单位要基于整体视角,从阶段性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安排、教学法设计以及教师选择等多方面系统设计本科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二者有机衔接,相互促进,推动本科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国家创建“大卫生,大健康”的背景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的应用型专业,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其创新能力,进而满足社会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本科生技能
小小行医记录折射红色卫生事业——苍梧县汇票背后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防疫工作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加强护理经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画唇技能轻松